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詩級人口變遷現歷史拐點,財富洗牌機會已出現!

真巧

不同的城市

遇見相同的你

人來人往千百載, 車水馬龍春秋易。

中國正面臨著一場史詩級人口變遷的拐點, 而拐點的誕生,

事關東西南北中各地區的格局勢力, 事關地方人口格局的重塑, 也事關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工作與資產配置。

· 1 ·

人口流向逆轉潮出現

多個中西部省份出現人口回流現象:

1、安徽省2017年的常住人口達6254.8萬人, 同比增加59.3萬人, 這已經是連續7年出現的人口正增長現象、連續第五年出現的人口回流現象。 2017年全省外出人口1057.5萬人, 外出人口回流8.5萬人, 較上一年年基本持平;

2、2017年, 湖北省流動人口為660萬人, 其中流入人口為157萬人, 同比增加8萬人;流出人口為491萬人, 比上年減少6萬人, 外出人員持續回流;

3、四川省2017年常住人口8302萬人, 同比增加40萬, 自2011年至今的7年間已增加260萬人口。

與此相對的是, 沿海省份常住人口增速出現不斷下降跡象:

1、上海和北京的人口增速在2011年以後均明顯下降, 最近兩年甚至出現負增長;

2、廣東和浙江在經歷了2011-2013年常住人口增速減少之後, 2014年開始人口增速再度加快, 但與本世紀初10年相比, 增速還是下降了許多;

3、2007-2015年, 江蘇省人口淨流入量亦逐年減少, 2016年常住人口僅增加22萬人, 這主要靠本省新生人口的貢獻,

而來自外省市人口的流入較少;

4、國家衛計委發佈《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顯示, 2015年、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7億人和2.45億人, 分別較上一年減少568萬人和171萬人, 全國流動人口總量已連續兩年下降。

2009-2011年是人潮洶湧的年份, 一線與部分准一線的城市人口淨增最高可達2137萬人,

超過同期全國的新增人口, 遷移規模空前絕後;2014-2016年, 一線與部分准一線的城市人口淨增只有543萬。 僅僅4年時間, 中國人口遷移規模下滑速度之快, 超乎想像。

5、2018年春運期間, 全國旅客發送量約29.7億人次, 相比上一年(29.8億)略有下降。

而從2013年開始, 全國春運客流量增速明顯開始下降, 2013年的增速是9%, 2014年是6.2%, 2015年是3.5%, 2016年是3.8%, 2017年是2.29%, 2018年則是-0.3%。

急速下滑的資料表明,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準備定居了, 不打算再四處折騰了。

其中, 又以農民工的回流現象最為明顯。

· 2 ·

農民工成人口流向逆轉潮主力軍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1-2016年, 外出農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趨勢, 增速分別為3.4%、3%、1.7%、1.3%、0.4%和0.3%。 外出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漸下降到2016年的60.1%。

近期四川、湖北、安徽等多地統計局發佈的報告亦顯示出同樣得情況, 過去這些外出打工農民工較多的省份, 出現回流的跡象, 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回鄉就業。 其他一些地方調查資料也顯示外出農民工在回流, 比如海南統計部門調查顯示, 2017年海南農民工中本地農民工占54.1%,比重提高3.6個百分點。

隨著一些超大城市控制人口,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有了新的選擇。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關信平指出,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現在人口增長放緩,外出的人流就少一些。中西部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就業,而東部一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增加,還有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限制人口,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目前農民工往大城市流入出現減緩跡象。

中國農科院農業所原所長王東陽指出,農民工回流多可能還與鄉村振興戰略有關。進城農民工基本有一技之長,在城市裡做第二、第三產業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能,回鄉後更能發揮作用,不需要離土離鄉。同時,有些地方政策鼓勵創新創業,許多農民工把城裡所做的事情複製到農村,這導致了農民工回流。

而隨著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合肥、武漢、成都等中心城市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那麼,是什麼悄然開啟了這場人口逆轉潮呢?

