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三甲醫院取消普通門診,只接收二級以下醫院轉診?分級診療合理!

近日, 國內眾多三級以上的大型醫院擬定取消醫院普通門診, 將重要的醫療資源留給疑難雜症與科研, 此言一出, 引起眾多網友紛紛討論。 表示不能接受, 級別越低的醫院水準越差, 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好醫院將成為有錢人的服務機構?眾多問題引起大家的不解, 特特長期接觸公共醫療政策, 就此簡單談談關於分級診療的看法。

什麼是分級診療?

分級醫療, 就是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 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 各有所長, 逐步實現專業化。 將大中型醫院承擔的一般門診、康復和護理等分流到基層醫療機構,

形成“健康進家庭、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新格局。 大醫院由此可“減負”, 沒有簡單病例的重複, 可將主要精力放在疑難危重疾病方面, 有利於醫學水準的進步。 基層醫療機構可獲得大量常見病、多發病人, 大量的病例也有利於基層醫療機構水準的提高, 從而更好的為人們的健康服務, 步入良性迴圈。

分級診療的具體措施

首先, 加快縣、鄉、村三級醫療和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改革, 要做到機構設置合理、服務功能健全、人員素質較高、運行機制科學、監督管理規範, 群眾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享受到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醫療服務。 建立健全社區衛生中心、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合理分工的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理順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網路, 鼓勵大醫院與區縣醫院協作聯合。

其次, 採取有效措施, 鼓勵大醫院專家到基層醫療機構服務, 加大基層醫療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不斷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的診療水準和服務能力。 這是分級醫療制度的重中之重。 老百姓小病、大病都願到大醫院來, 說到底是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水準不信任, 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水準尤其重要。 具體措施, 可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 將大醫院專家請進來, 結成衛生幫扶物件, 並長期化。 並將基層衛生人員送到大醫院進修、培訓, 進行短期強化。

最後, 加大二、三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價格差距, 通過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費減免等政策, 引導病人分流, 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這是分級醫療制度的保障。 通過行政手段強制老百姓到基層醫療機構看病肯定行不通, 可通過價格杠杆, 合理引導,

確保這一制度的實施。 根據疾病分級, 屬於養老慢性病的病人, 不得擠佔醫院床位。 為此, 要大力發展老年護理醫療機構和社會養老機構, 擴大護理床位和養老床位, 改變目前養老擠佔醫療資源的現象, 釋放醫療資源, 部分上可緩解醫院床位緊張度, 減輕病人住院難。

轉診制度有利於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

基層醫院對來院就診的患者依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 將病情重而且可能惡化的患者開具轉診證明, 由更高一級醫院來接收, 並且做出診療。 不符合轉診的留在本級醫院, 接受治療。 特特舉例說明, 這種情況, 如我們常見的北京一些大醫院, 如兒童醫院等, 經常是有人在醫院外打地鋪就診排號掛號, 但是, 有錢人小孩即使有個感冒發燒則可以花費巨額費用買號, 監管非常難, 這明顯很不公平, 但是如果有轉診制度, 也不至於醫療資源浪費, 把本應該給患有疑難重症疾病兒童的醫療資源留給這些人, 感冒發燒小病就可以在基層醫院解決。

綜上所述, 基層醫療的投入目前非常大, 而且即將全面開展的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實施以後,每個人都會在社區或者鄉鎮衛生院有自己專屬的醫生,且免費為你提供公共醫療服務和醫療諮詢,在就診過程中為你提供建議,聯繫醫院。分級診療非常有意義,而且至於所說的很多有錢人作弊,利用金錢侵佔公共衛生資源,國家正在建立嚴酷的監督機制,那麼多被處罰的人就是例子。建立分級診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而且即將全面開展的家庭醫生簽約制度實施以後,每個人都會在社區或者鄉鎮衛生院有自己專屬的醫生,且免費為你提供公共醫療服務和醫療諮詢,在就診過程中為你提供建議,聯繫醫院。分級診療非常有意義,而且至於所說的很多有錢人作弊,利用金錢侵佔公共衛生資源,國家正在建立嚴酷的監督機制,那麼多被處罰的人就是例子。建立分級診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