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香港風雲四十載:一場悍匪與巨富的故事

香港, 一座繁華又極致孤獨的城市, 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關於香港的記憶, 或是王家衛的電影, 又或是古惑仔中的陳浩南。 而不管這座城市發生過什麼, 它永遠那麼鮮明亮麗, 也無愧於“東方之珠”的稱號。

本文記載了香港沉浮40年的社會百態, 往事回首, 是喜劇亦是悲劇。

本文來源於“飯統戴老闆”, 作者戴老闆, 資料支援遠川研究。

香港眾多富豪當中, 花邊新聞最多的, 恐怕要數華人置業的董事長劉鑾雄。 這位人稱“大劉”的多情巨富, 早年長期佔據奢侈和緋聞的頭條, 李嘉欣、關之琳、蔡少芬等知名女星都曾拜倒他的魅力和財富之下。

不過, 享盡人間春色的劉鑾雄起家時, 靠的卻是一門土裡土氣的生意:電風扇製造。

儘管現在香港大多數富豪的財富都來源於地產業, 但他們商業生涯早期, 從事的都是各類各色的實業, 如李嘉誠的塑膠花, 李兆基的兌金鋪, 鄭裕彤的周大福, 包玉剛的船運業等, 這些實業為他們賺取了第一桶金。 劉鑾雄也同樣如此, 他的電風扇生意起步于港島南區黃竹坑的一個只有26個工人的狹小作坊。

劉鑾雄的吊扇能夠暢銷美國, 主要靠低成本, 黃竹坑作坊的工作環境惡劣, 工人每天工作超過18個小時。 1978年秋天小作坊著火, 一位磨打部的工人參與救火被燒傷, 康復後找公司要賠償費, 卻被劉鑾雄拒絕。

第二年, 劉鑾雄將廠房搬到了新興工業區葵湧, 這名叫做葉繼歡的工人, 沒有隨廠搬遷而是選擇了辭職。

葉繼歡出生于廣東海豐, 十幾歲時偷渡到香港輾轉打工, 黃竹坑電風扇廠的差事是他打工生涯最後一份工作。 在電風扇廠搬至葵湧之後, 葉和劉這個人的命運開始徹底分化。 劉鑾雄的工廠日益興隆, 並在80年代轉向地產和股市, 終成千億富豪。 而葉繼歡卻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 日後成為大名鼎鼎的“香港賊王”。

在嘗試過幾次小打小鬧之後, 葉繼歡終於在1984年以悍匪的身份轟動全港。 23歲的他帶領同夥手持重武器, 在尖沙咀連環搶劫了多家金行和表行。 但初出茅廬的歡哥到底是沒經驗, 在銷贓時被喬裝成買家的員警拘捕,

被判16年, 關押在東頭灣道99號重兵把守的赤柱監獄。 在監獄裡蟄伏籌畫幾年後, 葉繼歡又有驚天之作:越獄。

1989年8月的某天, 服刑中的葉繼歡突然稱自己腹痛, 臉色蒼白滿地打滾, 監獄醫院查不出問題, 只好將他送往獄外的QueenMaryHospital(瑪麗醫院)檢查。 在瑪麗醫院中, 他想方設法混進洗手間, 找了兩個輸液瓶砸碎, 手持玻璃利刃逼退羈押他的獄警, 然後沖出了醫院大門, 最後挾持一名卡車司機逃出重圍。

重出江湖的葉繼歡威風更猛于當年。 1991年, 他與同夥突入港島繁華地段搶劫, 創造了10分鐘橫掃5間金鋪的紀錄, 把風、動手、撤退、消匿的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 所持裝備更是升級, 人手一把AK47, 與港警開火對射絲毫不落下風。 在1993年打劫旺角時,

他手持AK的場面被市民偷拍下來, 成為香港悍匪的最經典鏡頭, 沒有之一。

旺角街頭的葉繼歡, 香港, 1993年

此戰之後, 葉繼歡晉級香港頂級悍匪之列, 之後更是與張子強, 季炳雄並稱香港“三大賊王”, 他的傳奇故事一直延續到2017年逝世。 在他之前和之後,

香港的“悍匪”如過江之鯽般湧現, 作為一個與本地黑社會幫派完全不同的群體, 他們崛起于80年代初, 銷匿於90年代末, 是那個時代最血腥的注腳。

巨富和悍匪這兩類人, 一方居尊貴之高富可敵國, 一方處江湖之遠惡貫滿盈。 這兩個本來毫無交集的人群, 命運卻戲劇性的糾纏在一起, 他們共同譜寫了香港在97回歸之前的激蕩年代。

1

在葉繼歡首次以悍匪身份轟動全港的1984年, 他的前任老闆劉鑾雄, 也剛剛完成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將電風扇廠(愛美高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募資1.5億港元, 並在股價翻了一倍之後, 借著與公司合夥人戰略分歧為幌子, 把手上所有股權在股價最高點附近, 悉數清倉拋售。

在劉鑾雄離場之後, 愛美高的股價從最高4港元一路下跌到0.7港元, 劉鑾雄又不動聲色將其全部買回,一進一出淨賺2億港元,為他日後並購中娛、華置等上市公司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在劉鑾雄之前,香港發達的證券市場已經成為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助推器,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股市與樓市聯動的“反週期”玩法。

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後,股市隨即興旺發達,到1972年,已經有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四家證券交易所(1986年合併成為聯交所),這四家交易所競相拉攏有實力的公司,導致上市門檻大幅降低,在這種背景下,大量華資地產公司挺進股市。

維港俯瞰,香港,1972年

到了1972年下半年,香港四大家族的旗艦公司更是集中上市:郭得勝的新鴻基(9月8日)、李嘉誠的長江實業(11月1日)、李兆基的永泰建業(11月6日)、鄭裕彤的新世界(11月23日)。地產公司的集體上市,是繼“分層出售,分期付款”制度之後,助推香港地產業火箭般起飛的又一發動機。

