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失散七十載,兩位九旬抗戰老兵終相見

曹書耀(左)與老戰友李德興重逢。

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郝光 文/圖

“戰友啊戰友, 親愛的弟兄, 待到春風傳佳訊, 我們再相逢……”一首《送戰友》把戰友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抗日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 70多年後, 兩位抗戰老兵在信陽公益志願者協會和關愛抗戰老兵組織的努力下重逢, 已經年過九旬的倆戰友相見, 彼此容顏已改, 戰友情卻愈來愈濃。 2018年4月14日, 是一個值得他們紀念的日子, 曹書耀與李德興兩位同為93歲的老戰友在平橋區社會福利中心緊緊擁抱在一起, 老淚縱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為了保家衛國, 曹書耀與李德興入伍到同一連隊。 一次, 為避日寇追擊, 部隊要分組經過深山裡的一條大河, 在李德興這組過河時突發山洪, 曹書耀一把抓住李德興鋼盔上的帶子把他拖上岸, 從此二人形影不離。 1939年11月的一天, 在執行部隊轉移前的一項任務時,

曹書耀、李德興等八名戰士遭遇敵人襲擊。 為掩護戰友撤離, 李德興阻擊敵人時不慎摔下山溝, 半夜醒來回部隊才得知, 曹書耀和其他幾名戰士都沒有回來。

原來, 遇襲當天曹書耀在山裡迷了路, 回到營地時部隊早已轉移, 無奈只得回到信陽務農。 日寇投降後, 李德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復員後回家務農。 隨著年事漸高, 兩位老人時常回想往事, 李德興以為曹書耀犧牲了, 曹書耀幾次托兒子去平頂山市打聽, 皆無音信。

在信陽公益志願者協會尋找抗戰老兵的過程中, 偶然得知曹書耀有個老戰友叫李德興, 恰巧在平頂山市舞鋼關愛抗戰老兵公益團隊尋找的老兵名單中, 有一名抗戰老兵跟曹書耀描述的情況基本吻合。

經過反復核對印證後, 4月9日, 在志願者們的幫助下, 曹書耀在平橋區社會福利中心與遠在舞鋼的李德興進行了視頻通話。 “你要養好身體, 我過段時間去看你呀!”“聽他們說找到你了, 我一晚上都沒睡著, 就想著咱當兵的事兒。 ”……兩位老人越說越激動。

知道老戰友還在人世, 因肺病住院的李德興頓時坐不住了, 恨不能馬上出院奔赴信陽看望戰友。 經過再三請求, 主治醫生才允許他提前一周出院。 14日一大早, 李德興就穿著孩子們準備好的新衣服, 佩戴上軍功章, 跟老伴、兒子兒媳、女兒女婿一起前往信陽。

下午兩點, 當李德興到來時, 坐在輪椅上的曹書耀已候在院裡, 二老見面後相擁而泣。 曹書耀先是說到他們如何一起阻擊日寇,

如何用摩斯密碼發電報的情景, 幾度哽咽。 當說起二人當年一個拉弦子一個唱戲時, 曾是軍中文藝骨幹的曹書耀, 忍不住唱起了京劇《沙家浜》選段“智鬥”。

這次重逢, 李德興讓小女兒李華傑為其老戰友帶來了茶具, 而曹書耀讓兒子曹繼安準備了信陽毛尖新茶, 志願者們紛紛笑著說這叫“心有靈犀”。 見此情景, 李華傑、曹繼安與志願者們也開心地約定:二老下次再聚時, 用李老的茶具, 泡曹老的茶, 共憶崢嶸歲月, 共話戰友情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