· 3 ·

人口回流之因

人口回流是個必然現象。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認為,伴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等,成渝城市群成為新的增長點,作為中國第四極的極化效應凸顯,大量就業和創業機會產生人口聚集。

當然,以上觀點只是其一,其他更多的原因集中在戶籍、房價和生活品質上。

1、戶籍破冰

由於武漢、成都、鄭州、長沙、合肥、西安等新一線省會城市爭奇鬥豔,紛紛開啟了千萬級的人口倍增計畫,打得沿海城市措手不及,飽受詬病的戶籍制度就悄然間破冰。

2、產業轉移

隨著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城鎮化步伐在不斷加快,包括武漢、鄭州、成都、重慶、長沙、合肥、西安等在內的中心城市也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些城市近十年來在我國各城市經濟增速中並列前茅,吸引了一大批大型製造業企業落戶,對人才的需求量大。

事實也是,雖然從整體發展水準來講,中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仍有較大差距。但是,又不能不看到,隨著中央加大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力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傾斜力度,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明顯步入了快車道,經濟增長速度也都普遍快于東部發達地區,如重慶市,就連續多個月保持全國經濟增長速度“領頭羊”的角色,湖北、安徽、貴州等地,經濟發展速度也明顯加快。自然,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大,容納條件越來越好。

3、巨額房價

隨著京滬深廣房價的飆漲,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回流家鄉省城。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套房子更具誘惑力了,這是中西部省城吸引人口最大的籌碼。

雖然從目前的收入水準來看,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總收入可能還比不上東部發達地區,有的甚至差距較大。但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東部地區、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生活成本也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其中,購房壓力已經讓多數農民工失去了繼續在這些城市生活的底氣和勇氣。與其在這些城市承受著有面子、沒裡子的生活,不如回到家鄉去享受面子上稍稍難看、但更實惠的生活。

4、高質生活

更重要的,離家近了,還能夠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好老人和孩子,避免讓父母和孩子成為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即使不回到家鄉所在地,也會到就近的城市去打工,能夠離家鄉近一點,可以在節假日時回家看望看望父母和孩子。如此一來,收入水準稍差一點,並不影響回鄉工作帶來的實惠和貼心。

關鍵的是,現在三四五線城市擁有更多的機會,做點小買賣、開培訓機構、成遊戲代練和當網紅主播等,都比在一線城市的成本更低,相對的成功率也就更高。

“在老家一個月賺3000元,也不會比在沿海一個月賺4000元的差,這樣就沒必要出來了。”

所以人口回流也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新趨勢,這也意味著新的機遇即將出現!

· 4 ·

部分樓市發出崛起信號

時代大變革出現的時候,你可能渾然不覺。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報告顯示,近年來,跨省流動人口的比例開始緩慢下降,省內跨市流動的比例則緩慢上升,市內跨縣流動則變動較小。正在中國上演的人口流向逆轉大潮,透露著部分城鎮樓市崛起的信號: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需、長期看人口。”大多數情況下,人口增幅與房價漲幅正相關。

天津、北京、深圳、廣州、重慶、鄭州、成都、武漢、上海、長沙、石家莊都屬於過去五年增長超過50萬的。另外,還有最近十年出現百萬增長的地方,比如東莞、廈門,這樣的增長不是三五年可以消化的。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還有就是城鎮化程度並不高的地方,比如合併了簡陽的成都等,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傳統農業大省,以及近些年實現了自我擴張的城市。

這些地方提升城市化水準就能創造大量需求,如果人口居然還在增長,那就意味著機會。並且回流人口最大概率做的事情就是生孩子,尤其是全面放開二孩後,生孩子就是城市競爭力。這比一線城市的提供戶口、住房、搬家基金招攬人才還靠譜。

同時,人口增幅不錯,而房價卻長期低迷的地方,比如廣州、重慶、成都、西安、長沙……任何背離供需的人為干預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人口是決定一地經濟決策最基本的資料,讓中國願意背井離鄉的地方、人們更願意紮堆的地方,也就往往意味著哪裡“利多”——賺錢、換工作比較容易,財富積累不拿麼費勁,房子升值更快,維持階層投入少……

2017年海南農民工中本地農民工占54.1%,比重提高3.6個百分點。

隨著一些超大城市控制人口,以及中西部一些城市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有了新的選擇。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關信平指出,從人口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現在人口增長放緩,外出的人流就少一些。中西部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就業,而東部一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增加,還有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限制人口,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目前農民工往大城市流入出現減緩跡象。

中國農科院農業所原所長王東陽指出,農民工回流多可能還與鄉村振興戰略有關。進城農民工基本有一技之長,在城市裡做第二、第三產業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能,回鄉後更能發揮作用,不需要離土離鄉。同時,有些地方政策鼓勵創新創業,許多農民工把城裡所做的事情複製到農村,這導致了農民工回流。

而隨著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合肥、武漢、成都等中心城市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那麼,是什麼悄然開啟了這場人口逆轉潮呢?