這些公司利用股市的募資便利和對香港地產週期的理解,開始了“反週期”玩法,具體就是:在樓市高漲期間(一般也是股市景氣期間)拋售樓盤,兌現利潤推高股價,利用高股價大量募資儲備現金,等到樓市低潮時(一般也是股市低迷期),一邊瘋狂購入土地物業,一邊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非地產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在股市低迷期異常便宜。

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為例,它們都在1972年上市,並在72-73年的大牛市期間瘋狂增發募資,長實僅在1973年就發行新股5次。等到1975年香港經濟低迷期,現金儲備雄厚的兩家公司大量購入土地。待到1981年香港經濟重回頂峰,長實兌現利潤14億,是1972年的32倍,新鴻基兌現利潤5.5億,是1972年的10倍,然後再次巨額增發募資,重複上述過程。

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四大家族的實力呈倍數增長。1972年長江實業剛上市只有1.26億港幣市值,到了1981年已經增加到78.77億,成長性驚人。但地產公司的“反週期”玩法之所以能夠玩得轉,背後是香港樓市的超級牛市:一方面五六十年代的嬰兒潮在80年代進入結婚買房階段,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新移民湧入。

街頭景象,香港,1972年

1970-80年代,港英政府頒佈了“抵壘政策”,凡是成功偷渡進入香港市區的民眾,都可以成為合法香港居民,導致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彼時香港與內地經濟落差巨大,深圳河兩岸收入相差80倍,既吸引了無數想憑雙手賺取溫飽的普通人,也吸引了大批夢想發財的悍匪巨盜。

1950-1980年,香港人口以每年100萬的增速狂飆,1980年已超過500萬,這些新增人口帶來了住宅需求的井噴。在地產巨富們利用樓市日進鬥金的同時,葉繼歡和他的悍匪同行們,也在香港的街頭和巷尾,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武裝團夥犯罪高潮。

這些人中,葉繼歡於1977年入港,吳建東於1979年入港,季炳雄於1981年入港,陳虎矩於1984年入港,這群震驚香江的悍匪,在風雲激蕩的80-90年代,集體登上了歷史舞臺。

2

80-90年代的暴力犯罪群體中,除了4歲歲父母移居香港的張子強之外,其餘大多數都屬於從大陸南下潛入香港的群體,這些人被統稱為“大圈幫”。由於部分悍匪曾是退伍老兵,香港媒體給他們還起了另外一個名字:省港旗兵。這些悍匪按照犯罪巔峰期出現的時間順序,大致可以分成五代:

第一代:“過江龍”吳建東

第二代:“湖南虎”陳虎矩

第三代:“賊中王”葉繼歡

第四代:“大富豪”張子強

第五代:“高佬雄”季炳雄

第一代悍匪的代表人物是廣州人“過江龍”吳建東,他們是第一批南下香港的省港旗兵,武力強悍卻有勇無謀。吳建東於1979年和四名同夥潛入香港,先是在1981年搶劫了尖沙嘴一家表行,過程中殺害一名輔警。然後在1984年策劃了震驚香港的“寶生銀行解款車械劫案”。

1984年1月31日,吳建東和四名同夥在中區德輔道的寶勝銀行門口,手持五四式手槍(香港人稱“黑星”),搶走了一個裝滿1.4億日元的解款箱,並隨即攔下一輛房車逃離現場。員警在北角一個停車場入口攔下了吳建東,雙方隨即交火,一名女路人被誤擊頭部身亡,吳建東們依靠強大的火力突出包圍不知所終。

北角停車場交火現場,香港,1984年

在停車場的交火中,吳建東的同夥譚志鵬臀部中槍,團隊居然嫌他累贅將其遺棄,充分顯示了第一代悍匪們的業餘。懷恨在心的譚志鵬乾脆去警署自首,供出吳建東位於大坑浣紗街的藏身處。在1984年2月5日,裝備精良的70餘名特警將浣紗街包圍,先用炸藥炸開了鐵門,驚醒了熟睡中吳建東們,雙方交火60響,最終全部被擒。

被逮捕的吳建東,香港,1984年

吳建東此後被判終身監禁,於2009年在監獄中獲肝癌去世。吳建東等人雖然犯罪手法業餘,裝備也不及後面出場的陳虎矩葉繼歡等人,但作為第一代南下香港的悍匪,還是很強的代表意義。香港導演麥當雄以吳建東為原型,拍出了著名電影《省港旗兵》第一部。

吳建東等人被捕8個月後,葉繼歡接替他出場,在1984年10月搶劫尖沙咀,但如前文所述,他在銷贓過程中被員警誘捕判刑,他的巔峰時刻還要等到90年代。第二代悍匪的代表人物,讓給了“湖南虎”陳虎矩,他的代表作品是比電影劇情還離奇的“1985年忠信表行械劫案”。

陳虎矩是湖南人,曾作為41軍戰士參加過自衛反擊戰,身體素質、格鬥能力、槍械水準遠勝於香港員警。他於1984年底潛入香港,和6名同夥(包括後來成為第五代悍匪的季炳雄)一起策劃搶劫位於彌敦道46號的忠信表行。陳虎矩沒料到的是,在行動前的一個周,消息被一個同鄉洩露給了警方。

香港警方因為前一年的吳建東案被輿論批評的焦頭爛額,此時正希望有一場能夠向公眾證明自己的抓捕行動,所以聞到消息大喜,提前在忠信表行周圍布下天羅地網,街頭的小販、遊客、路人等全部換成便衣,甚至在對面大樓的視窗上安裝攝像器材,準備拍下皇家員警神機妙算,省港旗兵束手就擒的畫面。

