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劉天放:該給科研人員的“頭銜、帽子”驗驗貨

作者:劉天放

近年來, 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省市紛紛推出各自的人才計畫, 各種“帽子”也紛至遝來。 “帽子”為科研人員送去了一眾“福利”, 在吸引、培養創新人才上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裡, “帽子”是不少科研人員紛搶的“硬通貨”, 但是, “帽子”過多帶來的負面效應也日益凸顯。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 各地都看准了人才的巨大潛力, 紛紛“引才”, 於是, 不免在各類人才的“頭銜”上做出判斷。 想要簡單快速地判斷一位科研人員的“段位”, 一睹其“帽”便知:是頭頂“長江”, 還是手握“黃河”;是身懷“楚天”, 還是腳踏“泰山”……以便依據不同的“段位”,

提供不同的優厚條件

不錯, 人才是“長江”“黃河”, 還是腳踏“泰山”“楚天”, 是引才的一個重要參考, 因為只要是頭頂這類頭銜的人, 一般都是國內的頂級科研人才。 然而, 僅有“頭銜”的庸才絕非少見。 誠如報導所言, 目前國家層面的人才計畫近20個:“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長江學者”“青年長江學者”等等, 加上省市級和各級各類學校的人才計畫也不少於100個。 據不完全統計, “泰山學者”“中原學者”等省市級人才計畫至少有27個, “黃河學者”“昆侖學者”等校級人才計畫79個, 即這100多個全國各級各類的創新人才計畫, 就對應著100多頂“帽子”!

這些頂著“頭銜”的人, 在科研立項申請上捷足先登, 不僅科研經費花都花不完,

更給其他科技人才的成長造成阻礙。 “頭銜”或“帽子”太多, 無疑是批發這些“頭銜”或“帽子”的機構決策不合理造成的。 難怪有些基層科研單位的人抱怨, 其實, 不少科研人員(含教師)的科研水準差不多, 但就因為歲數大一點就評不上一個“帽子”, 以至於科研待遇差距很大, 可事實上, 差距根本沒有那麼大。

更嚴重的是, 這些頭頂“帽子”的人, 僅僅是“戴帽”而已, 對科研的貢獻並非都很大, 既然如此, 為何科研機構或高校還要瘋搶?因為無論科研機構還是高校, 都需要這樣的人來“裝點門面”。 當然, 對“帽子”們的獎勵, 可以激發科研熱情, 但評價機制也需要改。 如果僅把有限的科研資源都向這部分“帽子”傾斜, 科研環境無疑不佳,

必然畸形。 而且, 這些有“頭銜”的人, 稍不滿意就跳槽,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給一些科研機構或高校的科研規劃造成損害, 令科研無法持續。

坦率地講, 我國有各類“頭銜”的科研人員, 名聲實在是“毀譽參半”。 一邊是“頭銜”滿天飛, 而另一邊卻是被“驗貨”後的事實打臉。 如今, 各種“頭銜”的水分很大, 越來越脫離實際。

可見, 少“批發”一些科研“帽子”, 多看實際能力, 完善科研評價機制, 就顯得極為迫切。 雖然並非所有地方都在攬才上搞“拉大旗扯虎皮”那套, 但暴露的問題卻不容小視;不中用的各種“頭銜”有不少已成為擺設。 這既暴露出“頭銜”過多、過濫, 同時說明在人才評價體制上, 確實存在一些弊端。 由此, 是該給科研人員的“頭銜”驗驗貨了,

不能僅憑“頭銜”拿項目, 而是該以實際能力為標準。 否則, 無疑使更多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不利於營造為科研潛心研究的良性競爭氛圍。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