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從卡紮菲到巴沙爾 法國“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央視網消息:17號,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發表講話, 為法國參與對敘利亞軍事行動辯解。 但是部分歐洲議會議員對他的解釋是不買帳的——在馬克龍在場時, 很多議員都在席位上立起了寫有“停止對敘利亞動武”、“不要插手敘利亞內政”等反戰口號的紙板, 以示對美、英、法打擊敘利亞的不滿。

法國總統馬克龍

曾授敘總統勳章法國稱將撤銷

據路透社17號援引法國總統府愛麗舍宮消息人士的話報導說, 法國政府已經啟動撤銷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獲得的“法國榮譽軍團勳章”的程式。

2001年, 巴沙爾曾被法國時任總統希拉克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2017年9月曾表示, 巴沙爾是一名罪犯, 必須接受國際司法機構的審判。 愛麗舍宮對媒體說, 把這名“罪犯”排除在榮譽軍團之外, 才不會損害共和國的名譽。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榮譽軍團勳章是法國級別最高的勳章榮譽, 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勳章之一。 撤銷這項榮譽的情況很少見。 2017年10月, 好萊塢金牌製作人哈威·韋恩斯坦曾因性騷擾醜聞被收回這一殊榮。 此外, 被收回這項榮譽的名人還包括時裝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和自行車運動員阿姆斯壯。

【新聞觀察】翻臉無情西方國家“利”字當先

十多年前, 巴沙爾被嘉獎法國最高榮譽;十多年後, 他又被稱為“罪犯”——這不禁讓人想起似曾相識的一幕:利比亞前領導人卡紮菲, 也曾是法國的“座上賓”, 但後來, 又是法國率先對卡紮菲政權發動了軍事打擊。

2007年, 剛剛就任法國總統不久的薩科齊就訪問了利比亞並與卡紮菲會談, 雙方簽署了經濟、防務、文化和科技等領域的一系列合作協定。 同年12月, 卡紮菲訪問法國。 卡紮菲訪法之前, 要求在他下榻的酒店前支帳篷, 以便“在帳篷中用貝都因人的方式接待賓客”, 法國總統府同意了這一要求。

薩科齊任總統期間, 法國一度被視為與利比亞關係最密切的西方國家。

令人意外的是, 2011年2月利比亞局勢開始動盪後, 法國率先發動了對卡紮菲政權的軍事打擊行動。 當年10月, 卡紮菲被打死。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紮菲

而敘利亞和法國也曾經有一段“蜜月期”。 2008年, 巴沙爾對法國進行有標誌性意義的訪問。

薩科齊也曾在2008年和2009年, 兩次訪問敘利亞, 薩科齊當時表示, 大馬士革對解決中東問題的貢獻無人能取代。 2010年, 薩科齊更是在愛麗舍宮宴請到訪的巴沙爾夫婦。 但隨著敘利亞國內局勢日益動盪, 2011年下半年起, 隨著西方國家領導人開始要求巴沙爾下臺, 薩科齊的態度也驟然轉變。

短短幾年間, 卡紮菲、巴沙爾為何由西方國家的座上賓變為要被徹底推翻的對象?有專家指出,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 西方國家一旦發現對方無法為其提供利益, 就會迅速終結友誼, 甚至成為對立面。

(原標題:從卡紮菲到巴沙爾法國“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