1985年5月1日晚10點半,陳虎矩一行按計劃來到忠信表行外,準備動手。團隊中有成員感到現場異常,似乎有員警埋伏,但他們橫下心決定繼續行動。5名悍匪沖入店內實施搶劫,2名悍匪在外面把風,隨即便跟埋伏在周圍的員警激烈開戰,雙方交火逾126響,皇家員警發現自己完全不是這群軍事素質過硬的悍匪們的對手。

忠信表行劫案現場,彌敦道,1985年

陳虎矩團夥每個人都身穿防彈衣,手持兩把“黑星”,槍法精准,用40發子彈打傷7名員警。而提前準備的員警開火86響,只擊傷了2名匪徒。最終陳虎矩等人帶著超過180萬港幣的財貨,駕駛一輛預先準備好的貨車,突出重圍,警方精心策劃的陷阱完全失敗,香港社會一片譁然。

行動中的飛虎隊,跑馬地,1985年

在各方的巨大壓力下,香港員警展開了全城地毯式搜查,卻沒想到這幫悍匪毫無顧忌,馬不停蹄地在5月17日搶劫了荔枝角一家金行,然後在6月11號又搶劫了運輸署的解款車,令港警顏面盡失。一直到9月底,陳虎矩的藏身處才被暴露,由日後升任香港總警司的鄧竟成親自帶30人的攻擊隊,將團夥在跑馬地一處民宅中抓獲。

被逮捕的陳虎矩,香港,1985年

陳虎矩日後被判入獄13年,其團夥成員也大都伏法,但這種“准軍事團夥犯罪”只能算剛開始。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悍匪們更是掀起了犯罪高潮,裝備更升級,手段更狠辣,代表人物就是第三代悍匪的“賊王”葉繼歡。

如前文所述,越獄成功的葉繼歡在隱匿兩年後,在1991年率4名團夥橫掃5家金鋪。此時團隊裝備大為升級,持有4把仿AK-47的“五六式”步槍,全程壓制佩戴左輪手槍的港警,而劫前策劃、劫中分工、劫後跑路等犯罪組織能力,相比第一代和第二代悍匪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1993年,在旺角金鋪劫案中,葉繼歡手持AK-47的鏡頭被市民偷偷拍下,震驚全港。葉繼歡與警方的槍戰導致一名懷有身孕的女護士中彈身亡,更是引起全民恐懼。在1990-1993年這四年,香港槍械暴力犯罪達到最高峰,無辜民眾深受其害,商家也是苦不堪言。

在1992年利得街槍戰中,暴力程度達到巔峰。92年4月24日,20多名荷槍實彈的警員搜查在逃的悍匪馮偉漢,與其在大角咀利得街遭遇,四名悍匪身穿防彈衣,手持自動步槍,以手雷開路,雙方對射400發子彈,匪徒扔了4顆手榴彈,造成包括員警在內的17人受傷,整個利得街滿目瘡痍。

前三代悍匪們給香港帶來無數的暴力和驚懼,但對於這些亡命之徒來說,每次冒著槍林彈雨搶劫來的貨物,無非是幾百上千萬的金銀手錶而已,銷贓時還要忍受買家大幅砍價,這種性價比極低的犯罪生意,在第四代悍匪“大富豪”張子強眼裡,自然是無法上檯面的。

張子強的目標,顯然不是港島九龍那些金店表行,他瞄準的,是憑藉樓市生意斂得億萬身家的地產巨富們。

3

葉繼歡1993年在旺角街頭聞名天下之後,逃出港警的追捕潛回大陸。1996年5月13日,他與兩名同夥帶著大批槍械返回香港,此行的目的,就是應張子強的邀請,幹一票大的。

張子強,1955年出生於愛吃狗肉的廣西玉林,4歲時隨父母逃港,住在貧窮擁擠的油麻地。他自小不愛讀書,既不願意在家裡的涼茶鋪幫忙,也不肯聽從父親安排去做裁縫,他只喜歡燈紅酒綠的香港花花世界,混跡各類名人派對,這種高調愛現的性格,決定了他與前幾代悍匪們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

張子強和成龍,香港,1995年

1991年7月,張子強通過在安保押運公司當文員的妻子,獲取了運鈔車行駛路線和時間表,隨後他跟兩名同夥在啟德機場搶劫了隸屬他老婆公司的一輛運鈔車,得到現金高達1.7億港元。但到了9月份,張子強就被警方逮捕,被判18年。可惜的是,通過花重金聘請律師上訴,1995年他被當庭釋放,警察局反而倒賠他800萬。

張子強和DA199牌照蘭博基尼,香港,1995年

在“蒙冤入獄”過程中,張子強在監獄中認識了葉繼歡的手下陳智華,並托陳智華給葉繼歡帶話,提出共同合作綁架李嘉誠兒子李澤钜。本來在廣東老家安穩度日的葉繼歡欣然應允,在1996年5月13日,和陳智華等人攜帶大批槍支彈藥,在香港西環偷渡登岸,卻不湊巧,遭遇到三名正在巡邏的員警,雙方猛烈交火。

重傷被捕的葉繼歡,香港西環,1996年

可能是久疏戰陣,葉繼歡在槍戰中被子彈擊中下身,陳智華倉皇逃跑,留下重傷的老大被逮捕,第四代悍匪代表人物就此謝幕。在得到陳智華的報告後,張子強並沒有對綁票計畫喊停,他繼續觀察李澤钜的每日行程,發現並無異常,於是在葉繼歡被捕的第10天,張子強決定動手。

綁架的過程異常簡單。張子強團夥在李澤钜每日返回壽臣山道豪宅的途中設下埋伏,用前後兩部車把李澤钜堵在狹窄山道中間,然後用槍脅迫他們下車,將首富的兒子塞進自己的車便揚長而去。後續的劇情便廣為人知:張子強單槍匹馬登門索要贖金,李嘉誠豪爽支付10.38億港幣,換回了兒子。

