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興告急!中美貿易戰或將直插中國科技行業心臟

1

中興告急

僅僅距中國擴大開放的高調表態才一個禮拜, 貿易戰戰火又重新燃了起來, 而且是以一種更猛烈的方式。

特朗普政府在美國時間4月16日宣佈, 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 這一禁令為期長達7年, 直到2025年3月13日。

同時, 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也發出新的建議, 警告電信行業不要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

華爾街日報隨後援引知情人士稱, 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將貿易戰開闢到第三戰場——高科技服務領域, 並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開啟新的一輪「301調查」,

主要物件就是高科技行業。

2

特朗普是瘋子嗎

顯然, 對中興的禁令, 並不能只當做一個單一的處罰事件來看, 它是特朗普政府制定了數月之久的針對中國貿易戰的必然步驟。

如果說此前的鋼鐵關稅是開胃菜, 第一輪「301調查」後開出的500億美元加征關稅的清單是隔空喊話, 那對中興的禁令, 可能才是美國對華貿易戰主戰場的開始。

很多中國民眾認為, 特朗普政府此前在貿易戰中的表現, 不過是耍嘴上功夫, 商人出身的他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前, 收割實際利益。 甚至還有人說, 特朗普是個瘋老頭, 貿易戰根本就是在亂搞。

這些說法都是很表面和局限的。

研究一下特朗普從競選到執政, 從稅改計畫的落實到貿易戰的開打,

再到快速解決敘利亞問題, 又迅速執行對中興的禁令, 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個「瘋老頭」的所作所為嗎?

顯然不是, 本輪中美貿易戰顯然是特朗普政府經過周密計畫的結果。

儘管中國政府已經高調表態, 要大幅放開市場准入, 還準備搞幾個大單增加進口, 還說要辦進口博覽會, 這些無疑是拋給特朗普政府的「骨頭」。 但特朗普僅在推特上作秀式地表達了一下好感, 實際上絲毫沒有理會這些「好處」。 足以見得, 特朗普的計畫之周密, 執行之堅決, 個中邏輯是非常清晰的。

3

貿易戰的核心問題

對於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問題, 我比較認同劉煜輝老師的說法:

不要把中美貿易戰當成偶發事件處理。 不能簡單認為是特朗普為了中期選舉的一個手段,

也不要完全歸因於修昔底德陷阱之類的遏制中國戰略, 這些認知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中美貿易戰的核心問題, 是修復美國國家機器參數失靈的問題, 也即是宏觀帳戶上雙赤字的問題(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

如何修復?通過重振美國製造業。 如何重振?對外提關稅, 對內降企業所得稅。

貿易戰的爆發, 是美國經濟機器運轉到今天的必然, 換個總統, 一樣會爆發。 所以大家不要總說特朗普是瘋子, 他其實很清醒, 出的招數也非常精准。

一個很牛逼的總統, 被當做瘋子, 才是可怕的事情。

基於以上事實, 要修復美國經濟機器失靈的參數, 就意味著全球製造業產業鏈的重塑, 這絕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貿易戰顯然是一場持久戰, 它的每一次動向, 都將會在金融市場上通過放大的情緒和隨之而來的高波動率反映出來, 這是我為什麼反復強調現在應該撤離風險資產最根本的邏輯。

理解了貿易戰的核心問題, 回過頭來就能理解貿易戰和一系列其他宏觀問題的緊密連接。 比如, 有人說中國會放鬆貨幣來刺激房地產, 以對沖外需的走弱。 有這樣結論的人, 根本沒有看懂貿易戰。

有關貿易戰和中國房地產的關係, 我會視本文的閱讀數, 單獨開闢文章來闡述。

4

中興制裁的深遠影響

讓我們再回頭來討論中興被禁這件事, 先簡單科普一下中興這家公司。

很多老鐵可能對中興的印象是一家手機製造商, 尤其是早年「中華酷聯」(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在手機市場上大行其道的時候。

然而如果以手機製造商來定義中興, 就顯得太狹隘和膚淺了。

更合適中興的標籤是, 中國第二大通信設備製造商。 它幹的很多事情, 和華為是一樣的。 在一些底層基礎設施(如5G)相關的技術投入和研發上, 中興是國內最重要的幾家公司之一。

但中興對美國相關的技術和上游元器件的依存度非常之高, 30%的組件要靠美國的高通、英特爾、微軟等提供。 並且, 這些元件例如高速AD/DA、調製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 根本沒有國產晶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

此外, 中興的另一大未來發展戰略人工智慧的研發和投入, 也是基於美國NVIDIA GPU等構建的晶片集群, 禁止美國廠商向中興提供上游元件, 顯然對這一戰略也具有毀滅性的打擊。

總之,你只需要知道,中興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家高科技製造公司。然而,它的上游核心設備和技術供應商,全是美國公司。且很多被禁止的元器件和技術,在國內並不能找到對等的替代品。

此外,除了硬體,美國禁令當中也包括了「電子技術」。如果把一些底層的軟體也包含在內,如Google的安卓系統,那麼對中興的打擊,毫無疑問是毀滅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此番禁令,是直接要玩兒死中興的節奏。

更值得擔憂的是,中興僅僅是我國對美國高端製造上游設備依賴度較高的公司之一。如果制裁範圍擴大到更多廠商,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海康、大華等,那無疑是直插中國高科技製造行業的心臟。

一個基本的事實,中國的手機生廠商,有多少家在使用美國的晶片,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另外,如果再悲觀極端一點,如果把安卓系統給你禁掉,中國的智慧手機絕大部分都將變成廢磚。

老鐵們仔細想想,你用的汽車核心零部件,手機系統,電腦作業系統,甚至是程式設計的平臺和語言,有哪個是我們自己開發的?手機上的核心零部件和螢幕,哪個國內公司可以提供很好的替代品?

