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天,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莆田分享會在莆舉辦!

這是一場跨界的詩歌分享會;

這也是一場詩與茶,

詩與琴, 詩與舞的對話。

引言

臨近上巳節, 4月15日, “詩若安好, 便是存在——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分享會”在莆田學院光瓊科學樓一樓演播廳舉行。

此次分享會由海峽文藝出版社、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 這是該書巡迴分享的第一站。

莆田學院校長宋建曉、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陳文章等領導、嘉賓, 與來自莆田蘭溪詩社、莆田學院五月詩社、莆田市朗誦協會、莆田市琴箏研究會、藝之星文傳中心、樊登讀書會等社團、機構的詩歌愛好者等上百人參加本次活動。

作品誦讀

視頻載入中...

陳偉萍朗誦《我的四月》

“四月一定是我的《離騷》, 濡濕整座季節

揮一把宋徽宗的紙扇, 走向板橋的墨蹟

繁花三千直到留下最後的一枝荼蘼

我才明白《錦瑟》是真正的開開合合”

嘉賓致辭

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孟建煌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辭, 介紹文傳學院的發展歷程與詩的邂逅。

東南學術雜誌社執行總編輯、研究員、詩集《拐彎的光》作者楊健民深情分享了在家鄉舉辦詩會的心路歷程, 從詩的精神分析、語言張力和想像力三個方面談了詩歌創作的“哲學在場”問題。 他說, “莆田是我的家鄉, 因此《拐彎的光》第一站拐到了莆田”, “詩是我的精神分析”, “讓思維的餘光拐一點彎到詩裡。 ”

他在發言中還多次提到莆陽詩人年微漾的詩歌, 如“雲層如同駿馬/一路瘦到南方”, “蛙聲壓倒了稻田, 並借此抬高村莊”, 他欣賞並喜歡這種詩歌語言的想像力和張力。

他也在詩歌中實踐著這種語言的張力。

海峽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林濱, 用了“感謝、在場、照亮”三個關鍵字, 感謝作者和讀者;感謝春天的這場詩歌雅集, 我們在場;感謝健民先生用他的詩歌光芒照亮了這個春天。

著名詩人, 蘭溪詩社發起人、首任社長正中在致辭中說道, 健民兄詩集《拐彎的光》出版, 為莆陽詩群注入了強心劑, 它也再次驗證了詩歌永遠年輕的定律。 健民兄的文學造詣, 似乎有日趨走向至簡的現象, 他從《藝術感覺論》到《健民短語》直至《拐彎的光》, 從評論到哲思到體驗,從語言上說,用詞越發至簡,日趨敏銳精采。詩者,寺也。按哈雷兄的說法,現在的健民兄是一位元“用語言修行的人”。我們在“詩歌羊村”裡,領悟了他的語言魅力和魔力,跳躍和發散思維,癡狂和懷舊的情愫。

今天的活動,是莆陽詩歌界的盛事,我祝賀健民兄《拐彎的光》出版,在拐彎的光所映亮的詩界,我相信莆陽的詩歌又一次開始華麗轉身,祝健民兄與詩永遠安好,永遠年輕!

分享會現場,嘉賓雲集

嘉賓座談

這是一場跨界的詩歌分享會。

東南學術雜誌、執行總編輯、研究員楊健民,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東南學術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陳文章,福建師大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導林立強,福建員警學院教授謝天長等各界學人分別從美學、經濟學、史學、法學等視角,別開生面地詮釋了這部詩集的價值。

教授、博導圓桌座談會

林立強教授解讀《那一日(組詩)》

作品誦讀

溫宇晴朗誦《需要》

宮美慧朗誦《多看了春天一眼》

謝靈靈朗誦《春之殤》

雷政煜朗誦《百花巷》

陳偉萍朗誦《又見炊煙》《我的四月》

王武朗誦《那些紐約,那些巴黎》《兩根白髮》

莆田市朗誦協會會長蘇冠勇朗誦《祖屋》《元帥酒》

才藝表演

茶藝表演(莆田市茶業商會副秘書長 許麗君)

古琴演奏(莆田市琴箏研究會理事 楊嵐嵐)

米拉獨舞,助興詩會

米拉(蔡淑琴)

花絮

主持人:吳林玲

莆田學院光瓊科學樓一樓演播廳

莆田市朗誦協會詩友

艾語佳青年志願者

簽名贈書

全體合影

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書影

詩友點評

林丹婭 文學博士、教授、博導

健民兄的詩沒有通道,只有詩圍。渾然間已置身語辭的林中路,沉思的瓦爾登湖,靈異的盜夢空間,於是會被一次次意外絕倒,更驚豔這樣的詩藻、詩情、詩意、詩心的不絕如縷,始信凡間真有天空無垠,歲月不老。

