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8年春季CMEF熱潮、Cell顛覆癌症分類方式……|BioWeek一周事

AI引發醫學革命!聯影全球創新大會震撼發佈13款醫療人工智慧產品

4月11日, 第79屆CMEF盛大召開。 聯影醫療攜近50款全線產品強勢登陸, 成為最具人氣的展臺之一。 更讓人矚目的是, 同日下午, 公司舉辦了首屆聯影全球創新大會uInnovation。 會上, 聯影重磅發佈uAI聯影智慧平臺、系列新品以及未來創新走向。 上千位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頂級創新盛會。

GEN:全球測序行業的10大巨頭, 中國占2席

近日, GEN網站推出“Top 10 Sequencing Companies”榜單, 盤點了全球測序行業10大巨頭。 其中, Illumina拔得頭籌, 中國企業占得2個席位, 分別是華大基因(排名第三)、金唯智(排名第8)。

國家癌症中心:2018年全國最新乳腺癌報告

乳腺癌是影響女性健康的最主要的惡性腫瘤之一。 根據 Globalcan2012資料,201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約167.1萬,標化發病率為43.1/10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首位;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地區差異較為明顯,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乳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死亡病例約52.2萬,標化死亡率為12.9/10萬,位居女性惡性腫瘤死亡首位1。

2018全球最暢銷藥物TOP20

知名醫藥諮詢公司Igeahub近日發佈《2018年全球最暢銷藥物TOP20榜單》。 Igeahub指出, 在2017年, 全球處方藥市場約為8100億美元;從2018年至2022年, 該市場預計將以6%的年度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 2018年約為8110億美元, 2022年將達到10500億美元。

諾華計畫87億美元現金, 收購美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

諾華公司(NOVN.EB)週一表示, 其已簽署協議, 以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 Inc., 作為其神經科學戰略的一部分。

CMEF現場新品直擊:GPS、邁瑞、聯影、東軟、魚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海春季CMEF展,展會第一天現場直擊,跟著乳酸菌一起看看各家新品都有哪些亮點吧!據瞭解,本屆CMEF主題是"醫療數位化時代",眾多醫療器械企業也開始涉足AI+醫療,眾多AI新品讓人眼前一亮。

彙聚六朝古都!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盛大開幕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南京”今日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隆重舉行,1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為期4天,旨在促進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

5個未通過!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正式公佈

2018年4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正式公佈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綜合評議、公示等環節,2017年資訊領域56個參評實驗室中,智慧型網路與網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等10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計算智慧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等41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其餘5個實驗室未通過定期評估。

陳列平:免疫正常化將成為癌症免疫治療的主要方法

4月10日-4月13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在南京盛大舉行。4月10日下午,院校企業創新創業聯盟委員會暨首屆研討會先行召開,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耶魯癌症中心免疫部陳列平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抗PD-1/PD-L1腫瘤免疫治療:我們學到了什麼“的主題演講。

研究動態

里程碑!27篇Cell系列論文同發,顛覆癌症分類方式

這是癌症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科學家們完成了對11,000多名患者腫瘤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提出了全新的腫瘤分類策略。研究人員稱,是時候重新編寫關於癌症的教科書了!

個性化癌症疫苗“搞定”卵巢癌,2年生存率100% | Science子刊

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最新一項試驗性的臨床試驗表明,一種全新類型的個性化癌症疫苗可以在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中,對復發的、III期和IV型卵巢癌的標準療法進行組合,從而引發強有力的免疫反應。讓人更驚喜的是,對疫苗有所回應的患者2年總生存率達到100%。

驚喜!阿爾茲海默症遺傳風險有望被“糾正” | Nature子刊

ApoE4易感基因是阿爾茲海默症的一個主要遺傳風險因素,它的出現甚至於會將這一神經衰退性疾病的發生概率提高12倍!但是,apoE4蛋白損傷神經細胞的機理一直是個謎。近期,科學家們找到了答案——apoE4蛋白會加劇有害蛋白的累積。更重要的是,他們研發出一種關鍵小分子,可以糾正apoE4蛋白造成的傷害。

《柳葉刀》子刊:效果驚人!轉移性肺癌免疫聯合療法取得突破進展

在現代醫學中,用單一化合物治療腫瘤等複雜疾病顯得愈加艱難。值得慶倖的是,成功的聯合療法的數量也在持續增長。近日,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一種新免疫療法組合在控制肺癌方面效果驚人。

PNAS:科學家找到更好“破譯”DNA秘密的方法

十分之一的人類基因會表達一種特殊的蛋白——轉錄因數(TFs),通過與基因組結合讀取相應區域DNA 資訊。這一結合是調控基因表達與否的關鍵。4月初,《PNAS》期刊最新發表一篇文章,揭示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可以完美量化基因組中這一“蛋白-DNA”的結合。

Nature:這種腦刺激試驗有助消除抑鬱症

在彈吉他之前,音樂家會將琴弦調到特定的頻率,以獲得他們想要的音高。而從4月初開始,澳大利亞的一個神經科學家小組也開始對人腦進行類似的調節:他們希望通過即時瞄準神經元,將異常神經模式重新調節到健康狀態。