此役令張子強榮譽“世紀悍匪”之稱,10.38億的贖金在全球歷史上恐怕也絕無僅有。成為億萬富翁的張子強,本可以就此收手,但他顯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一年後重施故技,綁架了新鴻基地產的主席郭炳湘,並成功索要了6億港幣贖金。至此,香港四大家族已經向張子強貢獻了16億港幣。

喋血街頭的前幾代悍匪,除了經常“光顧”鄭裕彤旗下的周大福之外,極少干擾頂級巨富們的發財生意。張子強在一年時間內,洗劫了四大家族中的兩家,斬獲16億港幣,是80-90年代幾代悍匪所獲總和的10倍,這讓無數罪犯大呼開眼。但在普通人眼裡遙不可及的16億,對四大家族來說,卻只能算是個小小數字。

在悍匪巨盜為那點兒金銀手錶而衝鋒街頭的那些年,地產巨富們顯然也沒閑著,他們在做更大的生意。

4

第一代悍匪吳建東搶劫寶生銀行運鈔車的1984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的十二月,中英兩國經過長達22輪的艱苦談判,終於簽署了安排香港回歸的《聯合聲明》,也正是在十二月,香港樓市見底。

到了1984年12月,香港歸屬明確,樓市開始反轉。從1984年開始,到香港回歸的1997年之間,香港樓市經歷了三波明顯的“升浪”。

第一次升浪(1985年-1989年):從《聯合聲明》落定開始,香港樓市回溫明顯,即使中間遭遇1987年10月全球股災,樓市也很快企穩。同時由於過渡期的安排,香港成為國際資本進入大陸的重要跳板,海外資金大幅流入,推升了整體樓市上漲。

港島俯瞰,香港,1986年

第二次升浪(1991年-1994年):1991年2月,海灣戰爭結束,內地的風波也逐漸平靜,加上通脹高企,房價觸底後急劇上漲,1991年全年香港房價上漲55%,1992年再漲30%,同時地王頻出,地產商瘋狂推高麵粉價格,居民也抱著“細樓換大樓”的想法,積極參與買房炒房當中。

被拆毀前的九龍城寨,香港,1993年

第三次升浪(1995年-1997年):1994年港英政府通過干預,短暫地壓制住了樓市的投機氣氛,但到了1996年,房價再次飆升,一個排隊輪購的籌價都能炒到130多萬。這次主升浪的高峰出現在1997年6月,香港帶著歷史高位的房價,迎來了回歸祖國。

排隊認籌新盤灝景灣的人群,香港,1997年

由上可見,從第一代悍匪搶劫中環表行的1984年,到第四代悍匪綁架郭炳湘的1997年,香港樓市經歷了一波超級牛市,中間只有短暫的三次回檔,主調就是香港永遠漲。以地產為主業的四大家族,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10個億對於長江實業、6個億對於新鴻基來說,僅是半個樓盤的利潤。

表面上看,李嘉誠和郭炳湘損失了真金白銀,在與社會另一個極端的人的較量中暫落下風,但站在1997年的歷史關口上,四大家族面前擺著的是史無前例的時代盛宴:急劇提升的政治地位、張開雙臂的內地市場、即將進入超級牛市的中國房價。他們揮別了一個黃金時代,迎來了一個白金時代。

綁架完郭炳湘的張子強,似乎處於人生巔峰之上,他甚至上電視臺宣講他的“成功學”。但時代留給他的時間,以及給悍匪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1997年,一切將終結於1997年。

5

自小在香港長大的張子強,顯然沒有感受過人民專政的鐵拳,在回歸後的前幾個月,仍然肆無忌憚。1998年1月,他在香港新界北區搞了800公斤炸藥被港警發現,為了躲避搜捕,他潛逃至廣東,自以為安全。但他不知道的是,曾經在深圳抓捕悍匪馮偉漢的廣東公安,已經盯上了張子強。

1998年1月25日,張子強和同夥胡濟舒兩人前往江門,在珠海開往江門的外海大橋的一個檢查站,被手持衝鋒槍的特警抓獲。抓捕的地點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汽車在大橋上,只有前後兩個方向可走,逃跑路線被鎖死,前後一堵插翅難逃。這種方法在2015年抓捕總舵主的過程中也用過。

審判中的張子強,廣州,1998年

張子強雖然被捕,但在哪裡受審卻非常微妙。由於種種原因,悍匪在香港享受的待遇遠勝於內地。例如,張子強在啟德機場案中讓港警倒賠800萬,葉繼歡等殺人如麻的悍匪,在香港也沒判多少年。因此,聰明的張子強向香港政府要求引渡,但跟在深圳被捕,移交香港的馮偉漢不同,香港政府直截了當地拒絕了張子強的請求。

1997年回歸之後,香港的管理,逐漸向大資本家大財閥階層傾斜,內地給香港的眾多大禮包,主要受益者也是香港的巨富階層。“四大家族”未必站在最前臺,但影響力跟港英政府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得罪了四家財閥中兩家的張子強,在外海大橋上被抓的那一刻,命運已經被確定。

1998年11月12日,張子強被判死刑,沒收財產人民幣6.6億。12月6日,張子強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從判決到行刑,用了不到一個月。

執行槍決前的張子強,廣州,1998年

在張子強之後,第五代悍匪“高佬雄”季炳雄在回歸之後仍然活躍了一段時間。他是歷代悍匪中“職業生涯”最長的,最早的犯罪記錄可以追溯到1984年。在回歸後,他在1998年搶了兩次珠寶行,此後便一直隱匿,直到2001年在街頭槍擊三名盤問他的便衣,才再次進入警方視野。

2003年,香港警方在油麻地發現季炳雄蹤跡,隨即調集特警圍剿,終於將最後一位悍匪逮捕歸案。事實上,在進入到2000年之後,香港治安大為改善,每年發生的槍械搶劫案,基本都在個位數,日趨減少的態勢非常明顯,季炳雄的最後幾年,幾乎在唱獨角戲,他的歸案,也正式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1980-2016使用槍械行劫案