· 3 ·

人口回流之因

人口回流是個必然現象。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認為,伴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等,成渝城市群成為新的增長點,作為中國第四極的極化效應凸顯,大量就業和創業機會產生人口聚集。

當然,以上觀點只是其一,其他更多的原因集中在戶籍、房價和生活品質上。

1、戶籍破冰

由於武漢、成都、鄭州、長沙、合肥、西安等新一線省會城市爭奇鬥豔,紛紛開啟了千萬級的人口倍增計畫,打得沿海城市措手不及,飽受詬病的戶籍制度就悄然間破冰。

2、產業轉移

隨著產業向中西部的轉移、中西部地區人口大省的城鎮化步伐在不斷加快,包括武漢、鄭州、成都、重慶、長沙、合肥、西安等在內的中心城市也迎來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些城市近十年來在我國各城市經濟增速中並列前茅,吸引了一大批大型製造業企業落戶,對人才的需求量大。

事實也是,雖然從整體發展水準來講,中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仍有較大差距。但是,又不能不看到,隨著中央加大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力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傾斜力度,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明顯步入了快車道,經濟增長速度也都普遍快于東部發達地區,如重慶市,就連續多個月保持全國經濟增長速度“領頭羊”的角色,湖北、安徽、貴州等地,經濟發展速度也明顯加快。自然,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會越來越大,容納條件越來越好。

3、巨額房價

隨著京滬深廣房價的飆漲,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回流家鄉省城。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套房子更具誘惑力了,這是中西部省城吸引人口最大的籌碼。

雖然從目前的收入水準來看,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總收入可能還比不上東部發達地區,有的甚至差距較大。但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東部地區、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生活成本也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其中,購房壓力已經讓多數農民工失去了繼續在這些城市生活的底氣和勇氣。與其在這些城市承受著有面子、沒裡子的生活,不如回到家鄉去享受面子上稍稍難看、但更實惠的生活。

4、高質生活

更重要的,離家近了,還能夠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好老人和孩子,避免讓父母和孩子成為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即使不回到家鄉所在地,也會到就近的城市去打工,能夠離家鄉近一點,可以在節假日時回家看望看望父母和孩子。如此一來,收入水準稍差一點,並不影響回鄉工作帶來的實惠和貼心。

關鍵的是,現在三四五線城市擁有更多的機會,做點小買賣、開培訓機構、成遊戲代練和當網紅主播等,都比在一線城市的成本更低,相對的成功率也就更高。

“在老家一個月賺3000元,也不會比在沿海一個月賺4000元的差,這樣就沒必要出來了。”

所以人口回流也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新趨勢,這也意味著新的機遇即將出現!

· 4 ·

部分樓市發出崛起信號

時代大變革出現的時候,你可能渾然不覺。

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報告顯示,近年來,跨省流動人口的比例開始緩慢下降,省內跨市流動的比例則緩慢上升,市內跨縣流動則變動較小。正在中國上演的人口流向逆轉大潮,透露著部分城鎮樓市崛起的信號: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供需、長期看人口。”大多數情況下,人口增幅與房價漲幅正相關。

天津、北京、深圳、廣州、重慶、鄭州、成都、武漢、上海、長沙、石家莊都屬於過去五年增長超過50萬的。另外,還有最近十年出現百萬增長的地方,比如東莞、廈門,這樣的增長不是三五年可以消化的。

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還有就是城鎮化程度並不高的地方,比如合併了簡陽的成都等,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傳統農業大省,以及近些年實現了自我擴張的城市。

這些地方提升城市化水準就能創造大量需求,如果人口居然還在增長,那就意味著機會。並且回流人口最大概率做的事情就是生孩子,尤其是全面放開二孩後,生孩子就是城市競爭力。這比一線城市的提供戶口、住房、搬家基金招攬人才還靠譜。

同時,人口增幅不錯,而房價卻長期低迷的地方,比如廣州、重慶、成都、西安、長沙……任何背離供需的人為干預往往意味著巨大的機會。

人口是決定一地經濟決策最基本的資料,讓中國願意背井離鄉的地方、人們更願意紮堆的地方,也就往往意味著哪裡“利多”——賺錢、換工作比較容易,財富積累不拿麼費勁,房子升值更快,維持階層投入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