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種經營多點增收 讓甯縣段村華麗轉身

集體經濟

慶陽網訊如果說基礎設施改造升級, 讓段村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 那麼產業的多點增收, 就讓段村來了個華麗轉身,

一躍躋身于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行列。

段村曾是良平鎮最貧困的兩村子之一, 在寧縣也是掛了號的貧困村, 基礎設施幾乎是“一窮二白”, 產業可謂是“一無所有”。

2013年, 村“兩委”班子換屆後, 一邊多方爭取向基礎“開刀”, 一邊積極探索向產業發力。 養羊、養牛、養豬、養鵝、養雞、栽蘋果、栽葡萄、栽核桃、種藥材……這些路子, 段村都走過。

集體經濟“唱主角”

2002年, 段村村民趙玉奇籌資60萬元買下了鄉鎮集體農場, 改名為裕豐源家庭農場。

3840畝的農場, 老趙種麥子、玉米、糜子, 栽核桃、栽蘋果、栽櫻桃、培育苗木。 他的農場被劃分成了一方方的“責任田”: 20畝櫻桃、20畝桃子、70畝蘋果、80畝核桃, 他還養了100頭牛、1000多隻雞。

2017年8月, 裕豐源的葡萄熟了, 周邊鄉村的群眾紛紛過來採摘,

30畝葡萄園, 光採摘一項讓老趙賺了10多萬元。

火爆的葡萄生意, “驚動”了村“兩委”班子。 “必須要讓村上有錢。 ”村黨支部書記牛庚強下定決心搞集體經濟。

去年, 村上種了40畝向日葵, 收入了3萬多元。 這與裕豐源家庭農場的葡萄收益相比, 相差甚遠。 牛庚強決定學習裕豐源, 搞一個“段村農場”。

在爭取50萬元扶貧專案試點資金的基礎上, 村上動員3個大戶入股75萬元, 流轉土地300多畝, 於去年底建成了段村集體經濟示範園。

家庭農場裡養牛

林下“掘金”養殖火

在集體經濟的帶動下, 群眾自發搞起了各種產業。

90後豆鵬輝在新疆幹過廚師, 在深圳電子廠當過司機, 零零碎碎的活他幹過不少。

“我不能一輩子打工。 ”2015年10月, 豆鵬輝回到段村, 謀劃起了未來的生活。

返鄉後, 他看裕豐源老趙的林下養雞搞得火熱, 就前去參觀, 並表達了想搞養殖的強烈意願。

看到年輕人踏實心誠、幹勁十足, 老趙給豆鵬輝“借”了50畝左右的山林地, 說等他掙錢之後再付租金。

2017年3月, 豆鵬輝蓋起了簡單的豬舍, 養了40頭豬、100只鵝,

並在林下養了600只雞。

養雞

“土雞生意最好, 每只100元, 去年後季直接脫銷。 ”3月28日, 豆鵬輝帶領記者參觀了他的“雞場”。

這一年, 讓豆鵬輝積攢了不少經驗和人脈, 他加入了慶陽養殖銷售微信群, 與養殖“達人”溝通資訊、交流看法。 今年, 他打算分三批投入3000只雞苗, 第一批4月上旬已經投放林中。

不僅自己幹, 他還替村裡4戶有養殖意願的群眾代購了雞苗。 貧困戶豆芹甯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2月初, 豆芹寧委託豆鵬輝代購了1000只雞苗, 打算養雞。 一天夜裡, 雞棚意外起火, 雞苗盡毀。

“我就是不服輸, 不能被困難打倒。 ”豆芹寧再次委託豆鵬輝代購了600只雞苗, 目前已全部到位。

養豬

除了養雞,有的群眾養了豬,存欄60多頭;有的群眾養了牛,規模達到100多頭;有的群眾養了羊,存欄300多隻;有的群眾還計畫養鴿子……

葡萄“飄香”地生金

段村曾大面積栽植過蘋果,但不成功。村上幹部到正甯等地考察後,在集體經濟示範園栽植核桃20畝,今年計畫種黨參40畝,村上群眾也依次“跟風”,目前已有不小的規模。

現在,最令村“兩委”和群眾“鍾情”的要屬葡萄產業。去年8月份,裕豐源的葡萄成熟後,掀起了一股火熱的採摘風。

這不僅讓村幹部看到了發展前景,也讓很多群眾“紅了眼”。大家紛紛到老趙的農場參觀,一串串個頭大、色澤好、味道鮮的戶太8號葡萄,給裕豐源撐足了“面子”。

去年裕豐源家庭農場的30畝葡萄,前前後後賺了20多萬元。去年底老趙已將葡萄園擴大到100畝。

村“兩委”更是“不甘落後”,在集體經濟示範園栽植葡萄280畝。當前雖不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但是整齊劃一、標準規範的葡萄園格外引人注目。

