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5M1E分析法在車間管理的應用

5M1E 是品質改善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個工具。 下面, 讓我們瞭解一下 5M1E 的基本概念和實際應用吧。

什麼是5M1E分析法?

造成產品品質的波動的原因主要有6個因素:

1) 人(Man): 操作者對品質的認識、技術熟練程度、身體狀況等;

2) 機器(Machine): 機器設備、工夾具的精度和維護保養狀況等;

3) 材料(Material): 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等;

4) 方法(Method): 這裡包括加工工藝、工裝選擇、操作規程等;

5) 測量(Measurement):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標準、正確;

6) 環境(Environment): 工作地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等;

由於這五個因素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是M和E, 所以常簡稱為5M1E。

6要素只要有一個發生改變就必須重新計算。

工序品質受5M1E即人、機、料、法、環、測六方面因素的影響, 工作標準化就是要尋求5M1E的標準化。

5M1E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操作人員因素

凡是操作人員起主導作用的工序所生產的缺陷, 一般可以由操作人員控制 造成操作誤

差的主要原因有:品質意識差;操作時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低、技術不

熟練, 以及由於工作簡單重複而產生厭煩情緒等。

防誤可控制措施:

(1)加強“品質第一、用戶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戶”的品質意識教育, 建立健全品質責任制;

(2)編寫明確詳細的操作流程, 加強工序專業培訓, 頒發操作合格證;

(3)加強檢驗工作, 適當增加檢驗的頻次;

(4)通過工種間的人員調整、工作經驗豐富化等方法, 消除操作人員的厭煩情緒;

(5)廣泛開展QCC品管圈活動, 促進自我提高和自我改進能力。

2、機器設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加強設備維護和保養, 定期檢測機器設備的關鍵精度和性能專案, 並建立設備關鍵部位日點檢制度, 對工序品質控制點的設備進行重點控制;

(2)採用首件檢驗, 核實定位或定量裝置的調整量;

(3)盡可能培植定位資料的自動顯示和自動記錄裝置, 經減少對工人調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賴。

3、材料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有:

(1)在原材料採購合同中明確規定品質要求;

(2)加強原材料的進廠核對總和廠內自製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檢驗;

(3)合理選擇供應商(包括“外協廠”);

(4)搞好協作廠間的協作關係, 督促、幫助供應商做好品質控制和品質保證工作。

4、工藝方法的因素

工藝方法包括工藝流程的安排、工藝之間的銜接、工序加工手段的選擇(加工環境條件的選擇、工藝裝備配置的選擇、工藝參數的選擇)和工序加工的指導檔的編制(如工藝卡、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工序品質分析表等),

工藝方法對工序品質的影響, 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指定的加工方法, 選擇的工藝參數和工藝裝備等正確性和合理性, 二是貫徹、執行工藝方法的嚴肅性。

工藝方法的防誤和控制措施:

(1)保證定位裝置的準確性, 嚴格首件檢驗, 並保證定位中心準確, 防止加工特 性值資料分佈中心偏離規格中心;

(2)加強技術業務培訓, 使操作人員熟悉定位裝置的安裝和調整方法, 盡可能配置顯示定位資料的裝置;

(3)加強定型刀具或刃具的刃磨和管理, 實行強制更換制度;

(4)積極推行控制圖管理, 以便及時採取措施調整;

(5)嚴肅工藝紀律, 對貫徹執行操作規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6)加強工具工裝和計量器具管理, 切實做好工裝模具的週期檢查和計量器具的週期校準工作。

5、測量的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1)確定測量任務及所要求的準確度, 選擇使用的、具有所需準確度和精密度能 力的測試設備。

(2)定期對所有測量和試驗設備進行確認、校準和調整。

(3)規定必要的校準規程。 其內容包括設備類型、編號、地點、校驗週期、校驗方法、驗收方法、驗收標準, 以及發生問題時應採取的措施。

(4)保存校準記錄。

(5)發現測量和試驗設備未處於校準狀態時, 立即評定以前的測量和試驗結果的

有效性, 並記入有關文件。

6、環境的因素

所謂環境, 一般指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干擾、振動、照明、室內淨化和現

場污染程度等。

在確保產品對環境條件的特殊要求外, 還要做好現場的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產,為持久地生產優質產品創造條件。

