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未成年人成長烙下堅實的注腳——記商城縣人民檢察院幹警彭秋思

李家銀 劉元浩

在伏案閱卷的夜晚, 在奔走調查的早晨, 在氣氛緊張的賽場, 在辯論激烈的法庭, 你總會看到一個身影, 她是一名好軍嫂, 她是一位新媽媽, 她是未成年人的知心姐姐, 她是國家公訴人——商城縣人民檢察院幹警彭秋思。

為法律守夜 為法治發聲

“我叫彭秋思, 我的微信號是qs17737030832, 我的郵箱是…”每次宣講完, 她都會在黑板上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 因為她總覺得與孩子們相處時間太少, 總擔心教給他們的法律知識還不夠。 如果你不知道她的身份, 翻看她的微信或者郵箱時, 你一定會以為她是一個律師、一個心理諮詢師,

因為那裡有數不清的微信、郵件, 有請教如何戒掉孩子網癮的, 有失戀了怎麼辦的, 有詢問喝了一杯啤酒能否開車的, 有諮詢鄰居侵佔宅基地歸誰管的……不論是哪個方面的問題, 彭秋思都認真回復、詳細解答, 因為她知道, 這些看似微小的問題中滿含著信任、期待和重托。

2015年8月, 彭秋思加入公訴隊伍, 她主辦的300餘起公訴案件, 無一錯訴。 在精准精細辦理每一起案件的同時, 她還主動承擔了院裡大量的法治宣傳工作。 誠如其言, 新時代的公訴人不應是咄咄逼人的機關槍, 而應做有血有肉的守望者。 辦案之餘, 她堅持對涉罪未成年人和典型案例進行深入調研、總結歸納, 撰寫鮮活生動的法治宣講教案,

參與“送法五進”活動50餘場。 近年來, 彭秋思獲得了全省檢察機關“守護明天”講師競賽第二名、全省檢察機關優秀宣講員、信陽市“五星政法幹警”、“優秀廉政宣講員”等榮譽稱號20余項, 但她總說“成績微不足道, 差距還有不小!”。

為理想許國 為檢徽負“卿”

檢察官+軍人的家庭組合, 極像那句歌詞“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對彭秋思來說, 彼此都是那個不回家的人。 她每天重複著辦公室、看守所、法庭三點一線的常規生活, “家”已經變成了旅館, 駐守香港的丈夫每年30多天的探親假也要建立在沒有因緊急任務而封假的基礎上。 2016年4月底, 妊娠8個多月的她, 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 長時間的閱卷伏案導致她全身水腫, 終於有個不用加班的週末來到醫院做個產檢,

然而醫生正告她“這麼嚴重的妊娠高血壓, 怎麼能夠一個人來產檢, 請馬上通知家屬辦理住院, 否則大人孩子都有危險!”。 可是誰又知道孩子的爸爸從未陪過一次產檢, 這個時候趕回來更是不可能!彭秋思強忍內心的恐慌, 謝絕了醫生立即入院的建議, 產檢後趕回單位“妥善安置”好剩餘的全部案件。 正是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和信念支撐著, 也影響著胎兒, 2016年5月29日,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手術, 一個小公主誕生了。 醫生說, 羊水太少, 若不進行手術後果不堪設想。 那一刻, 孩子的爸爸依然沒有回來, 沒有埋怨和惱怒, 但她何嘗不希望他在身邊, 只是既已許國, 再難許“卿”!

每逢節假日, 對大多數軍人家庭來說, 是思念,

是等待, 是軍嫂們美麗的逆行。 但對彭秋思來說, 這種相聚也總是別人的故事。 “我們都是集體過年喲, 來不來?”“這個‘十一’有擁軍晚會, 你喜歡的明星會來哦, 你能來嗎?”而這所有的邀約在她這裡總會落空, 無奈的“軍爸”只能說“你忙”。 但2017年4月10日, 卻是她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痛, “軍爸”在集訓中受傷, 半月板撕裂、韌帶斷裂必須馬上手術, 因集訓期間沒有多餘的外事人員, 急需家屬陪同住院治療。 而此時的彭秋思正在組織“全城百校法治巡迴宣講”活動, 作為主辦人、主講人, 彭秋思根本無法分身。 “我手術完了就醒過來了……剛才看見門口一個美女的背影我還以為是你……這個保潔阿姨人真好, 每天給我打飯……”聽著“軍爸”發來的語音, 她也只能強忍思念和愧疚,
默默擦乾眼淚繼續趕往下一個宣講點。

為人幼幫扶 為吾幼留守

“見天去給留守兒童上課, 俺家的寶寶才是留守兒童!”每當彭秋思法治宣講深夜歸來時, 她的婆婆總是抗議說。 丈夫在香港駐守, 自己又整天忙於工作, 兩歲的女兒快要成了“留守兒童”!

從事未檢工作之後, 彭秋思漸漸收起了與犯罪嫌疑人鬥智鬥勇的鋒芒, 變身成孩子們循循善誘的老師、心理疏導的朋友、排憂解難的調解員。 因為白天工作忙, 無暇與其幫教的涉罪未成年人聯繫, 她把晚上陪女兒的時間也充分利用起來。 涉罪未成人小宇母親早逝、父親患鼻咽癌, 為了感化和挽救這名失足少年, 幫扶這個困難家庭, 彭秋思協調相關部門, 將其家庭納入“一對一”扶貧濟困幫教範圍, 定期進行物質幫助;依據相關政策,為其父親申請低保和大病救助;還推薦其姐姐到茶廠工作;每當夜晚,彭秋思都會與小宇微信交流進步情況。經過一年多的幫教,小宇性格開朗了,還學會了廚藝,又一個迷途的孩子走向新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在彭秋思的心中只有“及人之幼”!這一切並不是為了成就偉大,她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陽光生活。就像每一次宣講結束時,她引領孩子們齊聲朗誦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在堅持夢想的路上,在守望正義的途中,彭秋思用一顆熾熱的心發著光和熱,詮釋著俠骨與柔情,播撒著希望的種子,為未成年人成長烙下堅實的注腳!

定期進行物質幫助;依據相關政策,為其父親申請低保和大病救助;還推薦其姐姐到茶廠工作;每當夜晚,彭秋思都會與小宇微信交流進步情況。經過一年多的幫教,小宇性格開朗了,還學會了廚藝,又一個迷途的孩子走向新生。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在彭秋思的心中只有“及人之幼”!這一切並不是為了成就偉大,她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陽光生活。就像每一次宣講結束時,她引領孩子們齊聲朗誦魯迅先生的一段話:“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不必聽自暴自棄者的話,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

在堅持夢想的路上,在守望正義的途中,彭秋思用一顆熾熱的心發著光和熱,詮釋著俠骨與柔情,播撒著希望的種子,為未成年人成長烙下堅實的注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