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曾經的超級大國淪落了:1000噸的小船居然要造5年

近日, 俄羅斯最新一艘22160型護衛艦, 也是該級艦的首艦"瓦西裡-貝克夫"號已經完成了舾裝, 即將開始進行海試。 據悉, 22160型首批共建造6艘, 將全部配屬於黑海艦隊, 而因為其艏樓的樣式極其類似美國自由級瀕海戰鬥艦(LCS-1), 該艦又被多家媒體冠以了"俄版LCS"的名號。

圖為22160級首艦"瓦西裡-貝克夫", 其艏部剪影酷似LCS。

但除卻單純的造型類似之外, 22160型護衛艦其實和LCS, 乃至和常規的輕型護衛艦都相差甚遠, 就單從用途開始說, 美國的LCS輕型護衛艦是要在敵國近海區域進行常規潛艇的獵殺、水雷的清除等"攻勢作業", 而22160型護衛艦則是要在黑海地區擔任"勤務艦"的角色, 重塑已經半身不遂的黑海艦隊作戰序列, 至於作戰能力和性能那倒是其次, 畢竟22160型的大部分預想作戰區域都在黑海艦隊岸基航空兵和俄空軍的掩護範圍內。

圖為已經垂垂老矣的黑海艦隊格裡沙輕型護衛艦。

由於運用的場合不同, 22160的性能也就要比LCS遜色不少, 而最為首當其衝的就是22160型的機動性:其最大航速很可能只有27節左右, 遠遠比不上LCS的47-50節, 幾乎可以說是拖拉機和小轎車的區別了。

而如此之大的航速差異, 也使得22160在戰術上的具體使用要較LCS遜色不少,

譬如無法在低烈度衝突中對入侵專屬經濟區的高速船艇採取優勢的攔截站位, 又或是無法躲避突然來襲的反艦導彈, 更無法獵殺水下高速巡航的假想敵核潛艇。

圖為仍在建造時的22160輕型護衛艦。

而在武備方面, 22160型護衛艦對比美國瀕海戰鬥艦也要貧弱不少。

除卻相同的57毫米炮之外, 22160型護衛艦上的固定武器僅有一台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唯能進行最基礎簡單的近距離防空任務, 至於對艦和攻陸導彈

而在航空操作能力方面, 22160型護衛艦也只能起降俄海軍標配的卡-27PS直升機, 作戰任務單一, 航程也有限。 相比之下, 美國的LCS瀕海戰鬥艦能夠起降和儲存海軍陸戰隊和陸軍的UH-60、MV-22、CH-47等多型直升機, 能夠執行對陸突擊等作戰任務。

圖為22160型護衛艦的模型細節, 可見其艦艏垂發。

但事實上, 22160型護衛艦在一開始並不是以現在的"炮艇"身份示人的。 至少在22160首艦開工, 也就是2014年之前, 俄羅斯展出的該艦方案都顯示在其前甲板的B炮位裝有16單元多用途垂直發射系統, 能夠發射"無風"艦空導彈和"口徑"反艦巡航導彈。

但自2016年22160型護衛艦首艦的真身第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時, 該垂直發射系統卻為彈炮合一近防系統所取代, 因此22160型也就成了所謂的"炮艇"。

圖為在廈門港停泊的056型護衛艦群。

而作為一款"基礎型"輕型護衛艦,22160型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武備或航速,而是其產量和建造速度:"瓦西裡-貝克夫"自2014年2月起工開始到下水就用了整整三年,整艦從開工到服役的建造週期很有可能會達到5年以上。

而更為致命的是,在22160型的首艦即將服役的今天,其六號艦才剛剛開工,而這也意味著22160型的整體建造週期將達到十年……反觀中國的056型護衛艦,在短短的6-7年內就完成了近五十艘船艦的建造,而質和量雙雙落空的俄22160型,自然也就毫無被稱作"瀕海戰鬥艦"的資格了。(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圖為在廈門港停泊的056型護衛艦群。

而作為一款"基礎型"輕型護衛艦,22160型最大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武備或航速,而是其產量和建造速度:"瓦西裡-貝克夫"自2014年2月起工開始到下水就用了整整三年,整艦從開工到服役的建造週期很有可能會達到5年以上。

而更為致命的是,在22160型的首艦即將服役的今天,其六號艦才剛剛開工,而這也意味著22160型的整體建造週期將達到十年……反觀中國的056型護衛艦,在短短的6-7年內就完成了近五十艘船艦的建造,而質和量雙雙落空的俄22160型,自然也就毫無被稱作"瀕海戰鬥艦"的資格了。(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