5M1E分析法的適用條件

5M1E法是作業過程品質管制的重要任務之一,主要適用於以下1種情況。

(1)判斷工序品質是否符合企業規定要求,以改善工序品質,預防出現次品。

(2)對品質異常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3)對不合格品的原因進行調查,糾正錯誤、改善對策,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出現。

(4)分析能力不足的工序,以找出提高工序品質的措施

5M1E分析法的應用要點

使用5M1E法要注意以下2個問題。

(1)在調查分析關鍵工序時,需有完整的工序品質記錄資料,以便為工序品質影響因素分析提供依據。

(2)制定並實施品質改善對策,需進行工序品質改善效果的確認,肯定改善效果,並進行標準化管理、存備案。

5M1E分析法的實施步驟

(1)確定並分析工序品質特性值的波動情況:如確定分析不同生產線、不同設備、不同時間、不同批次之間的波動、不同工件間的波動等。

(2)找出引起工序品質特性值波動的主要因素:根據企業生產過程自身特點,找出引起工序品質波動的主要因素如操作人員、機器、原材料、工藝方法等。

(3)制定控制主要影響因素的措施:針對導致工序品質問題的主要因素,制定相關的措施,如建立工序品質作業控制標準、產品標準、設備保證標準等。

(4)實施工序品質控制措施,並對其效果進行確認:工序品質管制人員要將制定 的措施具體落實到每個操作人員身上,且將有益控制措施進行確認。

(5)將確認效果納入文件,實施標準化管理:經過實踐證明切實可行的工序品質控制措施,要將其編制成通俗易懂、便於操作的控制手冊,以供各道工序使用。

5M1E案例分析

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中的危險點與預控措施5M1E分析法分析[1]

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是電力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電力企業與電力客戶之間貿易不間斷結算的有效手段,是電力企業每年都要進行的常規工作。現場校驗計量裝置,不僅要檢驗電能表和互感器的誤差,而且要及時發現表計是否準確可靠,也屬於企業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危險點範圍。現場校驗一旦出現事故,輕者出現校驗儀器燒壞,計量設備毀壞,重者出現人身燒傷、死亡事故,不但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而且也給員工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災難。如何在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工作中確保工作品質,避免事故發生,通過5M1E要素分析法,即人、機、物、法、環、測6方面做如下探討。

一、危險點

現場校驗過程中,保證安全與品質的必備條件是5M1E六要素全部處於最佳狀態,應該引起管理者、工作負責人、班組長和工作班成員的高度重視。

人力(Manpower),是生產力最活躍的生產要素,是現場管理中最大的難點,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核心內容;

機器(Machine),指現場工作中運用的各種機械、操作臺架、車輛等設備;

物料(Material),包括工具、材料、用具、安全帽、防護手套等輔助生產用具;

方法(Method),指法則,規定等管理層面,包括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工藝標準等;

環境(Environment),包括工作現場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也包括工作氛圍,工作成員的情緒,人際間是否默契等;

測量(Measurement),指現場校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儀錶,還包括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規程、標準等。

二、預控措施

“人員”要選擇認真細緻、業務全面的工作人員來擔任班組長和工作負責人,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一個合格的工作負責人或班組長,應該是一個能縱觀全域的人,能夠為大家著想的人。由於人的性格特點不一樣,對於生產的進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產品品質的理解就不一樣,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的主要原因有:安全意識差、品質意識差,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低,技術不熟練,也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產生的心理上厭煩、不滿、抵觸等情緒,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和適當的釋放,這都對管理者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機器設備”等校驗儀器、儀錶是現場校驗過程中的重要工具,必須保證設備的良好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測設備的關鍵部件,確保儀器儀錶的精度和性能;在日常學習中加強計量法、計量基礎知識、電能表基礎、法定計量單位、測量不確定度以及有關規程、標準、規定等的學習,掌握電能表、互感器的結構、原理,能夠正確判斷電能計量裝置的正確接線和錯誤接線,正確分析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測試結果等。

“工具物料”是現場校驗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安全工器具不是擺設,而要真正運用起來,在實踐中因小小的“接線夾”誤碰相線而造成重大短路燒傷事故的事件並不鮮見,安全帽(防護面罩型)對防止面部燒傷大有裨益,手套能有效地避免手部被電弧灼傷。