吳建東、陳虎矩、葉繼歡、張子強、季炳雄,這五代賊王,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無數悍匪,縱橫香港20年,自此全部謝幕退出歷史舞臺。昔日血腥的街道、碼頭、商鋪、深巷等,慢慢地有了新的名字:李家的城。屬於地產巨富們的狂歡時代終於到來。

6

香港公認拍警匪片最好的兩位導演,分別是杜琪峰和劉偉強,曾經拍過經典無數。不過他們兩位最近的擔綱導演的電影,前者是《天師捉妖》,後者是《建軍大業》。

雖然老同志拿不出新作品來,但不代表“悍匪片”自此走向終結。近年來,香港銀幕上從來不缺警匪片,吳彥祖古天樂甚至劉德華還在飾演著各類犯罪角色。但在這些年上映的影片中,最讓人膽寒的悍匪角色,卻來自一部叫做《維多利亞壹號》的電影。

在這部血腥無比的電影中,何超儀扮演的女殺手,潛入一座高檔住宅樓,從門口瞌睡的保安開始殺起,陸續把清潔工、家庭主婦、夜歸的男主人、嘿咻中的小青年、呆傻的毒販、敲門的員警等統統殺掉,製造了11屍12命的驚天大案。

所有這些,僅僅為了讓自己看中的房子變成凶宅,逼房東降價出售——這就是香港螢屏上新一代的悍匪。

在電影之外的香港,地產巨富們利用無比強大的資本,逐步控制了物流、金融、電力、碼頭、電信等所有具備“坐地收租”特性的產業。而在他們擅長的房地產行業,則繼續玩著“限制土地供應,合謀推高地價”的遊戲。在這種背景下,地產巨富們的資產,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飆升。

2017年4月19日,曾經惡滿香江的葉繼歡在獄中去世,媒體在做相關採訪時,才發現他昔日的老闆劉鑾雄,一直以來都委託自己的基金會,拿錢貼補葉繼歡在內地生活的妻女。據香港媒體稱,葉繼歡的女兒在劉鑾雄的資助下,2010年考入了清華大學。

悍匪與巨富的恩怨情仇,早已隨著滾滾紅塵而消逝褪色,他們給時代的注釋卻永遠深刻:匹夫之勇的搶劫,與利用制度的掠奪,本質可能類似,但所得卻永遠相差千倍萬倍。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劉鑾雄又不動聲色將其全部買回,一進一出淨賺2億港元,為他日後並購中娛、華置等上市公司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在劉鑾雄之前,香港發達的證券市場已經成為頂級富豪們的財富助推器,這裡面最有名的,就是股市與樓市聯動的“反週期”玩法。

196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後,股市隨即興旺發達,到1972年,已經有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四家證券交易所(1986年合併成為聯交所),這四家交易所競相拉攏有實力的公司,導致上市門檻大幅降低,在這種背景下,大量華資地產公司挺進股市。

維港俯瞰,香港,1972年

到了1972年下半年,香港四大家族的旗艦公司更是集中上市:郭得勝的新鴻基(9月8日)、李嘉誠的長江實業(11月1日)、李兆基的永泰建業(11月6日)、鄭裕彤的新世界(11月23日)。地產公司的集體上市,是繼“分層出售,分期付款”制度之後,助推香港地產業火箭般起飛的又一發動機。

這些公司利用股市的募資便利和對香港地產週期的理解,開始了“反週期”玩法,具體就是:在樓市高漲期間(一般也是股市景氣期間)拋售樓盤,兌現利潤推高股價,利用高股價大量募資儲備現金,等到樓市低潮時(一般也是股市低迷期),一邊瘋狂購入土地物業,一邊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非地產上市公司,這些公司在股市低迷期異常便宜。

以長江實業和新鴻基為例,它們都在1972年上市,並在72-73年的大牛市期間瘋狂增發募資,長實僅在1973年就發行新股5次。等到1975年香港經濟低迷期,現金儲備雄厚的兩家公司大量購入土地。待到1981年香港經濟重回頂峰,長實兌現利潤14億,是1972年的32倍,新鴻基兌現利潤5.5億,是1972年的10倍,然後再次巨額增發募資,重複上述過程。

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四大家族的實力呈倍數增長。1972年長江實業剛上市只有1.26億港幣市值,到了1981年已經增加到78.77億,成長性驚人。但地產公司的“反週期”玩法之所以能夠玩得轉,背後是香港樓市的超級牛市:一方面五六十年代的嬰兒潮在80年代進入結婚買房階段,另一方面是源源不斷的新移民湧入。

街頭景象,香港,1972年

1970-80年代,港英政府頒佈了“抵壘政策”,凡是成功偷渡進入香港市區的民眾,都可以成為合法香港居民,導致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彼時香港與內地經濟落差巨大,深圳河兩岸收入相差80倍,既吸引了無數想憑雙手賺取溫飽的普通人,也吸引了大批夢想發財的悍匪巨盜。

1950-1980年,香港人口以每年100萬的增速狂飆,1980年已超過500萬,這些新增人口帶來了住宅需求的井噴。在地產巨富們利用樓市日進鬥金的同時,葉繼歡和他的悍匪同行們,也在香港的街頭和巷尾,掀起了一波接一波的武裝團夥犯罪高潮。

這些人中,葉繼歡於1977年入港,吳建東於1979年入港,季炳雄於1981年入港,陳虎矩於1984年入港,這群震驚香江的悍匪,在風雲激蕩的80-90年代,集體登上了歷史舞臺。

2

80-90年代的暴力犯罪群體中,除了4歲歲父母移居香港的張子強之外,其餘大多數都屬於從大陸南下潛入香港的群體,這些人被統稱為“大圈幫”。由於部分悍匪曾是退伍老兵,香港媒體給他們還起了另外一個名字:省港旗兵。這些悍匪按照犯罪巔峰期出現的時間順序,大致可以分成五代:

