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川達州治電動車違法:發朋友圈“自曝”可免罰款

近日, 四川達州交警出“奇招”治理電動車違法行為引發不少關注。 從4月16日起, 達州交警一大隊在查獲電動車輕微違法行為時,

駕駛人可以選擇發朋友圈曝光自己的違法行為並呼籲大家引以為戒, 集滿20個贊後再由交警對其進行警告教育處罰。

電動車難管出“奇招”

這條朋友圈下, 有近30人點贊並有多人回復。

昨天下午, 達州交警一大隊一名民警告訴記者, 之所以出此“奇招”, 是因為達州主城區非機動車駕駛亂象普遍, 電動車管理難, 老百姓的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 違法成本較低, “光靠口頭教育達不到好的效果, 平常朋友圈集贊大家都比較感興趣, 通過這種方式曝光自己的交通違法行為, 經朋友勸告, 更能引起大家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

集贊“免”罰款非強制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 網上有聲音質疑達州交警一大隊的做法缺乏法律依據。 上述民警回應稱, 朋友圈集贊“免”處罰並非強制性做法,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 違法的行人或機動車駕駛人可以選擇罰款處罰或處以警告。 交通違法當事人如果選擇集贊“免”處罰, 需要當場發佈朋友圈並集滿20個贊, 之後由交警處以警告處罰。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

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記者瞭解到, 目前通過朋友圈“曝光”自己違法行為並集贊的做法主要在達州交警一大隊的轄區範圍內實施, 即僅限達州市通川區, 其他區縣並未推廣。 上述民警告訴記者, 自4月16日該舉措實施以來, 已有10余名違法當事人選擇在朋友圈“曝光”自己並集贊。

這位民警說, 如果效果好, 此項舉措將持續開展下去。

觀點

律師稱“奇招”應避免濫用自由裁量權

記者注意到, 在交通治理方面, 不少地方屢出“奇招”。

比如為了整治駕駛人亂開遠光燈行為, 深圳交警就曾推出亂開遠光燈者看燈“一分鐘”的做法,

通過親身體驗的方式, 提醒司機文明駕駛。

深圳交警在回應記者時稱, 此舉為了體驗而非強制。

為了整治非機動車輛闖紅燈, 山西臨汾交警也曾出招:騎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闖紅燈者, 每人罰寫100遍“紅燈停、綠燈行”。

這一做法也一度引發關注, 當地交警回應媒體時稱, 此做法並非組織行為, 而是一名協勤個人所為, 已經被叫停。

類似的交通治理“創新”不斷出現, 如何看待這些行為?交管部門在出“奇招”時, 又應該注意些什麼?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認為, 達州交警一大隊採取的集贊“免”處罰的做法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規定的, 可以對其處以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

二者選其一, 法律允許交管部門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達州交警一大隊查獲行人、非機動車首次輕微違法行為時, 採取的做法實際是集贊免罰款, 但仍需對其進行警告的處罰, 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

韓驍說, 各地交管部門在整治交通時因地因時採取的“奇招”, 一定程度上是對講求效能的執法原則的貫徹體現, 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法律的教育、指引功能, 但交管部門在出“奇招”時也應當嚴格遵循依法行政和公平合理原則。 一方面, 必須根據法定許可權、法定程式和法治精神進行管理, 不可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越權違法, 越權無效;另一方面也應當在依法嚴格執法的前提下, 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適度,避免由於濫用自由裁量權而形成執法輕重不一、標準失範的結果。

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適度,避免由於濫用自由裁量權而形成執法輕重不一、標準失範的結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