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霄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中華白海豚

東南網漳州4月17日訊日前, 在漳江口石礬塔附近作業的漁民稱在該片區的海域裡發現一對中華白海豚。 得知這一消息後, 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聯合雲霄縣海洋與漁業局相關工作人員隨即趕赴現場進行查證。

工作人員通過蹲點監測, 並動用小型無人航拍機進行巡航拍攝, 在4月10日上午驚喜發現確實有一對體型較大的中華白海豚在漳江口石礬塔海域附近戲水覓食。

“從今天發現的中華白海豚的形態特徵, 我們可以判別出它們是一對成年的中華白海豚, 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它個體成粉紅色, 可達2米多長, 體重可達3、4百斤重。 ”雲霄縣漳江口紅樹林管理局生態學工程師黃冠閩介紹到。

“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屬於鯨類的海豚科, 是哺乳類動物, 和人類一樣恒溫, 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人們在漳江口經常能看到它們成群結對活動的身影。

在閩南沿海一帶的漁民眼中, 中華白海豚是一種吉祥魚, 被稱為“媽祖魚”、“鎮海魚”, 但隨著全球環境和氣候的不斷變化, 這種被譽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已日漸少見。

“2009年我們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有發現過一頭中華白海豚,

今天我們又重新發現一對中華白海豚在這邊嬉水遊玩, 說明我們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的環境越來越好, 因為中華白海豚對水質環境要求較高, 只有在水質環境好的地方才會遊進來。 ”黃冠閩說。

近年來, 雲霄縣委、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工作、大力開展漳江流域水環境整治、加強漳江口紅樹林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 漳江口紅樹林區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中華白海豚的再次“造訪”, 體現了雲霄縣對保護區內水域環境保護初見成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