第一代:“過江龍”吳建東

第二代:“湖南虎”陳虎矩

第三代:“賊中王”葉繼歡

第四代:“大富豪”張子強

第五代:“高佬雄”季炳雄

第一代悍匪的代表人物是廣州人“過江龍”吳建東,他們是第一批南下香港的省港旗兵,武力強悍卻有勇無謀。吳建東於1979年和四名同夥潛入香港,先是在1981年搶劫了尖沙嘴一家表行,過程中殺害一名輔警。然後在1984年策劃了震驚香港的“寶生銀行解款車械劫案”。

1984年1月31日,吳建東和四名同夥在中區德輔道的寶勝銀行門口,手持五四式手槍(香港人稱“黑星”),搶走了一個裝滿1.4億日元的解款箱,並隨即攔下一輛房車逃離現場。員警在北角一個停車場入口攔下了吳建東,雙方隨即交火,一名女路人被誤擊頭部身亡,吳建東們依靠強大的火力突出包圍不知所終。

北角停車場交火現場,香港,1984年

在停車場的交火中,吳建東的同夥譚志鵬臀部中槍,團隊居然嫌他累贅將其遺棄,充分顯示了第一代悍匪們的業餘。懷恨在心的譚志鵬乾脆去警署自首,供出吳建東位於大坑浣紗街的藏身處。在1984年2月5日,裝備精良的70餘名特警將浣紗街包圍,先用炸藥炸開了鐵門,驚醒了熟睡中吳建東們,雙方交火60響,最終全部被擒。

被逮捕的吳建東,香港,1984年

吳建東此後被判終身監禁,於2009年在監獄中獲肝癌去世。吳建東等人雖然犯罪手法業餘,裝備也不及後面出場的陳虎矩葉繼歡等人,但作為第一代南下香港的悍匪,還是很強的代表意義。香港導演麥當雄以吳建東為原型,拍出了著名電影《省港旗兵》第一部。

吳建東等人被捕8個月後,葉繼歡接替他出場,在1984年10月搶劫尖沙咀,但如前文所述,他在銷贓過程中被員警誘捕判刑,他的巔峰時刻還要等到90年代。第二代悍匪的代表人物,讓給了“湖南虎”陳虎矩,他的代表作品是比電影劇情還離奇的“1985年忠信表行械劫案”。

陳虎矩是湖南人,曾作為41軍戰士參加過自衛反擊戰,身體素質、格鬥能力、槍械水準遠勝於香港員警。他於1984年底潛入香港,和6名同夥(包括後來成為第五代悍匪的季炳雄)一起策劃搶劫位於彌敦道46號的忠信表行。陳虎矩沒料到的是,在行動前的一個周,消息被一個同鄉洩露給了警方。

香港警方因為前一年的吳建東案被輿論批評的焦頭爛額,此時正希望有一場能夠向公眾證明自己的抓捕行動,所以聞到消息大喜,提前在忠信表行周圍布下天羅地網,街頭的小販、遊客、路人等全部換成便衣,甚至在對面大樓的視窗上安裝攝像器材,準備拍下皇家員警神機妙算,省港旗兵束手就擒的畫面。

1985年5月1日晚10點半,陳虎矩一行按計劃來到忠信表行外,準備動手。團隊中有成員感到現場異常,似乎有員警埋伏,但他們橫下心決定繼續行動。5名悍匪沖入店內實施搶劫,2名悍匪在外面把風,隨即便跟埋伏在周圍的員警激烈開戰,雙方交火逾126響,皇家員警發現自己完全不是這群軍事素質過硬的悍匪們的對手。

忠信表行劫案現場,彌敦道,1985年

陳虎矩團夥每個人都身穿防彈衣,手持兩把“黑星”,槍法精准,用40發子彈打傷7名員警。而提前準備的員警開火86響,只擊傷了2名匪徒。最終陳虎矩等人帶著超過180萬港幣的財貨,駕駛一輛預先準備好的貨車,突出重圍,警方精心策劃的陷阱完全失敗,香港社會一片譁然。

行動中的飛虎隊,跑馬地,1985年

在各方的巨大壓力下,香港員警展開了全城地毯式搜查,卻沒想到這幫悍匪毫無顧忌,馬不停蹄地在5月17日搶劫了荔枝角一家金行,然後在6月11號又搶劫了運輸署的解款車,令港警顏面盡失。一直到9月底,陳虎矩的藏身處才被暴露,由日後升任香港總警司的鄧竟成親自帶30人的攻擊隊,將團夥在跑馬地一處民宅中抓獲。

被逮捕的陳虎矩,香港,1985年

陳虎矩日後被判入獄13年,其團夥成員也大都伏法,但這種“准軍事團夥犯罪”只能算剛開始。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悍匪們更是掀起了犯罪高潮,裝備更升級,手段更狠辣,代表人物就是第三代悍匪的“賊王”葉繼歡。

如前文所述,越獄成功的葉繼歡在隱匿兩年後,在1991年率4名團夥橫掃5家金鋪。此時團隊裝備大為升級,持有4把仿AK-47的“五六式”步槍,全程壓制佩戴左輪手槍的港警,而劫前策劃、劫中分工、劫後跑路等犯罪組織能力,相比第一代和第二代悍匪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1993年,在旺角金鋪劫案中,葉繼歡手持AK-47的鏡頭被市民偷偷拍下,震驚全港。葉繼歡與警方的槍戰導致一名懷有身孕的女護士中彈身亡,更是引起全民恐懼。在1990-1993年這四年,香港槍械暴力犯罪達到最高峰,無辜民眾深受其害,商家也是苦不堪言。