想到這裡,是不是驚出一身冷汗?

貿易戰並不是很多人口中的「爾要戰,便戰」那麼簡單,過度的民族主義,只是情緒宣洩,對認清事實並無幫助。

5

真正的國力對抗

高科技才是中美國力差距最重要的地方。

高科技的差距,始終是國與國實力比拼的終極戰場,從經濟到軍事,最底層最硬核的實力,無一不和高科技直接掛鉤。

我此前在文章裡就寫到,我說中國大的科技巨頭特別是互聯網巨頭在忙著幹什麼呢,在忙著收割眼前利益,忙著搞並購,恨不得把所有的生意全做了。創業企業根本沒有生存空間,現在的創業生態在AT兩家公司壟斷下,實際上是在惡化的。

而美國的科技巨頭呢?在忙著投資戰略,開發未來。在關鍵技術和底層架構的積累上,美國的科技巨頭,要領先中國至少二十年。大家可以去瞭解一下Google有多少黑科技。

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抗不了底層硬技術的創新,這個是沒有捷徑的。

就像有人說,搞多少家外賣公司和共用單車,也搞不出中國手機製造商都需要進口的晶片。

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是商業利潤的再集中和再分配,或者說是重資本介入後的利益再分配,並不創造或者很少創造新的增長。而硬技術的創新,則是從根本上提升要素生產率的唯一方式,它最終會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量。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的創業儘管有很多大巨頭存在,也不像中國這樣,動不動就要被大公司吃掉。美國的大公司,在投資未來和收割當下,有很好的平衡點。這背後,是美國資本主義經濟機器運作成功的精髓,包含了一整套對知識技術的尊重,對產權的保護以及對創新的鼓勵等制度安排。

中國在這些方面要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遺憾的是,這些路並沒有捷徑。這也是橫在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面前,最大的挑戰。

顯然對這一戰略也具有毀滅性的打擊。

總之,你只需要知道,中興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家高科技製造公司。然而,它的上游核心設備和技術供應商,全是美國公司。且很多被禁止的元器件和技術,在國內並不能找到對等的替代品。

此外,除了硬體,美國禁令當中也包括了「電子技術」。如果把一些底層的軟體也包含在內,如Google的安卓系統,那麼對中興的打擊,毫無疑問是毀滅性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此番禁令,是直接要玩兒死中興的節奏。

更值得擔憂的是,中興僅僅是我國對美國高端製造上游設備依賴度較高的公司之一。如果制裁範圍擴大到更多廠商,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海康、大華等,那無疑是直插中國高科技製造行業的心臟。

一個基本的事實,中國的手機生廠商,有多少家在使用美國的晶片,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另外,如果再悲觀極端一點,如果把安卓系統給你禁掉,中國的智慧手機絕大部分都將變成廢磚。

老鐵們仔細想想,你用的汽車核心零部件,手機系統,電腦作業系統,甚至是程式設計的平臺和語言,有哪個是我們自己開發的?手機上的核心零部件和螢幕,哪個國內公司可以提供很好的替代品?

想到這裡,是不是驚出一身冷汗?

貿易戰並不是很多人口中的「爾要戰,便戰」那麼簡單,過度的民族主義,只是情緒宣洩,對認清事實並無幫助。

5

真正的國力對抗

高科技才是中美國力差距最重要的地方。

高科技的差距,始終是國與國實力比拼的終極戰場,從經濟到軍事,最底層最硬核的實力,無一不和高科技直接掛鉤。

我此前在文章裡就寫到,我說中國大的科技巨頭特別是互聯網巨頭在忙著幹什麼呢,在忙著收割眼前利益,忙著搞並購,恨不得把所有的生意全做了。創業企業根本沒有生存空間,現在的創業生態在AT兩家公司壟斷下,實際上是在惡化的。

而美國的科技巨頭呢?在忙著投資戰略,開發未來。在關鍵技術和底層架構的積累上,美國的科技巨頭,要領先中國至少二十年。大家可以去瞭解一下Google有多少黑科技。

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抗不了底層硬技術的創新,這個是沒有捷徑的。

就像有人說,搞多少家外賣公司和共用單車,也搞不出中國手機製造商都需要進口的晶片。

商業模式創新的本質,是商業利潤的再集中和再分配,或者說是重資本介入後的利益再分配,並不創造或者很少創造新的增長。而硬技術的創新,則是從根本上提升要素生產率的唯一方式,它最終會為經濟帶來新的增量。

所以我們看到美國的創業儘管有很多大巨頭存在,也不像中國這樣,動不動就要被大公司吃掉。美國的大公司,在投資未來和收割當下,有很好的平衡點。這背後,是美國資本主義經濟機器運作成功的精髓,包含了一整套對知識技術的尊重,對產權的保護以及對創新的鼓勵等制度安排。

中國在這些方面要趕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遺憾的是,這些路並沒有捷徑。這也是橫在民族復興和大國崛起面前,最大的挑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