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滴滴蓄力三年放大招,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縱切出行市場

如果說在外賣領域與美團的較量對於滴滴來說是“出奇”, 那麼在它的主戰場出行市場, 為實現一個更為長遠的戰略目標滴滴已經悄悄準備了三年時間, 這是“守正”。

4月16日, 滴滴出成立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 涵蓋已有的汽車租售、加油、維保及分時租賃等多項汽車服務與運營業務。 三年前, 滴滴在內部首次提出“洪流戰略”, 現在隨著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的成立, 這一戰略的業務佈局和脈絡也逐漸清晰。 在共用出行市場實現規模化的滴滴開始向縱深化發展, 以全產業鏈佈局建立更高的競爭壁壘。

一座冰山有多厚實的根基, 其實不應該只看浮出水面的部分。 當外界攪起一些漣漪, 才發現滴滴在水下有很扎實的積累。

三年蓄力, 滴滴從規模化走向縱深化

儘管看起來共用出行市場有很多對手, 但其實出行行業依然是“眾星拱月”的格局。 隨著對行業縱深的耕耘,

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 滴滴著手在圍繞乘客的一站式出行平臺基礎上, 進一步建立圍繞車主和汽車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2015年底, 滴滴成立車主俱樂部, 邁出進軍汽車後服務市場的第一步。 主要面向滴滴車主提供維保、保險理賠等服務。 2016年中旬, 滴滴車主俱樂部線下門店滴滴驛站在原有服務基礎上進一步升級, 增加事故維修、車輛救援、免費安裝檢測等服務。 2017年, 滴滴開始在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開設小桔車服門店, 意味著滴滴在汽車後市場服務進入品牌化運作階段。 2018年1月, 小桔車服杭州旗艦店開業時, 滴滴對外界透露計畫在全國20餘個城市落地超300家門店。

與汽車後市場服務這條線並行, 金融服務是滴滴向出行產業縱深發展的另一條線。

早在2015年滴滴就與P2P公司合作為車主提供餘額理財服務, 2016年滴滴與招商銀行合作開展貸款購車服務。 同年, 滴滴又上線汽車消費金融產品滴分期。 到2018年初滴滴正式宣佈成立金融事業部, 滴滴在金融領域已獲得支付、小貸、融資租賃等牌照, 業務方面涉及餘額理財、保險、融資租賃、消費分期和現金貸等。

在過去三年中, 滴滴圍繞車主和汽車悄然展開的這一系列佈局, 現在來看都是在為建立一站式汽車服務平臺打基礎。 滴滴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 目前滴滴汽車租售、加油、維保、分時租賃等多項汽車服務與運營業務已經覆蓋200多個城市、5000多家合作夥伴和管道商, 年化GMV超過370億元。 這組資料不可謂不亮眼,

足以說明滴滴在出行市場佔據規模化優勢之後開始有意識地向全產業鏈滲透, 走向縱深化。

全產業鏈佈局旨在建立出行市場壁壘

早期的網約車市場曾經上演過“百團大戰”的局面, 嘀嘀、快的、易到、優步以及眾多後來逐漸銷聲匿跡的網約車平臺, 都曾試圖以補貼戰的方式站穩市場, 最終隨著幾次大的並購案的發生, 市場格局才逐步穩定下來。 這段歷史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出行市場1.0的戰場, 看起來進入門檻不高, 因此誰都渴望從中分一杯羹;二是出行市場其實已經進入2.0時代, 對行業的縱深耕耘成為水面下的冰山, 表面看著不高, 但一旦入水就會遇到阻力。

出行市場的真正壁壘是什麼?顯然是供給。

雖然今天的出行市場仍有龐大的出行需求, 但真正的瓶頸其實在供給側, 車、司機的缺乏, 政策的限制, 等等。 如何提供安全可靠、密集、高品質的服務, 提供穩定供給, 成為網約車平臺目前關鍵的決勝能力。 而所謂“供給”顯而易見就是汽車和司機。 這就是為什麼滴滴在過去三年中圍繞車主和汽車後市場不斷展開業務佈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滴滴成立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 背後的戰略邏輯其實很簡單, 滴滴只有為車主和汽車提供了高品質的服務, 那麼司機才能夠給乘客提供同樣高品質的服務, 乘客獲得高品質服務反過來進一步穩固滴滴的市場地位。 三方所形成的是一個良性的生態閉環, 由此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競爭壁壘。 當然,滴滴在這個過程中也拓展了業務範圍以及收入來源。所以說成立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對滴滴絕對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大出行市場正式進入平臺化運營時代

滴滴宣佈成立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之後,短期看能夠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供給產生助力,長期來看,大出行市場向平臺化模式發展已經成為趨勢,有利於產業的規範化、標準化。

以滴滴為例,其推出的小桔車服品牌,採取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小桔車服希望通過大資料整合市場上優質的維保等資源,吸納優秀的汽車後市場服務供應商加盟,並進行規範化管理,提升車主服務體驗。滴滴由此得以迅速展開門店建設,而加盟商受益於滴滴的品牌效應和其手中的車主、出行大資料等資源,也將獲得收入的提升。顯然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益處。

實際上滴滴自始至終都採取平臺化的定位,只不過過去平臺更多連接的是乘客、司機與汽車,而現在滴滴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具備了更強的連接能力,連接的是司機、汽車、加油站、汽車維修店、保險及金融服務商。未來可能還會連接整個出行產業鏈條中的其他環節。

正如電商平臺在零售產業中的縱深化發展一樣,大出行市場進入平臺化運營時代恰恰是產業走向成熟的標誌,在滴滴這一出行市場巨頭的牽頭之下,包括車後服務、汽車租售、汽車消費金融等在內的不同出行產業將進一步走向標準化、規範化。

當然,滴滴在這個過程中也拓展了業務範圍以及收入來源。所以說成立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對滴滴絕對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大出行市場正式進入平臺化運營時代

滴滴宣佈成立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之後,短期看能夠為一站式出行平臺的供給產生助力,長期來看,大出行市場向平臺化模式發展已經成為趨勢,有利於產業的規範化、標準化。

以滴滴為例,其推出的小桔車服品牌,採取直營和加盟兩種模式。小桔車服希望通過大資料整合市場上優質的維保等資源,吸納優秀的汽車後市場服務供應商加盟,並進行規範化管理,提升車主服務體驗。滴滴由此得以迅速展開門店建設,而加盟商受益於滴滴的品牌效應和其手中的車主、出行大資料等資源,也將獲得收入的提升。顯然這種合作對雙方都有益處。

實際上滴滴自始至終都採取平臺化的定位,只不過過去平臺更多連接的是乘客、司機與汽車,而現在滴滴汽車一站式服務平臺具備了更強的連接能力,連接的是司機、汽車、加油站、汽車維修店、保險及金融服務商。未來可能還會連接整個出行產業鏈條中的其他環節。

正如電商平臺在零售產業中的縱深化發展一樣,大出行市場進入平臺化運營時代恰恰是產業走向成熟的標誌,在滴滴這一出行市場巨頭的牽頭之下,包括車後服務、汽車租售、汽車消費金融等在內的不同出行產業將進一步走向標準化、規範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