在1992年利得街槍戰中,暴力程度達到巔峰。92年4月24日,20多名荷槍實彈的警員搜查在逃的悍匪馮偉漢,與其在大角咀利得街遭遇,四名悍匪身穿防彈衣,手持自動步槍,以手雷開路,雙方對射400發子彈,匪徒扔了4顆手榴彈,造成包括員警在內的17人受傷,整個利得街滿目瘡痍。

前三代悍匪們給香港帶來無數的暴力和驚懼,但對於這些亡命之徒來說,每次冒著槍林彈雨搶劫來的貨物,無非是幾百上千萬的金銀手錶而已,銷贓時還要忍受買家大幅砍價,這種性價比極低的犯罪生意,在第四代悍匪“大富豪”張子強眼裡,自然是無法上檯面的。

張子強的目標,顯然不是港島九龍那些金店表行,他瞄準的,是憑藉樓市生意斂得億萬身家的地產巨富們。

3

葉繼歡1993年在旺角街頭聞名天下之後,逃出港警的追捕潛回大陸。1996年5月13日,他與兩名同夥帶著大批槍械返回香港,此行的目的,就是應張子強的邀請,幹一票大的。

張子強,1955年出生於愛吃狗肉的廣西玉林,4歲時隨父母逃港,住在貧窮擁擠的油麻地。他自小不愛讀書,既不願意在家裡的涼茶鋪幫忙,也不肯聽從父親安排去做裁縫,他只喜歡燈紅酒綠的香港花花世界,混跡各類名人派對,這種高調愛現的性格,決定了他與前幾代悍匪們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

張子強和成龍,香港,1995年

1991年7月,張子強通過在安保押運公司當文員的妻子,獲取了運鈔車行駛路線和時間表,隨後他跟兩名同夥在啟德機場搶劫了隸屬他老婆公司的一輛運鈔車,得到現金高達1.7億港元。但到了9月份,張子強就被警方逮捕,被判18年。可惜的是,通過花重金聘請律師上訴,1995年他被當庭釋放,警察局反而倒賠他800萬。

張子強和DA199牌照蘭博基尼,香港,1995年

在“蒙冤入獄”過程中,張子強在監獄中認識了葉繼歡的手下陳智華,並托陳智華給葉繼歡帶話,提出共同合作綁架李嘉誠兒子李澤钜。本來在廣東老家安穩度日的葉繼歡欣然應允,在1996年5月13日,和陳智華等人攜帶大批槍支彈藥,在香港西環偷渡登岸,卻不湊巧,遭遇到三名正在巡邏的員警,雙方猛烈交火。

重傷被捕的葉繼歡,香港西環,1996年

可能是久疏戰陣,葉繼歡在槍戰中被子彈擊中下身,陳智華倉皇逃跑,留下重傷的老大被逮捕,第四代悍匪代表人物就此謝幕。在得到陳智華的報告後,張子強並沒有對綁票計畫喊停,他繼續觀察李澤钜的每日行程,發現並無異常,於是在葉繼歡被捕的第10天,張子強決定動手。

綁架的過程異常簡單。張子強團夥在李澤钜每日返回壽臣山道豪宅的途中設下埋伏,用前後兩部車把李澤钜堵在狹窄山道中間,然後用槍脅迫他們下車,將首富的兒子塞進自己的車便揚長而去。後續的劇情便廣為人知:張子強單槍匹馬登門索要贖金,李嘉誠豪爽支付10.38億港幣,換回了兒子。

此役令張子強榮譽“世紀悍匪”之稱,10.38億的贖金在全球歷史上恐怕也絕無僅有。成為億萬富翁的張子強,本可以就此收手,但他顯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一年後重施故技,綁架了新鴻基地產的主席郭炳湘,並成功索要了6億港幣贖金。至此,香港四大家族已經向張子強貢獻了16億港幣。

喋血街頭的前幾代悍匪,除了經常“光顧”鄭裕彤旗下的周大福之外,極少干擾頂級巨富們的發財生意。張子強在一年時間內,洗劫了四大家族中的兩家,斬獲16億港幣,是80-90年代幾代悍匪所獲總和的10倍,這讓無數罪犯大呼開眼。但在普通人眼裡遙不可及的16億,對四大家族來說,卻只能算是個小小數字。

在悍匪巨盜為那點兒金銀手錶而衝鋒街頭的那些年,地產巨富們顯然也沒閑著,他們在做更大的生意。

4

第一代悍匪吳建東搶劫寶生銀行運鈔車的1984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的十二月,中英兩國經過長達22輪的艱苦談判,終於簽署了安排香港回歸的《聯合聲明》,也正是在十二月,香港樓市見底。

到了1984年12月,香港歸屬明確,樓市開始反轉。從1984年開始,到香港回歸的1997年之間,香港樓市經歷了三波明顯的“升浪”。

第一次升浪(1985年-1989年):從《聯合聲明》落定開始,香港樓市回溫明顯,即使中間遭遇1987年10月全球股災,樓市也很快企穩。同時由於過渡期的安排,香港成為國際資本進入大陸的重要跳板,海外資金大幅流入,推升了整體樓市上漲。

港島俯瞰,香港,1986年

第二次升浪(1991年-1994年):1991年2月,海灣戰爭結束,內地的風波也逐漸平靜,加上通脹高企,房價觸底後急劇上漲,1991年全年香港房價上漲55%,1992年再漲30%,同時地王頻出,地產商瘋狂推高麵粉價格,居民也抱著“細樓換大樓”的想法,積極參與買房炒房當中。

被拆毀前的九龍城寨,香港,1993年

第三次升浪(1995年-1997年):1994年港英政府通過干預,短暫地壓制住了樓市的投機氣氛,但到了1996年,房價再次飆升,一個排隊輪購的籌價都能炒到130多萬。這次主升浪的高峰出現在1997年6月,香港帶著歷史高位的房價,迎來了回歸祖國。