蕭然 詩人

健民老師詩歌的魅力,在於每一首詩都有兩條清晰的主線,一條以情感作導向,一條用思想來推進;兩條線索共同串起“日常”的意象,實現了他獨特的詩歌構造。其奇妙之處在於,兩條線索互為主次,彼此相通,讓思考更有溫度,感動更有深度。

年微漾 詩人,第24屆柔剛詩歌獎主獎得主

健民老師長於思辯,工於邏輯,近來迷於詩歌;從思辯的發生到詩歌的產生,正所謂“拐彎的光”。也許,只有建立這樣的隱喻,才有助於我們理解其詩作中的不同段位,即這束光從思想的黑洞出發,以拋光理性鈍角、還原修辭曲面的方式,往一個更柔軟、更詩性的方向而去。他在“什麼是詩”的實踐和“詩是什麼”的思考之後,給出了一份“詩可以是什麼”的答卷。

鄭麗霞 文學博士

健民老師的詩歌總能從日常抵達磅礴,意象的經營驚醒過去與現在,意象群的日常力量,消解了現代社會製造的種種緊張和不安,從而抵達一種溫情的向度。這種溫情是詩歌最重要的力量支撐點,成為觀照世界的獨特視角。詩的智慧之光和跳躍性思維在千回百轉中總能拐彎,抵達思想的深部,開出智性之花,安慰無處可去的靈魂遊蕩者。

楊揚

我在遠方讀著父親的詩,遠離生活的苟且,笑看人世浮華。不知從幾時起,總是這樣驕傲並崇敬地閱讀著父親的文字,顫慄著感動著,為這與我血脈相連的炙熱魂靈。詩是父親手中的利劍,用文字的魔刃破開了時間的節點,烙印下瞬間的美好;詩是他溫柔的愛人,用呢喃的細語,撫慰彷徨的心靈;詩是他最愛的交響樂,用每一個重音,宣洩噴湧而出的激情!讀他的詩吧,你會和我一樣愛他虔誠的靈魂。

楊健民簡介

楊健民,男,1955年生於福建仙遊,198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現任《東南學術》執行總編輯、研究員(正高二級)。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後獲得“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省勞模)”稱號,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優秀人才”“福建省文化名家”稱號。出版著作主要有:《藝術感覺論》《論茅盾早期文學思想》《香港文學史·近現代部分》《中國古代夢文化史》《批評的批評》《健民讀書》《健民短語》《思想的邊界》《拐彎的光》等。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學學會會長、福建省期刊協會副會長、福建省茶產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

主辦單位:

海峽文藝出版社

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

協辦單位:

蘭溪詩社

五月詩社

莆田市朗誦協會

莆田市琴箏研究會

藝之星文傳中心

支援單位:

海天森燕

一帶一路茶葉

山裡人家

丹清苑

艾語佳青年志願者服務站

活動預告

據悉,楊健民老師詩集《拐彎的光》,閃亮莆陽之後,隨即就要拐到福州再放光。4月20日,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鄢家花廳,與您共話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

熱烈祝賀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莆田分享會圓滿舉辦!

文字 | 煎包俠

攝影 | 林育明

責任編輯 | 子笛

從評論到哲思到體驗,從語言上說,用詞越發至簡,日趨敏銳精采。詩者,寺也。按哈雷兄的說法,現在的健民兄是一位元“用語言修行的人”。我們在“詩歌羊村”裡,領悟了他的語言魅力和魔力,跳躍和發散思維,癡狂和懷舊的情愫。

今天的活動,是莆陽詩歌界的盛事,我祝賀健民兄《拐彎的光》出版,在拐彎的光所映亮的詩界,我相信莆陽的詩歌又一次開始華麗轉身,祝健民兄與詩永遠安好,永遠年輕!

