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戰旗村有了警務室 村民辦證少跑60公里路

今年2月14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成都市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考察, 並對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出了殷切希望。 兩個月後的春光下, 一座嶄新的警務室在村子裡破土而出, 為戰旗村的鄉村振興路再添一抹新綠。

“這裡的員警也很辛苦, 他們每天都在為我們執勤, 為我們服務, 這非常不容易!員警是我們生活中最辛苦的人了, 沒有員警就沒有我們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

發出這段感慨的, 是60歲的東北婦女劉彥。 兩年前, 她慕名來到戰旗村, 開了一家東北餃子館。 初來乍到時, 發生的一件暖心事兒, 加深了她對戰旗村和當地社區民警的好感。

劉彥告訴記者, 當時她帶著21萬元現金來到戰旗村, 準備購房置業。 不料一不留神, 竟然把裝錢的提包弄丟了。 21萬元現金, 幾乎是她的全部家當。 正當她如熱鍋上的螞蟻時, 戰旗村一名社區民警主動找到她, 並幫她找到了遺失的提包。 當問及這位民警的姓名時, 民警竟然拒絕了。 事到如今, 每每想到這一幕, 劉彥都仍覺得熱淚盈眶。

如今, 劉彥早已定居戰旗村, 安享著晚年幸福生活。 而隨著戰旗村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 像劉彥這樣湧來戰旗村旅遊甚至定居的遊客數量也在逐日遞增, 這也給當地的警務工作帶來了挑戰。

據郫都區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教導員李勇介紹, 以前,

戰旗村與周圍四五個村“共用“一位社區民警。 因為社區民警任務繁重, 導致警務工作的展開還不夠細緻。

為了改變當時這一尷尬現狀, 郫都區公安分局對屬地派出所的警力進行了充實優化, 並按照“4+4+1”, 即4名民警、4名輔警、1名網格員的模式和優中選優的原則, 將政治素質高、思想作風過硬、群眾工作能力強的社區民警配備到了戰旗警務室。 目前, 戰旗警務室共承擔著六大功能, 即矛盾糾紛調處、治安防範宣傳、公安業務辦理、安全隱患排除、便民利民服務和基礎資訊採集。

有了戰旗警務室, 村裡的社區民警就有了棲息地;村民們大事小事找員警, 也有了一個固定的場所。 對於像劉彥這樣的村民來說, 戰旗警務室的成立, 無疑是一次一舉兩得的利好行動。

據李勇介紹, 戰旗警務室成立以後, 村民們辦理居住證、臨時身份證等證件再也不用跑縣城, 省去了來回近60公里的路程。 下一步, 戰旗警務室還將增設護照、身份證件辦理等業務, 力爭實現公安業務一站式辦理的目標。

四川台記者 劉國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