“法則與管理”包括有關檢定規程、技術規範和操作規定,嚴格按照規程作業,是保證安全和品質前提。要嚴格管理,加強對現場的監護,必須辦理工作票和作業指導書,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目前不辦票就作業的現象仍屢禁不止,事故發生後再補票應付上級考核的現象層出不窮,關鍵還是沒有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不斷加強新技術培訓,使工作人員掌握現場校驗儀用法,決不可蠻幹盲幹。還要高度重視“溝通”這種管理工具的作用,溝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實質,包括召開班前會和班後會,作業前對危險點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認真履行班組長和工作負責人職責,沒有溝通,就不能統一思想,形成真正一致的具體工作意見,沒有溝通,就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工作責任。

“環境”因素包括校驗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照明,以及整潔的作業現場、融洽的工作氛圍等。

特別是“工作氛圍”會受到工作成員個人人利益、精神需要、思想感情的影響,好的管理者應該善於營造良好的環境,善於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減少事故傷害,融洽的現場作業氣氛是對工作班成員的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認同的做起事來就爽快,不認同的就很難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論是在現場校驗工作中的哪一個環節,工作成員都不應該只顧自己而忽略對其他成員的影響。

“測量”指現場校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儀錶,還包括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措施是否標準、正確。

避免走錯計量盤櫃位置,誤觸運行設備造成人身觸電的控制措施:

(1)應將檢驗設備與運行設備前後以明顯的標誌隔開;

(2)附近有帶電盤和帶電部位,必須設專人監護。

避免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產生高電壓,危及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控制措施:

(1)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2)嚴禁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嚴禁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3)確保電流互感器除被測二次回路外其他二次回路可靠短路;短接二次回路時,必須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線,嚴禁纏繞;

(4)嚴禁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回路和導線上進行任何工作。

避免電壓回路接地或短路引起人體傷害的控制措施:

(1)在帶電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時,嚴格執行作業著裝規定,使用專用工具;應使用絕緣工具,戴手套,戴護目眼鏡;

(2)接臨時負載,必須裝有專用可熔斷路器,嚴禁電壓回路短路接地,電流回路開路;

(3)需要停電工作時應可靠斷開各方面電源,在刀閘把手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工作前必須驗電。

避免高處墜落的控制措施:

(1)梯子與地面的角度為60°左右,工作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於1 m的梯蹬上工作;

(2)應對梯子採取可靠防滑措施,並有人扶持。

要確保現場校驗的準確性,其中電壓對額定值的偏差不超過±10%,頻率對額定值的偏差不超過±5%,通入標準電能表的電流不低於其標定電流的20%,而且現場校驗負載功率應為實際的經常負載,當負載電流低於被檢電能表標定電流的10%或功率因數低於0.5時,不宜進行誤差測定,對已停電的電能表可施加電源的方式進行,電壓、電流的對稱度要符合表1的要求,被測電能表必須蓋好外殼、緊固好所有螺絲後再測定。

檢查判定運行中的電能表和測量用互感器的二次接線,多採用相量圖的方法,通過根據電壓、電流的相量的滯後或超前情況,進一步分析各相量關係以確定接線方式的是否正確,也可用採用相位表法,力矩法等。

電能計量裝置是電力企業銷售電能,進行貿易結算的“秤桿子”,其準確與否,不但直接影響供電企業資金的正常回收,而且涉及到公平交易問題,對促進供、用電雙方降低能耗,節約資源,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電力企業要真正實現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過程中工作品質和安全控制,必須以作業人員從心靈深處認同安全、品質理念和行為理念為基礎,掌握必備的操作技能,逐漸規範行為,各級管理者除了要具備的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工作實踐經驗外,還要善於溝通,具備良好的性格,能夠同各類型的人員協作;要以人為本,善於用人,揚長避短,對不同員工運用不同的激勵方法,使他們都能“人盡其才”就一定能夠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從而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還要做好現場的整理、整頓和清掃工作,大力搞好文明生產,為持久地生產優質產品創造條件。

