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聲音」在參加“墨子論壇”的青年才俊眼中,合肥是這樣的……

“遇見”美麗合肥 感受創新之都

眾多青年才俊赴“墨子論壇”之約

昨日, 參加第二屆“墨子論壇”的眾多青年學者陸續抵達合肥, 其中很多人是千里迢迢從美國、澳洲等地趕來赴會。 記者近距離對話幾位元代表人物, 對於此次來肥, 他們紛紛表達了心中的期待之情, 希望借助“墨子論壇”, 能更多地瞭解中科大和合肥, 在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和眾多同行大咖展開“頭腦風暴”。

回國發展提上議程

趙季生:工作於澳洲一頂尖實驗室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趙季生 虞俊傑 攝

37歲的趙季生是廣西人, 本科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太大學, 在澳洲全球頂尖實驗室工作了十餘年。 “我的研究方向是流體力學, 飛機、汽車、動車、輪船, 甚至能源等方面都有涉及, 應用前景廣闊。 ”趙季生介紹。

當被問及對合肥和中科大的印象時, 趙季生表示, 自己第一次來肥, 但對合肥科技創新能力有所耳聞,

對於中科大, 他表示印象很好。 “我之前帶過畢業於中科大的學生, 其在學術上的嚴謹令人刮目相看。 ”

此外, 趙季生表示, 合肥是創新之都, 招才引智力度大, 來肥參加論壇也是一種考察, 相信回國發展計畫即將提上日程。

交流學術增進瞭解

李楊:耶魯大學在讀博士後

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畢業後, 李楊就前往英國杜倫大學地質學攻讀博士, 目前正在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後。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為ID-TIMS高精度Re-Os和U-Pb同位素年代學及其在成礦過程研究中的應用, 目前這一學科在國內較少見。 ”李楊介紹, 雖然學科聽起來生僻, 但其應用很廣泛。

“很多人對億萬年前恐龍滅絕很好奇, 那到底是怎樣的地質、環境變化導致?根據我們的研究就可以還原當時的地質變化。

”李楊介紹, 這僅僅是自己研究方向的一小部分應用。

“2013年我應邀來中科大參加學術討論, 四年過去了, 再到合肥發現城市變化明顯, 不僅規模越來越大, 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 ”李楊表示, 希望此次能與頂尖學科學者進行交流, 互相增進瞭解。 “近年來, 國內對科技研究支持力度越來越大, 今後可能會考慮回國發展。 ”

喜歡合肥科研氛圍

韋勇:澳洲攻讀博士後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韋勇 虞俊傑 攝

今年32歲的韋勇一身休閒服, 精氣神十足。 “我現在澳洲讀博士後, 專業是微分幾何, 明年畢業, 想回國發展。 這次來“墨子論壇”就是看一看合肥和中科大的科研環境和政策。 ”韋勇說。

韋勇是重慶人, 但他對合肥並不陌生。 “我的愛人是合肥人, 所以我知道合肥有中科大等一批高校和院所, 現在又在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這是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科研基地, 對我的吸引力很大。 ”韋勇說, 他攻讀的專業主要方向是醫學成像, 希望能在合肥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韋勇, 對北京也很熟悉。 對比合肥與北京等一線城市, 韋勇坦言, 對於科研人員來說, 科研環境和支持政策才是最關鍵因素。 “合肥是一座安靜的城市, 比較符合科研人員氣質, 我對本次論壇很期待, 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 ”韋勇說。

回鄉尋找人生座標

韓清華 :德國攻讀博士後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韓清華 虞俊傑 攝

今年29歲的韓清華是我市肥東人。對他來說,這次從德國回來參加“墨子論壇”,就是回家。

“參會也是尋根的一種方式,希望能在家鄉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韓清華笑著對記者說,他不僅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碩士就在中科大攻讀的,對合肥和中科大都十分熟悉。目前他在德國攻讀博士後,回鄉發展一直是他的心願。

“我攻讀的專業是微電子,據我瞭解,合肥的晶合實力雄厚,近兩年發展迅猛,他們所需的人才和我的專業對口,希望這次來能有所收穫。”韓清華說,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合肥的科研實力並不差,而且合肥的生活成本不高,政府對科研創新也有著很開明開放的態度,這些都是吸引科研人員的重要因素。

對於本次論壇,韓清華認為這是相互交流的好機會,不僅可以瞭解更多合肥、中科大的人才和科研政策,也是一個自我推薦的好機會。“在這次分論壇上,我準備發言,將研究成果與業內人士分享和交流。”韓清華說。

希望到中科大工作

陸路遙 :美國芝加哥 博士後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陸路遙 虞俊傑 攝

1989年出生的陸路遙告訴記者,他是江蘇人,本科階段在南京就讀,因為毗鄰安徽,雖是首次來到合肥,但很有親切感。

“在美國身邊很多同學都是中科大走出的畢業生,常聽他們說,合肥近幾年發展很快,今天來到這裡,看到城市很漂亮乾淨,感覺很舒服。”陸路遙告訴記者,中科大畢業同學們踏實嚴謹的治學精神讓他很敬佩,這次來到“墨子論壇”,就是來中科大看一看,並希望以後能到中科大工作。

陸路遙介紹,目前他研究的方向是可植入式生物醫療器械,“這是一個交叉學科,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明顯不夠,尤其是國內生物醫療器械,在柔性和便攜性方面不足,未來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和深度。”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韓清華 虞俊傑 攝

今年29歲的韓清華是我市肥東人。對他來說,這次從德國回來參加“墨子論壇”,就是回家。

“參會也是尋根的一種方式,希望能在家鄉找到自己的人生座標。”韓清華笑著對記者說,他不僅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碩士就在中科大攻讀的,對合肥和中科大都十分熟悉。目前他在德國攻讀博士後,回鄉發展一直是他的心願。

“我攻讀的專業是微電子,據我瞭解,合肥的晶合實力雄厚,近兩年發展迅猛,他們所需的人才和我的專業對口,希望這次來能有所收穫。”韓清華說,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合肥的科研實力並不差,而且合肥的生活成本不高,政府對科研創新也有著很開明開放的態度,這些都是吸引科研人員的重要因素。

對於本次論壇,韓清華認為這是相互交流的好機會,不僅可以瞭解更多合肥、中科大的人才和科研政策,也是一個自我推薦的好機會。“在這次分論壇上,我準備發言,將研究成果與業內人士分享和交流。”韓清華說。

希望到中科大工作

陸路遙 :美國芝加哥 博士後

參加墨子論壇的嘉賓陸路遙 虞俊傑 攝

1989年出生的陸路遙告訴記者,他是江蘇人,本科階段在南京就讀,因為毗鄰安徽,雖是首次來到合肥,但很有親切感。

“在美國身邊很多同學都是中科大走出的畢業生,常聽他們說,合肥近幾年發展很快,今天來到這裡,看到城市很漂亮乾淨,感覺很舒服。”陸路遙告訴記者,中科大畢業同學們踏實嚴謹的治學精神讓他很敬佩,這次來到“墨子論壇”,就是來中科大看一看,並希望以後能到中科大工作。

陸路遙介紹,目前他研究的方向是可植入式生物醫療器械,“這是一個交叉學科,雖然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明顯不夠,尤其是國內生物醫療器械,在柔性和便攜性方面不足,未來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和深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