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時政動態」農業生態大改善 引來白鷺鬧春耕

一直以來, 我縣大力推廣水稻綠色高產高效生產技術, 不斷開拓創新農業經營新模式, 切實改善耕地生態環境, 進一步提升稻米品質,

全縣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引來白鷺在此歇腳, 和我縣農民一起鬧起了春耕。

近日, 記者在古辣香米核心示範區的稻田裡看到一片春耕繁忙的景象, 成百上千隻白鷺在綠意盎然的稻田上空盤旋, 有膽大的甚至飛到正在耙田插秧的農機上。 遠處平整好的水田中, 成群的白鷺或嬉戲, 或捕食田野中的昆蟲、魚蝦, 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山水田園畫卷躍然眼前。

“現在我們利用冬季閒田種植綠肥改善農田土壤, 用太陽能殺蟲燈、扡插黃板來減少病蟲害, 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的使用, 有效的保障了古辣香米的品質。 農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白鷺也成群的飛回來了。 ”問及白鷺成群的原因, 正在勞作的當地群眾韋中慶高興的告訴記者。

據瞭解,2017年,我縣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農業的首要任務,推動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落地,統籌糧食和經濟作物發展,購置發放36噸多綠肥種子,利用冬閒田不斷優化耕地利用結構。全縣綠肥播種面積達2萬多畝,油菜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為鄉村耕地增肥增綠添彩,切實推動我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全力實現“穩糧增效”的目標。

生態農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我縣農業現代化步伐,稻魚、稻鴨共作技術就是目前我縣在水稻種植方面主推的生態種植技術之一。2017年,我縣示範推廣稻鴨模式1000多畝,50畝稻魚試驗穩步推進,有機種植示範推廣達到3000多畝,稻魚、稻鴨共作技術推廣成效顯著。

在穩步推進稻魚、稻鴨共作技術基地建設的同時,我縣加快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積極優化稻米品質,打造古辣香米品牌,嚴格按照“遵循規律,穩定基地,創新品牌,適度發展”的策略,逐步與市場接軌,實現農民創收增收,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子。

“我縣開展實施水稻綠色高產高效這個項目後,我們全力抓好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大力推廣水稻生態種養技術,狠抓病蟲綜合防治技術和合理施肥技術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確保我縣耕地生態環境更好,糧食產量更優。”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林爵衛說,下一步,將以古辣香米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契機,嚴格按照《賓陽香稻生產技術規程》做好生產工作,努力發展智慧農業,持續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創收增收,將我縣香米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記 者:強 哥 劉宇甯 溫塏瀾

編 審:黃日強 伍海瑛

編 輯:韋曉雅

賓陽發佈

BYXXB@126.com

jrby8609@126.com

據瞭解,2017年,我縣堅持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農業的首要任務,推動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快落地,統籌糧食和經濟作物發展,購置發放36噸多綠肥種子,利用冬閒田不斷優化耕地利用結構。全縣綠肥播種面積達2萬多畝,油菜種植面積達2000多畝,為鄉村耕地增肥增綠添彩,切實推動我縣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全力實現“穩糧增效”的目標。

生態農業的發展有力推動了我縣農業現代化步伐,稻魚、稻鴨共作技術就是目前我縣在水稻種植方面主推的生態種植技術之一。2017年,我縣示範推廣稻鴨模式1000多畝,50畝稻魚試驗穩步推進,有機種植示範推廣達到3000多畝,稻魚、稻鴨共作技術推廣成效顯著。

在穩步推進稻魚、稻鴨共作技術基地建設的同時,我縣加快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積極優化稻米品質,打造古辣香米品牌,嚴格按照“遵循規律,穩定基地,創新品牌,適度發展”的策略,逐步與市場接軌,實現農民創收增收,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路子。

“我縣開展實施水稻綠色高產高效這個項目後,我們全力抓好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大力推廣水稻生態種養技術,狠抓病蟲綜合防治技術和合理施肥技術推動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確保我縣耕地生態環境更好,糧食產量更優。”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林爵衛說,下一步,將以古辣香米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契機,嚴格按照《賓陽香稻生產技術規程》做好生產工作,努力發展智慧農業,持續推進種植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業創收增收,將我縣香米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記 者:強 哥 劉宇甯 溫塏瀾

編 審:黃日強 伍海瑛

編 輯:韋曉雅

賓陽發佈

BYXXB@126.com

jrby8609@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