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偶爾瞭解一味中藥——丹皮

丹皮

【別名】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藥、條丹皮、洛陽花、亳丹皮等。

【產地分佈】為毛茛科植物牡丹乾燥根皮。 產於安徽亳州、四川、河南、山東等地。 秋季採挖根部, 除去細根, 剝取根皮, 曬乾。 生用或炒用。

【炮製】 牡丹皮:揀去雜質, 除去木心, 洗淨, 潤透, 切片, 晾乾。

炒丹皮:將丹皮片入熱鍋內,

不斷翻炒至略有黃色焦斑時, 取山, 涼透。

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鍋內, 以武火炒至焦黑色, 存性為度, 噴淋清水, 取出, 涼透。

【性味】 辛苦, 涼。

【歸經】 入心、肝、腎經。

【功能】 清熱, 涼血, 和血, 消瘀。

【主治】治熱入血分, 發斑, 驚癇, 吐、衄、便血, 骨蒸勞熱, 經閉, 症瘕, 癰瘍, 撲損。

【選方】

1.治傷寒熱毒發瘡如豌豆:牡丹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木香、麻黃(去根、節)。 上六味等分, 銼如麻豆大。 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煎至七分, 去滓, 溫服。 (《聖濟總錄》牡丹湯)

2.治婦人惡血攻聚上面, 多怒:牡丹皮半兩, 幹漆(燒煙盡)半兩。 水二鐘, 煎一鐘服。 (《諸證辨疑》)

3.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之內蓄血者, 及鼻衄、吐血不盡, 內餘瘀血, 面黃, 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兩, 生地黃八兩,

芍藥三兩, 牡丹皮二兩。 上四味, 細切, 以水九升, 煮取三升, 分三服。 (《千金方》犀角地黃湯)

4.治胎前衄血:丹皮、黃芩、蒲黃、白芍、側柏葉。 共為細末, 早米糊為丸。 空心白湯下百丸。 (《秘傳內府經驗女科》)

5.治婦人骨蒸, 經脈不通, 漸增瘦弱:牡丹皮一兩半, 桂(去粗皮)一兩, 木通(銼、炒)一兩, 芍藥一兩半, 鱉甲(醋炙, 去裙役)二兩, 土瓜根一兩半, 桃仁(湯浸, 去皮、尖、雙人, 炒)。 上七味粗搗篩。 每五錢匕, 水一盞半, 煎至一盞, 去滓, 分溫二服, 空心食後各一。 (《聖濟總錄》牡丹湯)

6.治腸癰, 少腹腫痞, 按之即痛如淋, 小便自調, 時時發熱, 自汗出, 複惡寒, 其脈遲緊者, 膿未成, 可下之, 當有血, 脈洪數者, 膿已成, 不可下也:大黃四兩, 牡丹一兩, 桃仁五十個,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內芒硝, 再煎沸, 頓服之。 有膿當下, 如無膿當下血。 (《金匱要略》大黃牡丹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