分享會現場,嘉賓雲集

嘉賓座談

這是一場跨界的詩歌分享會。

東南學術雜誌、執行總編輯、研究員楊健民,福建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兼東南學術雜誌社社長、總編輯陳文章,福建師大社會歷史學院教授、博導林立強,福建員警學院教授謝天長等各界學人分別從美學、經濟學、史學、法學等視角,別開生面地詮釋了這部詩集的價值。

教授、博導圓桌座談會

林立強教授解讀《那一日(組詩)》

作品誦讀

溫宇晴朗誦《需要》

宮美慧朗誦《多看了春天一眼》

謝靈靈朗誦《春之殤》

雷政煜朗誦《百花巷》

陳偉萍朗誦《又見炊煙》《我的四月》

王武朗誦《那些紐約,那些巴黎》《兩根白髮》

莆田市朗誦協會會長蘇冠勇朗誦《祖屋》《元帥酒》

才藝表演

茶藝表演(莆田市茶業商會副秘書長 許麗君)

古琴演奏(莆田市琴箏研究會理事 楊嵐嵐)

米拉獨舞,助興詩會

米拉(蔡淑琴)

花絮

主持人:吳林玲

莆田學院光瓊科學樓一樓演播廳

莆田市朗誦協會詩友

艾語佳青年志願者

簽名贈書

全體合影

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書影

詩友點評

林丹婭 文學博士、教授、博導

健民兄的詩沒有通道,只有詩圍。渾然間已置身語辭的林中路,沉思的瓦爾登湖,靈異的盜夢空間,於是會被一次次意外絕倒,更驚豔這樣的詩藻、詩情、詩意、詩心的不絕如縷,始信凡間真有天空無垠,歲月不老。

蕭然 詩人

健民老師詩歌的魅力,在於每一首詩都有兩條清晰的主線,一條以情感作導向,一條用思想來推進;兩條線索共同串起“日常”的意象,實現了他獨特的詩歌構造。其奇妙之處在於,兩條線索互為主次,彼此相通,讓思考更有溫度,感動更有深度。

年微漾 詩人,第24屆柔剛詩歌獎主獎得主

健民老師長於思辯,工於邏輯,近來迷於詩歌;從思辯的發生到詩歌的產生,正所謂“拐彎的光”。也許,只有建立這樣的隱喻,才有助於我們理解其詩作中的不同段位,即這束光從思想的黑洞出發,以拋光理性鈍角、還原修辭曲面的方式,往一個更柔軟、更詩性的方向而去。他在“什麼是詩”的實踐和“詩是什麼”的思考之後,給出了一份“詩可以是什麼”的答卷。

鄭麗霞 文學博士

健民老師的詩歌總能從日常抵達磅礴,意象的經營驚醒過去與現在,意象群的日常力量,消解了現代社會製造的種種緊張和不安,從而抵達一種溫情的向度。這種溫情是詩歌最重要的力量支撐點,成為觀照世界的獨特視角。詩的智慧之光和跳躍性思維在千回百轉中總能拐彎,抵達思想的深部,開出智性之花,安慰無處可去的靈魂遊蕩者。

楊揚

我在遠方讀著父親的詩,遠離生活的苟且,笑看人世浮華。不知從幾時起,總是這樣驕傲並崇敬地閱讀著父親的文字,顫慄著感動著,為這與我血脈相連的炙熱魂靈。詩是父親手中的利劍,用文字的魔刃破開了時間的節點,烙印下瞬間的美好;詩是他溫柔的愛人,用呢喃的細語,撫慰彷徨的心靈;詩是他最愛的交響樂,用每一個重音,宣洩噴湧而出的激情!讀他的詩吧,你會和我一樣愛他虔誠的靈魂。

楊健民簡介

楊健民,男,1955年生於福建仙遊,1980年畢業于廈門大學中文系。現任《東南學術》執行總編輯、研究員(正高二級)。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先後獲得“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省勞模)”稱號,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優秀人才”“福建省文化名家”稱號。出版著作主要有:《藝術感覺論》《論茅盾早期文學思想》《香港文學史·近現代部分》《中國古代夢文化史》《批評的批評》《健民讀書》《健民短語》《思想的邊界》《拐彎的光》等。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美學學會會長、福建省期刊協會副會長、福建省茶產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

主辦單位:

海峽文藝出版社

莆田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

協辦單位:

蘭溪詩社

五月詩社

莆田市朗誦協會

莆田市琴箏研究會

藝之星文傳中心

支援單位:

海天森燕

一帶一路茶葉

山裡人家

丹清苑

艾語佳青年志願者服務站

活動預告

據悉,楊健民老師詩集《拐彎的光》,閃亮莆陽之後,隨即就要拐到福州再放光。4月20日,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鄢家花廳,與您共話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

熱烈祝賀楊健民詩集《拐彎的光》莆田分享會圓滿舉辦!

文字 | 煎包俠

攝影 | 林育明

責任編輯 | 子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