駁斥Nature!首次證實:老年人可產生“新腦細胞”,且和年輕人一樣多

關於成年人是否會產生新的神經元一直存在爭議。上個月發表的一篇Nature論文稱,我們一旦成人後,大腦海馬體神經元似乎就“停產”了。然而,4月5日刊登在 Cell Stem Cell雜誌上的一項新成果反駁了這一觀點。

Science子刊封面:HIV感染引發免疫細胞“失效”的細節

4月6日,《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以封面形式發表了一篇文章,揭示一種關鍵的免疫細胞在愛滋病患者體內失效的細節。雖然這一細胞數量z在愛滋病患者體內遠多於健康人群,但是因為HIV的感染,該細胞出現功能障礙。

Nature關注:中國腦計畫正式落地

大腦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系統之一,已成為科研界下一個必爭之地。自2013年起,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相繼啟動大型腦科學項目,中國於2016年也計畫推出相關專案。4月5日,《Nature》雜誌發表題為“Beijing launches pioneering brain-science centre”的文章,表示備受期待的中國腦科學計畫正式落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上海春季CMEF展,展會第一天現場直擊,跟著乳酸菌一起看看各家新品都有哪些亮點吧!據瞭解,本屆CMEF主題是"醫療數位化時代",眾多醫療器械企業也開始涉足AI+醫療,眾多AI新品讓人眼前一亮。

彙聚六朝古都!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盛大開幕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南京”今日在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隆重舉行,15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大會為期4天,旨在促進我國細胞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科的發展。

5個未通過!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正式公佈

2018年4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正式公佈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綜合評議、公示等環節,2017年資訊領域56個參評實驗室中,智慧型網路與網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等10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計算智慧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安徽大學)等41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其餘5個實驗室未通過定期評估。

陳列平:免疫正常化將成為癌症免疫治療的主要方法

4月10日-4月13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2018年全國學術大會在南京盛大舉行。4月10日下午,院校企業創新創業聯盟委員會暨首屆研討會先行召開,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耶魯癌症中心免疫部陳列平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抗PD-1/PD-L1腫瘤免疫治療:我們學到了什麼“的主題演講。

研究動態

里程碑!27篇Cell系列論文同發,顛覆癌症分類方式

這是癌症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科學家們完成了對11,000多名患者腫瘤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提出了全新的腫瘤分類策略。研究人員稱,是時候重新編寫關於癌症的教科書了!

個性化癌症疫苗“搞定”卵巢癌,2年生存率100% | Science子刊

路德維希癌症研究所的最新一項試驗性的臨床試驗表明,一種全新類型的個性化癌症疫苗可以在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中,對復發的、III期和IV型卵巢癌的標準療法進行組合,從而引發強有力的免疫反應。讓人更驚喜的是,對疫苗有所回應的患者2年總生存率達到100%。

驚喜!阿爾茲海默症遺傳風險有望被“糾正” | Nature子刊

ApoE4易感基因是阿爾茲海默症的一個主要遺傳風險因素,它的出現甚至於會將這一神經衰退性疾病的發生概率提高12倍!但是,apoE4蛋白損傷神經細胞的機理一直是個謎。近期,科學家們找到了答案——apoE4蛋白會加劇有害蛋白的累積。更重要的是,他們研發出一種關鍵小分子,可以糾正apoE4蛋白造成的傷害。

《柳葉刀》子刊:效果驚人!轉移性肺癌免疫聯合療法取得突破進展

在現代醫學中,用單一化合物治療腫瘤等複雜疾病顯得愈加艱難。值得慶倖的是,成功的聯合療法的數量也在持續增長。近日,一項新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一種新免疫療法組合在控制肺癌方面效果驚人。

PNAS:科學家找到更好“破譯”DNA秘密的方法

十分之一的人類基因會表達一種特殊的蛋白——轉錄因數(TFs),通過與基因組結合讀取相應區域DNA 資訊。這一結合是調控基因表達與否的關鍵。4月初,《PNAS》期刊最新發表一篇文章,揭示了一種新的計算工具,可以完美量化基因組中這一“蛋白-DNA”的結合。

Nature:這種腦刺激試驗有助消除抑鬱症

在彈吉他之前,音樂家會將琴弦調到特定的頻率,以獲得他們想要的音高。而從4月初開始,澳大利亞的一個神經科學家小組也開始對人腦進行類似的調節:他們希望通過即時瞄準神經元,將異常神經模式重新調節到健康狀態。

駁斥Nature!首次證實:老年人可產生“新腦細胞”,且和年輕人一樣多

關於成年人是否會產生新的神經元一直存在爭議。上個月發表的一篇Nature論文稱,我們一旦成人後,大腦海馬體神經元似乎就“停產”了。然而,4月5日刊登在 Cell Stem Cell雜誌上的一項新成果反駁了這一觀點。

Science子刊封面:HIV感染引發免疫細胞“失效”的細節

4月6日,《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以封面形式發表了一篇文章,揭示一種關鍵的免疫細胞在愛滋病患者體內失效的細節。雖然這一細胞數量z在愛滋病患者體內遠多於健康人群,但是因為HIV的感染,該細胞出現功能障礙。

Nature關注:中國腦計畫正式落地

大腦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系統之一,已成為科研界下一個必爭之地。自2013年起,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相繼啟動大型腦科學項目,中國於2016年也計畫推出相關專案。4月5日,《Nature》雜誌發表題為“Beijing launches pioneering brain-science centre”的文章,表示備受期待的中國腦科學計畫正式落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