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提升PDCA中現場改進的能力(CA的落實)

PDCA即計畫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 在管理工作中, 做好了計畫(P), 實施了措施(D), 在現場如何做好檢查督促(C), 並恰如其分進行效果評估(A)。 從而推動PDCA的閉環形成,是品質管制得以落地的有效保證。

管理案例

小麗是名年輕的護士長, 自護理部在全院推行護理不良事件的PDCA改進以來, 她很認真地落實主動呈報, 集體討論, 制定措施!可是持續了幾個月以後, 小麗發現有點力不從心, 她仔細梳理了下自已的困惑, 瞬間崩潰了:

1.報過的不良事件反復改進仍不斷出現;

2.科室有些人不知近期有哪些改進措施要落實, 執行力度不理想;

3.科內主動呈報不及時, 常要護士長催;

4.護士長不督查就沒人查;

5.不清楚到底怎麼評估改進效果, 尤其改進不理想者;

……

正巧一季度一次的護理不良事件討論會開了, 小麗帶著令人沮喪的困惑, 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講到了目前護理不良事件用PDCA改進中出現的問題, 在就個案進行分析時, 均不同程度集中在兩個環節:督查品質(C)及效果改進(A)上, 具體體現在如下兩方面:

督查品質中4W1H缺乏;

效果評價籠統, 沒有明確達到何種程度E(extent)。

在CA環節, 具體的要求是這樣的:

C階段:即檢查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照計畫指標, 檢查驗證執行結果, 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的問題, 也包括成功的經驗。

A階段:即總結、處理與控制階段。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肯定成功經驗,

並將其標準化後加以推廣:找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最終未能解決或新出現的問題的原因, 以便在下一步計畫。

比如一例關於病人質疑收費問題並投訴的不良事件。 科室集體討論並分析了根本原因, 也制定了可行性措施, 然而在督查品質上, 卻出現了漏洞:執行力度不理想, 甚至僅僅是護士長在督查, 時間一長, 她也由於其它事務而忽略了督查品質。

其實, 這是計畫中4W1H的落實未細化。 即查什麼, 達到什麼目標(what)、誰查(who)、哪兒查(where)、多長時間(When)、怎麼查(how)。

對於效果評價, 最常見的是出現改進效果好, 好在哪兒?不好又在哪兒?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度量。 在此環節中, 要引入目標管理的理念。 目標的設置應符合SMART原則與可控性結合,

共同組成效果評價的要素。 S:(Specific) 具體;M:(Measurable)可衡量;A:(Achievable)可達到;R:(Realistic)相關的;T:(Timetable)有時限的。

比如減少給藥錯誤的標準化措施要具體到工作流程:雙人核對, 輸液單打印要清晰易辨認。 並且以資料形式呈現量化出來, 在時間上有限制, 比如一月或一季度等。 與給藥這項工作密切相關, 屬於護理工作不可控的因素也要描述出來, 如皮試假陽性中藥劑科關於皮試液配製及判定制度缺失等。

即通過SMART原則與可控性結合, 明確改進後達到何種程度E(Extent)。

通過這次學習, 小麗才知道, 站在管理的角度來講, 自己沒有跳出煩瑣的日常事務, 對“控制”理解不透, 尤其是實施的細節的拆分上!針對這個問題, 小麗決心在PDCA(戴明迴圈)中現場改進能力(CA的落實)的管理上明確如下內容:

督查品質(4W1H)

1.明確督查目的、內容及頻次, 規定督查持續時間;

2.全院參與:護士長負責, 並進入其日常事務, 讓組長帶頭督查, 護士互相督查各自工作品質。 對計畫實施的參與與理解程度越高, 護士的追求感和責任感也就越強, 被激發的動力越持久;

3.督查形式:多管道回饋, 比如拍照圖像並點評或文字回饋, 借助查房, 晨會, 微信群等;

4.關鍵字提煉:比如給藥錯誤中出現的“晚夜班、口服藥、新職工等”。

效果評價E(Extent)

1.明確的流程改進:標準化;

2.對於督查中洐生的同類問題:比如給藥錯誤中方式錯誤變成其它給藥錯誤, 如口服, 靜脈, 吸入等, 可以按同類分小類問題進行下一個PDCA改進;

3.限定時間。

案例討論

①僅談PDCA改進,

泯滅了不良事件敘述中的敘事意義。 不能推動護士主動自發管理。 可以在對不良事件實行資源分享, 並提煉事件關鍵字加深印象。 並上下級協商共檢, 下級自我控制, 全員參與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管理過程中的循環往復實現持續品質改進。

②PDCA為問題導向思維, 故在推動過程中要突出正向意義, 以正向激勵為主, 變罰為獎、團隊協作, 多說哪些措施減少了不良事件發生, 警惕墨菲定律的心理性效應, 其主要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 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 它總會發生。 即越改進出現頻次越多, 事件越嚴重。

PDCA實施意義

①實施PDCA管理, 可以推動從傳統的功能制護理(回饋及效果評價欠缺)轉向整體護理。

②幫助護士長聚焦, 進爾帶動護理人員養成及時回饋改進效果,如自查,互相查,組查的習慣。

③提升了管理效率,對護理安全意識的形成有良好作用。

進爾帶動護理人員養成及時回饋改進效果,如自查,互相查,組查的習慣。

③提升了管理效率,對護理安全意識的形成有良好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