排隊認籌新盤灝景灣的人群,香港,1997年

由上可見,從第一代悍匪搶劫中環表行的1984年,到第四代悍匪綁架郭炳湘的1997年,香港樓市經歷了一波超級牛市,中間只有短暫的三次回檔,主調就是香港永遠漲。以地產為主業的四大家族,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10個億對於長江實業、6個億對於新鴻基來說,僅是半個樓盤的利潤。

表面上看,李嘉誠和郭炳湘損失了真金白銀,在與社會另一個極端的人的較量中暫落下風,但站在1997年的歷史關口上,四大家族面前擺著的是史無前例的時代盛宴:急劇提升的政治地位、張開雙臂的內地市場、即將進入超級牛市的中國房價。他們揮別了一個黃金時代,迎來了一個白金時代。

綁架完郭炳湘的張子強,似乎處於人生巔峰之上,他甚至上電視臺宣講他的“成功學”。但時代留給他的時間,以及給悍匪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1997年,一切將終結於1997年。

5

自小在香港長大的張子強,顯然沒有感受過人民專政的鐵拳,在回歸後的前幾個月,仍然肆無忌憚。1998年1月,他在香港新界北區搞了800公斤炸藥被港警發現,為了躲避搜捕,他潛逃至廣東,自以為安全。但他不知道的是,曾經在深圳抓捕悍匪馮偉漢的廣東公安,已經盯上了張子強。

1998年1月25日,張子強和同夥胡濟舒兩人前往江門,在珠海開往江門的外海大橋的一個檢查站,被手持衝鋒槍的特警抓獲。抓捕的地點是經過精心安排的,汽車在大橋上,只有前後兩個方向可走,逃跑路線被鎖死,前後一堵插翅難逃。這種方法在2015年抓捕總舵主的過程中也用過。

審判中的張子強,廣州,1998年

張子強雖然被捕,但在哪裡受審卻非常微妙。由於種種原因,悍匪在香港享受的待遇遠勝於內地。例如,張子強在啟德機場案中讓港警倒賠800萬,葉繼歡等殺人如麻的悍匪,在香港也沒判多少年。因此,聰明的張子強向香港政府要求引渡,但跟在深圳被捕,移交香港的馮偉漢不同,香港政府直截了當地拒絕了張子強的請求。

1997年回歸之後,香港的管理,逐漸向大資本家大財閥階層傾斜,內地給香港的眾多大禮包,主要受益者也是香港的巨富階層。“四大家族”未必站在最前臺,但影響力跟港英政府時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得罪了四家財閥中兩家的張子強,在外海大橋上被抓的那一刻,命運已經被確定。

1998年11月12日,張子強被判死刑,沒收財產人民幣6.6億。12月6日,張子強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從判決到行刑,用了不到一個月。

執行槍決前的張子強,廣州,1998年

在張子強之後,第五代悍匪“高佬雄”季炳雄在回歸之後仍然活躍了一段時間。他是歷代悍匪中“職業生涯”最長的,最早的犯罪記錄可以追溯到1984年。在回歸後,他在1998年搶了兩次珠寶行,此後便一直隱匿,直到2001年在街頭槍擊三名盤問他的便衣,才再次進入警方視野。

2003年,香港警方在油麻地發現季炳雄蹤跡,隨即調集特警圍剿,終於將最後一位悍匪逮捕歸案。事實上,在進入到2000年之後,香港治安大為改善,每年發生的槍械搶劫案,基本都在個位數,日趨減少的態勢非常明顯,季炳雄的最後幾年,幾乎在唱獨角戲,他的歸案,也正式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1980-2016使用槍械行劫案

吳建東、陳虎矩、葉繼歡、張子強、季炳雄,這五代賊王,以及他們所代表的無數悍匪,縱橫香港20年,自此全部謝幕退出歷史舞臺。昔日血腥的街道、碼頭、商鋪、深巷等,慢慢地有了新的名字:李家的城。屬於地產巨富們的狂歡時代終於到來。

6

香港公認拍警匪片最好的兩位導演,分別是杜琪峰和劉偉強,曾經拍過經典無數。不過他們兩位最近的擔綱導演的電影,前者是《天師捉妖》,後者是《建軍大業》。

雖然老同志拿不出新作品來,但不代表“悍匪片”自此走向終結。近年來,香港銀幕上從來不缺警匪片,吳彥祖古天樂甚至劉德華還在飾演著各類犯罪角色。但在這些年上映的影片中,最讓人膽寒的悍匪角色,卻來自一部叫做《維多利亞壹號》的電影。

在這部血腥無比的電影中,何超儀扮演的女殺手,潛入一座高檔住宅樓,從門口瞌睡的保安開始殺起,陸續把清潔工、家庭主婦、夜歸的男主人、嘿咻中的小青年、呆傻的毒販、敲門的員警等統統殺掉,製造了11屍12命的驚天大案。

所有這些,僅僅為了讓自己看中的房子變成凶宅,逼房東降價出售——這就是香港螢屏上新一代的悍匪。

在電影之外的香港,地產巨富們利用無比強大的資本,逐步控制了物流、金融、電力、碼頭、電信等所有具備“坐地收租”特性的產業。而在他們擅長的房地產行業,則繼續玩著“限制土地供應,合謀推高地價”的遊戲。在這種背景下,地產巨富們的資產,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飆升。

2017年4月19日,曾經惡滿香江的葉繼歡在獄中去世,媒體在做相關採訪時,才發現他昔日的老闆劉鑾雄,一直以來都委託自己的基金會,拿錢貼補葉繼歡在內地生活的妻女。據香港媒體稱,葉繼歡的女兒在劉鑾雄的資助下,2010年考入了清華大學。

悍匪與巨富的恩怨情仇,早已隨著滾滾紅塵而消逝褪色,他們給時代的注釋卻永遠深刻:匹夫之勇的搶劫,與利用制度的掠奪,本質可能類似,但所得卻永遠相差千倍萬倍。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