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昌紀行——2007年時的八大山人紀念館

在南昌, 不知道八大山人的人恐怕很少, 但問及八大山人紀念館在哪, 能正確回答的人則很少。

這不, 2007年4月23日的下午, 當我費時三個小時(在八一大道塞車塞了一個多小時)、繞了大半個南昌城、問了12個人、最後還是借著最新地圖(當時的導航還很弱智), 憑感覺才將車開到了紀念館的門口。 然而一切都晚了:八大山人紀念館關門休息了!(見下圖)

千里迢迢、費盡周折前來拜謁卻無緣相見, 那份沮喪與憤怒別人可能無法理解。

望著久扣不開的館門, 心中不勝感慨:政府花了那麼大把的銀子建八大山人紀念廣場, 卻為什麼不在主要幹道的指路牌上加以標誌?紀念館與紀念廣場的路建好了為什麼不設標誌? 紀念廣場與紀念館相距不過數百米, 可廣場上的人為什麼竟不知道還有個紀念館?。 。 。 。 。 。

再多的懊喪也無用了, 既來之則安之吧。 下麵就奉獻一組攝自紀念館週邊的照片,

聊以紀念這段難忘的拜謁之旅!

夕陽的餘暉與灑落在院牆上的斑斑點點, 不正是八大山人的“墨點無多淚點多”嗎?

圍牆雖高, 卻難擋這滿園春色

雪白的圍牆似無字碑, 演繹了多少故臣的忠心與赤膽;這古樸典雅的圍牆, 更像一幅徐徐展開的萬米長卷, 這遮天蔽日的參天古木, 又像八大用過的如椽巨筆, 欲在這萬米長卷上書寫新的驚世畫卷;

殘陽臥波。

剪不斷理還亂的何止是這依依楊柳?

三個身穿溜冰鞋的小女孩從緊閉的館門前嬉戲而過。

遠看八大山人紀念館,極像一位張開雙臂歡迎遠方來客的謙謙君子,而我卻與他失之交臂,豈不痛哉!

紀念館前梅湖上的小亭。

別了,八大山人紀念館,別了,八大山人!

好了,2007年的遊記就先欣賞到這裡,下面,我將在適當的時間裡上傳2013年我再訪青雲譜的遊記,敬請留意!

(——END——)

【相關連結】

南昌紀行——2007年時的南昌是啥樣?

【附錄】

八大山人簡介

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的傑出畫家,生於明天啟六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歲。他姓朱名耷,僧名個山、傳啟 ,別號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他抱著對清王朝不屈的態度出家為僧。後還俗,自築陋室“寤歌草堂”於南昌城效,孤寂貧寒地度過了晚年。八大山人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他以水墨寫意畫著稱,尤擅長花鳥畫。其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其筆墨清脫純淨、淋漓酣暢;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筆簡意賅,形神兼備,體現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其書法善用淡墨禿筆,猶盡流暢,含蓄內斂,圓渾醇厚,亦工篆刻。其詩文多為幽澀古雅。三百年來他飲譽畫壇,“揚州八怪”、吳昌碩,近代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畫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響。八大山人(朱耷)從明王爺成為遺民,承受國亡家破之痛,先後淪為僧道,巧妙應付"臨川之變",繩金塔下為民揮毫,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畫品成為發人深思的畫壇傳奇。愛國、愛鄉的八大山人,對清初的殘暴疾惡如仇,終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為後世為人的風範。跨越時空的八大山人書畫藝術,釋放出巨大藝術能量,輻射璀璨的藝術之光。藝術修養全面的八大山人給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詩作,吟詠之餘,我們借此心靈轍音,感受三百年前詩人的娓娓獨言,將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喚回眼前。

85年八大山人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中國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摘編自百度百科“朱耷”詞條)

看完了,別忘了做點啥:

點贊,關注,拍磚,分享,交流,讚賞,......悉聽尊便!

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1)本圖片由新華社簽約攝影師鄭武華攝影創作,版權所有,請勿侵權!(2)如有轉載、摘引和使用本人作品之行為的,請務必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資訊及本聲明;(3)部分文字介紹摘編自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在此鳴謝原作者;(4)上述圖片均為縮略圖,如需要相關圖片的原始檔或有相關合作意向的,請與本人聯繫。本人微信號:photo0152;微信公眾號:yangzhouxiake;頭條號 / 獨一無二的影像

遠看八大山人紀念館,極像一位張開雙臂歡迎遠方來客的謙謙君子,而我卻與他失之交臂,豈不痛哉!

紀念館前梅湖上的小亭。

別了,八大山人紀念館,別了,八大山人!

好了,2007年的遊記就先欣賞到這裡,下面,我將在適當的時間裡上傳2013年我再訪青雲譜的遊記,敬請留意!

(——END——)

【相關連結】

南昌紀行——2007年時的南昌是啥樣?

【附錄】

八大山人簡介

八大山人是我國明末清初的傑出畫家,生於明天啟六年,卒於清康熙四十四年(西元一六二六——一七0五),享年八十歲。他姓朱名耷,僧名個山、傳啟 ,別號八大山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權的九世孫。明亡後,他抱著對清王朝不屈的態度出家為僧。後還俗,自築陋室“寤歌草堂”於南昌城效,孤寂貧寒地度過了晚年。八大山人在藝術上有獨特的建樹。他以水墨寫意畫著稱,尤擅長花鳥畫。其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其筆墨清脫純淨、淋漓酣暢;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筆簡意賅,形神兼備,體現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其書法善用淡墨禿筆,猶盡流暢,含蓄內斂,圓渾醇厚,亦工篆刻。其詩文多為幽澀古雅。三百年來他飲譽畫壇,“揚州八怪”、吳昌碩,近代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畫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響。八大山人(朱耷)從明王爺成為遺民,承受國亡家破之痛,先後淪為僧道,巧妙應付"臨川之變",繩金塔下為民揮毫,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畫品成為發人深思的畫壇傳奇。愛國、愛鄉的八大山人,對清初的殘暴疾惡如仇,終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為後世為人的風範。跨越時空的八大山人書畫藝術,釋放出巨大藝術能量,輻射璀璨的藝術之光。藝術修養全面的八大山人給我們留下了極為珍貴的詩作,吟詠之餘,我們借此心靈轍音,感受三百年前詩人的娓娓獨言,將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喚回眼前。

85年八大山人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中國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摘編自百度百科“朱耷”詞條)

看完了,別忘了做點啥:

點贊,關注,拍磚,分享,交流,讚賞,......悉聽尊便!

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1)本圖片由新華社簽約攝影師鄭武華攝影創作,版權所有,請勿侵權!(2)如有轉載、摘引和使用本人作品之行為的,請務必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資訊及本聲明;(3)部分文字介紹摘編自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在此鳴謝原作者;(4)上述圖片均為縮略圖,如需要相關圖片的原始檔或有相關合作意向的,請與本人聯繫。本人微信號:photo0152;微信公眾號:yangzhouxiake;頭條號 / 獨一無二的影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