家庭農場

在此同時,村民豆甯剛流轉土地35畝,吳會民在自己的5畝地上,紛紛栽植起了葡萄。最近村委會又調動群眾在自己門口的小花園裡栽起了葡萄。

村上還聯繫裕豐源家庭農場的老趙,赴陝西楊淩、寧縣盤克等地學習,種起了羊肚菌,其中裕豐源農場15棚,村級集體經濟示範園10棚,各大棚的營養包正在發酵生長,預計6月份可見收益。

貧困村裡“農家樂”

村民豆金忠多年來一直在外務工。2015年,看到村上的變化之後,他決定回家發展。

回家之後,他想過很多致富門路,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他發現村上的群眾經常去鄉鎮街道吃飯,有的甚至從其他地方打包帶飯。

他覺得這是個商機,加之自己懂廚藝,當年5月份,他租了村部附近幾間舊庫房,和媳婦兩個人辦起了農家樂。

家庭農場

因為菜量大、價格低、味道家常可口,鄉親們經常來他這裡吃飯。大家有時候也把孩子滿月、新房落成的宴席訂在這裡,包席最多一次達到30桌,毛收入近1萬元。平時每天就餐的人大約50至60人,純收入500元以上。

生意好,忙不過來的時候,豆金忠就向鄉親們“求助”,臨時雇用幾個人幫忙。

就近務工,在段村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64歲的貧困戶豆拴苟在裕豐源家庭農場養牛,基本工資加上新添牛犢獎金,每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

59歲的張愛豔,一邊在家照顧患病家屬,一邊就近務工,修村組道路、農家樂幫忙、打掃衛生,去年各項零零碎碎的收入過萬元。

無論是90後的年輕人,還是年過古稀的老人,在段村,大家都通過各種方式向著小康“進軍”。2017年底,段村貧困人口下降至24戶67人,今年有望整村脫貧。

養豬

除了養雞,有的群眾養了豬,存欄60多頭;有的群眾養了牛,規模達到100多頭;有的群眾養了羊,存欄300多隻;有的群眾還計畫養鴿子……

葡萄“飄香”地生金

段村曾大面積栽植過蘋果,但不成功。村上幹部到正甯等地考察後,在集體經濟示範園栽植核桃20畝,今年計畫種黨參40畝,村上群眾也依次“跟風”,目前已有不小的規模。

現在,最令村“兩委”和群眾“鍾情”的要屬葡萄產業。去年8月份,裕豐源的葡萄成熟後,掀起了一股火熱的採摘風。

這不僅讓村幹部看到了發展前景,也讓很多群眾“紅了眼”。大家紛紛到老趙的農場參觀,一串串個頭大、色澤好、味道鮮的戶太8號葡萄,給裕豐源撐足了“面子”。

去年裕豐源家庭農場的30畝葡萄,前前後後賺了20多萬元。去年底老趙已將葡萄園擴大到100畝。

村“兩委”更是“不甘落後”,在集體經濟示範園栽植葡萄280畝。當前雖不是葡萄成熟的季節,但是整齊劃一、標準規範的葡萄園格外引人注目。

家庭農場

在此同時,村民豆甯剛流轉土地35畝,吳會民在自己的5畝地上,紛紛栽植起了葡萄。最近村委會又調動群眾在自己門口的小花園裡栽起了葡萄。

村上還聯繫裕豐源家庭農場的老趙,赴陝西楊淩、寧縣盤克等地學習,種起了羊肚菌,其中裕豐源農場15棚,村級集體經濟示範園10棚,各大棚的營養包正在發酵生長,預計6月份可見收益。

貧困村裡“農家樂”

村民豆金忠多年來一直在外務工。2015年,看到村上的變化之後,他決定回家發展。

回家之後,他想過很多致富門路,但效果都不理想。後來,他發現村上的群眾經常去鄉鎮街道吃飯,有的甚至從其他地方打包帶飯。

他覺得這是個商機,加之自己懂廚藝,當年5月份,他租了村部附近幾間舊庫房,和媳婦兩個人辦起了農家樂。

家庭農場

因為菜量大、價格低、味道家常可口,鄉親們經常來他這裡吃飯。大家有時候也把孩子滿月、新房落成的宴席訂在這裡,包席最多一次達到30桌,毛收入近1萬元。平時每天就餐的人大約50至60人,純收入500元以上。

生意好,忙不過來的時候,豆金忠就向鄉親們“求助”,臨時雇用幾個人幫忙。

就近務工,在段村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64歲的貧困戶豆拴苟在裕豐源家庭農場養牛,基本工資加上新添牛犢獎金,每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

59歲的張愛豔,一邊在家照顧患病家屬,一邊就近務工,修村組道路、農家樂幫忙、打掃衛生,去年各項零零碎碎的收入過萬元。

無論是90後的年輕人,還是年過古稀的老人,在段村,大家都通過各種方式向著小康“進軍”。2017年底,段村貧困人口下降至24戶67人,今年有望整村脫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