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野草,農民叫酸筒子,中醫叫虎杖,人稱活血龍,能吃能治病

我國幅員遼闊, 地大物博, 農村植物的種類非常豐富。 同一種植物, 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稱呼, 比如農村的這種喜歡生長在陰溝、水溝旁等潮濕環境的野草, 中醫稱之為“虎杖”, 《本草綱目》中記載為“活血龍”, 農民習慣稱之為“酸筒子”。 此外還有花斑竹、酸湯梗、黃地榆等名稱。

陰溝裡生長的酸筒子

這種植物既能吃還能治病。 相傳在宋宣和年間, 方臘義軍在五月的梅雨季節被宋軍包圍在深山之中, 連續幾天的陰雨讓很多士兵一病不起, 宋軍圍而不攻, 等待義軍的自動投降, 恰好這時一位白髮老農出現手裡拿著一棵“酸筒子”告訴方臘, 方臘聽後立即下令士兵採食, 過了幾天士兵的病都好了, 方臘最終也成功突圍了。

“酸筒子”在我國的西北、華東、華中、華南以及西南等地的農村都有分佈。 小時候在農村就喜歡去河溝裡採摘嫩莖回來, 把外面的皮撕掉之後可以直接吃,

也可以用鹽醃一下, 然後加白糖就是夏季一道爽口涼菜。

涼拌酸筒子

虎杖具有清熱解毒, 散瘀止痛和止咳化痰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臃腫瘡毒, 水火燙傷, 跌打損傷以及肺熱咳嗽。 農民可在春秋兩季採挖酸筒子的根和根莖,

然後將其切片或細段, 曬乾之後就是醫生嘴裡的“虎杖”了。 《滇南本草》記載, 虎杖可止咽喉疼痛, 利尿, 治療婦人赤白帶下。 《本草綱目》記載, 虎杖研末酒服, 可用於治療產後的淤血學痛。

酸筒子的根和根莖曬乾之後就是虎杖

現代研究表明, 活血龍具有抗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的作用,

以及抗乙肝病毒、部分腸道病毒、脊髓灰質炎Ⅱ型等多種病毒的作用。 另外, 農民朋友從酸筒子的霸氣名字“活血龍”可以看出, 其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瘀, 止痛的功效。 農民可以使用它治療關節炎、燒傷、肺炎以及扁桃體炎、急性闌尾炎等炎症。

現如今農村山裡這種野生的東西在農村本來就稀少, 再加上農村規模種植各種開墾砍伐, 現在就更加難以看到它的身影。

大家還有見過這種野草的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分享你的想法和觀點!喜歡我的文章就多多關注下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