5M1E分析法的適用條件

5M1E法是作業過程品質管制的重要任務之一,主要適用於以下1種情況。

(1)判斷工序品質是否符合企業規定要求,以改善工序品質,預防出現次品。

(2)對品質異常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3)對不合格品的原因進行調查,糾正錯誤、改善對策,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出現。

(4)分析能力不足的工序,以找出提高工序品質的措施

5M1E分析法的應用要點

使用5M1E法要注意以下2個問題。

(1)在調查分析關鍵工序時,需有完整的工序品質記錄資料,以便為工序品質影響因素分析提供依據。

(2)制定並實施品質改善對策,需進行工序品質改善效果的確認,肯定改善效果,並進行標準化管理、存備案。

5M1E分析法的實施步驟

(1)確定並分析工序品質特性值的波動情況:如確定分析不同生產線、不同設備、不同時間、不同批次之間的波動、不同工件間的波動等。

(2)找出引起工序品質特性值波動的主要因素:根據企業生產過程自身特點,找出引起工序品質波動的主要因素如操作人員、機器、原材料、工藝方法等。

(3)制定控制主要影響因素的措施:針對導致工序品質問題的主要因素,制定相關的措施,如建立工序品質作業控制標準、產品標準、設備保證標準等。

(4)實施工序品質控制措施,並對其效果進行確認:工序品質管制人員要將制定 的措施具體落實到每個操作人員身上,且將有益控制措施進行確認。

(5)將確認效果納入文件,實施標準化管理:經過實踐證明切實可行的工序品質控制措施,要將其編制成通俗易懂、便於操作的控制手冊,以供各道工序使用。

5M1E案例分析

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中的危險點與預控措施5M1E分析法分析[1]

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是電力安全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電力企業與電力客戶之間貿易不間斷結算的有效手段,是電力企業每年都要進行的常規工作。現場校驗計量裝置,不僅要檢驗電能表和互感器的誤差,而且要及時發現表計是否準確可靠,也屬於企業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危險點範圍。現場校驗一旦出現事故,輕者出現校驗儀器燒壞,計量設備毀壞,重者出現人身燒傷、死亡事故,不但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和負面影響,而且也給員工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災難。如何在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工作中確保工作品質,避免事故發生,通過5M1E要素分析法,即人、機、物、法、環、測6方面做如下探討。

一、危險點

現場校驗過程中,保證安全與品質的必備條件是5M1E六要素全部處於最佳狀態,應該引起管理者、工作負責人、班組長和工作班成員的高度重視。

人力(Manpower),是生產力最活躍的生產要素,是現場管理中最大的難點,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核心內容;

機器(Machine),指現場工作中運用的各種機械、操作臺架、車輛等設備;

物料(Material),包括工具、材料、用具、安全帽、防護手套等輔助生產用具;

方法(Method),指法則,規定等管理層面,包括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工藝標準等;

環境(Environment),包括工作現場的溫度、濕度、照明和清潔條件,也包括工作氛圍,工作成員的情緒,人際間是否默契等;

測量(Measurement),指現場校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儀錶,還包括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規程、標準等。

二、預控措施

“人員”要選擇認真細緻、業務全面的工作人員來擔任班組長和工作負責人,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一個合格的工作負責人或班組長,應該是一個能縱觀全域的人,能夠為大家著想的人。由於人的性格特點不一樣,對於生產的進度,對待工作的態度,對產品品質的理解就不一樣,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的主要原因有:安全意識差、品質意識差,粗心大意,不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技能低,技術不熟練,也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產生的心理上厭煩、不滿、抵觸等情緒,都需要正確的引導和適當的釋放,這都對管理者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機器設備”等校驗儀器、儀錶是現場校驗過程中的重要工具,必須保證設備的良好狀態,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維護和保養,定期檢測設備的關鍵部件,確保儀器儀錶的精度和性能;在日常學習中加強計量法、計量基礎知識、電能表基礎、法定計量單位、測量不確定度以及有關規程、標準、規定等的學習,掌握電能表、互感器的結構、原理,能夠正確判斷電能計量裝置的正確接線和錯誤接線,正確分析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測試結果等。

“工具物料”是現場校驗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安全工器具不是擺設,而要真正運用起來,在實踐中因小小的“接線夾”誤碰相線而造成重大短路燒傷事故的事件並不鮮見,安全帽(防護面罩型)對防止面部燒傷大有裨益,手套能有效地避免手部被電弧灼傷。

