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飛機後身體有很多不舒適感,小方法助你輕鬆坐飛機!

很多人都有乘坐飛機後出現短暫耳痛的體驗, 有的人還會伴發耳鳴症狀, 這是怎麼回事呢?

乘坐飛機後出現的耳痛、耳鳴症狀與飛機起降時形成的氣壓變化對內耳的損傷有關, 這種損傷稱為氣壓損傷。 它的原理是這樣的:當飛機淩空而上時, 大氣壓逐漸降低, 中耳鼓室處於相對的高壓狀態, 若鼓室內外的氣壓差達到15mmHg(大約相當於飛機在152米高度)時, 鼓室內的氣體即可衝開咽鼓管外逸, 使鼓室內外的氣壓重新獲得平衡, 以後每當鼓室內外的壓力差達到11.4mmHg時咽鼓管就開放一次。 而當飛機急劇下降時,

由於氣壓變化過大, 咽鼓管咽口突然收到壓迫不能自動開放, 外界的空氣就不能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 從而使鼓室內形成負壓, 當鼓室內與外界的壓力差達到15~30mmHg時, 就會發生中耳粘膜充血、鼓膜內陷等變化, 這種變化對內耳與中耳之間的連接處——前庭窗和蝸窗也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有可能使內耳出現滲液、出血和膜迷路積水而導致內耳的功能障礙從而出現耳痛、耳鳴。 氣壓損傷大多發生在飛機降落過程中, 尤其是在4000~10000米範圍內下降時。

怎樣避免乘坐飛機時出現耳損傷呢?

長途飛行漫長而無聊, 還不可避免地伴隨時差的變化, 因此在飛機上睡覺是難免的, 但是, 當聽到廣播提醒說飛機即將下降時, 一定要及時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儘快由睡眠中清醒過來, 尤其是帶孩子旅行的父母, 務必要喚醒熟睡的孩子, 這時應該喝些水, 多做吞咽動作, 可以吃塊口香糖, 不停地咀嚼、吞咽, 或者也可以做捏鼻閉口向耳中鼓氣的動作(但幼兒不適合做這一動作)。 因為我們的耳朵中有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連接,

因此感冒所伴隨的上呼吸道感染很有可能會蔓延至咽鼓管從而損傷後者的功能甚至結構, 如果在這個時候坐飛機的話對耳朵非常危險, 因此感冒的人最好等病好後再坐飛機。

如何緩解耳痛?

最重要的是在飛機降落時得保持清醒, 只有醒著你才能通過各種方法緩解耳痛。 所以, 請空乘人員在飛機降落前叫醒你吧。 一切能打開咽鼓管讓空氣進入的辦法都有助於緩解耳朵的疼痛。 吞咽、咀嚼、打呵欠、用嘴呼氣都會起作用,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飛機上會提供口香糖、花生等小零食。 對嬰兒來說, 在飛機降落時喝奶或吮吸安撫奶嘴能鼓勵他們吞咽, 預防耳痛。

還有瓦薩爾瓦捏鼻鼓氣法,

也叫鼓管充氣法。 先吸氣, 然後捏住鼻子, 閉上嘴巴, 緩緩呼氣。 於是不能正常呼出的氣體能會進入咽鼓管。 你能感覺到鼓膜漲起來了, 還能聽到悶悶的一聲“噗”, 因為氣體被推進了中耳。 如果鼻塞了, 就會聽到一個尖銳的聲音。 飛機降落時, 只要覺得耳朵不舒服了就重複一次, 直到飛機落地。

耳痛通常在著陸後很快自行消失。 經過一次飛行後, 幾天內耳內可能會有積液, 引起聽力下降。 但如果幾天後還感覺耳痛, 聽力沒有恢復, 就需要看醫生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