“法則與管理”包括有關檢定規程、技術規範和操作規定,嚴格按照規程作業,是保證安全和品質前提。要嚴格管理,加強對現場的監護,必須辦理工作票和作業指導書,確保安全措施落實到位,目前不辦票就作業的現象仍屢禁不止,事故發生後再補票應付上級考核的現象層出不窮,關鍵還是沒有真正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不斷加強新技術培訓,使工作人員掌握現場校驗儀用法,決不可蠻幹盲幹。還要高度重視“溝通”這種管理工具的作用,溝通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實質,包括召開班前會和班後會,作業前對危險點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認真履行班組長和工作負責人職責,沒有溝通,就不能統一思想,形成真正一致的具體工作意見,沒有溝通,就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工作責任。

“環境”因素包括校驗現場的溫度、濕度、噪音、照明,以及整潔的作業現場、融洽的工作氛圍等。

特別是“工作氛圍”會受到工作成員個人人利益、精神需要、思想感情的影響,好的管理者應該善於營造良好的環境,善於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從而減少事故傷害,融洽的現場作業氣氛是對工作班成員的心理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往往認同的做起事來就爽快,不認同的就很難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論是在現場校驗工作中的哪一個環節,工作成員都不應該只顧自己而忽略對其他成員的影響。

“測量”指現場校驗中使用的各種儀器、儀錶,還包括測量時採取的方法、措施是否標準、正確。

避免走錯計量盤櫃位置,誤觸運行設備造成人身觸電的控制措施:

(1)應將檢驗設備與運行設備前後以明顯的標誌隔開;

(2)附近有帶電盤和帶電部位,必須設專人監護。

避免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產生高電壓,危及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控制措施:

(1)與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2)嚴禁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短路或接地,嚴禁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

(3)確保電流互感器除被測二次回路外其他二次回路可靠短路;短接二次回路時,必須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線,嚴禁纏繞;

(4)嚴禁在電流互感器與短路端子之間的回路和導線上進行任何工作。

避免電壓回路接地或短路引起人體傷害的控制措施:

(1)在帶電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時,嚴格執行作業著裝規定,使用專用工具;應使用絕緣工具,戴手套,戴護目眼鏡;

(2)接臨時負載,必須裝有專用可熔斷路器,嚴禁電壓回路短路接地,電流回路開路;

(3)需要停電工作時應可靠斷開各方面電源,在刀閘把手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標示牌,工作前必須驗電。

避免高處墜落的控制措施:

(1)梯子與地面的角度為60°左右,工作人員必須登在距梯頂不少於1 m的梯蹬上工作;

(2)應對梯子採取可靠防滑措施,並有人扶持。

要確保現場校驗的準確性,其中電壓對額定值的偏差不超過±10%,頻率對額定值的偏差不超過±5%,通入標準電能表的電流不低於其標定電流的20%,而且現場校驗負載功率應為實際的經常負載,當負載電流低於被檢電能表標定電流的10%或功率因數低於0.5時,不宜進行誤差測定,對已停電的電能表可施加電源的方式進行,電壓、電流的對稱度要符合表1的要求,被測電能表必須蓋好外殼、緊固好所有螺絲後再測定。

檢查判定運行中的電能表和測量用互感器的二次接線,多採用相量圖的方法,通過根據電壓、電流的相量的滯後或超前情況,進一步分析各相量關係以確定接線方式的是否正確,也可用採用相位表法,力矩法等。

電能計量裝置是電力企業銷售電能,進行貿易結算的“秤桿子”,其準確與否,不但直接影響供電企業資金的正常回收,而且涉及到公平交易問題,對促進供、用電雙方降低能耗,節約資源,改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都起著積極的作用。電力企業要真正實現現場校驗電能計量裝置過程中工作品質和安全控制,必須以作業人員從心靈深處認同安全、品質理念和行為理念為基礎,掌握必備的操作技能,逐漸規範行為,各級管理者除了要具備的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工作實踐經驗外,還要善於溝通,具備良好的性格,能夠同各類型的人員協作;要以人為本,善於用人,揚長避短,對不同員工運用不同的激勵方法,使他們都能“人盡其才”就一定能夠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從而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