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調理腱鞘炎,竟把血糖降,就因為一個穴位!

一、調理腱鞘炎, 竟把血糖降!

這個案例是這樣的:

我們團隊的一位元代理家人回饋:她的婆母(婆婆)驚喜的告訴她, 用液體艾灸調理腱鞘炎,

沒想到降血糖了!從13降到11、8、6, 雖然也想往常一樣每天用胰島素, 但是沒這樣降過!欣喜溢於言表。

一時間很多人都一頭霧水, 不知所以然。

誤打誤撞的背後, 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秘呢?

當時老黃給大家臨時做了一些分析和講解, 現在一併整理與諸君分享。

其實就因為一個奇妙的穴位, 才帶來了這樣的效果——

它叫做陽池穴!

陽池, 出自《靈樞-本輸》。 屬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 別名:別陽。 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之氣。

二、陽池主要作用:改善消渴!

消渴又是什麼病呢 ?

中醫對消渴病的認識很早, 最早出自《內經》, 它認為五臟虛弱、過食肥甘、情志失調是引起消渴的主要原因, 而咱們現代人主要是因為“過食肥甘”。

現在很多人飲食都沒有節制, 長期大魚大肉, 很容易損傷脾胃, 致脾胃鬱熱, 化燥傷津, 引發消渴。

在中醫看來, 消渴是由於陰虧燥熱, 五臟虛損所導致的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為特徵的病證。 而我們現代根據臨床分析發現, 古代中醫所說的消渴病與現代醫學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要注意的是, 很多人是因為夜尿增多而發現自己得了糖尿病, 與多尿同時還發現喝水量及次數明顯增多, 發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此外, 消渴病人多食易饑, 食量超出常人, 但還是常感疲乏無力, 日久則形體消瘦, 但現代的消渴病人, 有的則在較長時間內表現為形體肥胖, 主要還是營養太豐富了。

三、陽池穴在什麼位置呢?

那麼陽池穴在什麼位置呢?陽池穴在腕背橫紋中,

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恰恰就在腱鞘炎的病灶部位!

當代理的婆婆將暖神用來調理腱鞘炎的時候, 其實已經不自覺的在按摩了陽池穴, 同時讓暖神液體艾灸當中的物質滲透進入了這個穴位, 於是意外的驚喜就這樣不期而遇的發生了!

事實上, 經常多年的臨床實驗, 現代醫學已經將刺激陽池穴作為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重要手段。

可能會有人問, 如果不用艾條來熏灸, 只用手指按摩陽池, 是不是也有效果?老黃可以告訴你, 對, 也是管用的!

四、糖尿病艾灸, 效果出人意料!

患消渴病(糖尿病)的時間一長, 就易發生以下兩種病變:一是陰損及陽, 陰陽俱虛。 消渴雖以陰虛為本, 燥熱為標,

但由於陰陽互根, 陽生陰長, 若病程日久, 陰損及陽, 則致陰陽俱虛。 其中以腎陽虛及脾陽虛較為多見。

二是病久人絡, 血脈瘀滯。 消渴病是一種病及多個臟腑的疾病, 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 且陰虛內熱, 耗傷津液, 亦使血行不暢而致血脈瘀滯。 此外血瘀也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之一, 且消渴病多種併發症的發生也與血瘀密切有關!

而以上兩種糖尿病的病變, 都適合用艾灸來調理。 一個是艾灸有調和陰陽的作用, 艾灸可補元氣、激發自愈力, 雙向的調和陰陽、補陽而滋陰。 再一個, 艾灸最是擅長活血化瘀, 很多糖尿病人的血淤症狀都可通過艾灸得到緩解。

再分享一個案例:

艾灸+運動, 持續降血糖!

曾經有位灸友一共灸了11天, 血糖由11.8降到8.7,

用的是長艾灸盒, 四孔的, 灸的是背部的腧穴和腰部的八髎穴, 神闕穴上下, 三個大部分, 每個部分40分鐘, 4根艾條灸120分鐘。

之後, 每個月大致灸14-15天, 最重要的是糖化血紅蛋白指標降了4點, 兩個月後血糖一直維持在8-9點多, 但第三個月突然又降了1點, 病去如抽絲呀。 發現糖尿病有8年了, 在艾灸之前, 一直加大藥量降不下來, 曾經打過半年胰島素。 他說準備用一年時間, 或者更多時間去用艾灸調理好他的糖尿病。

他說, 身體的明顯變化是:喝水的次數少了, 小便的次數也少了。 而且最近幾年很注意鍛煉身體, 尤其是爬山, 而在艾灸後, 爬山的感覺好極了, 不難麼累了, 果然, 艾灸+運動, 效果真的事半功倍!

消渴病(糖尿病)主要配穴如下:

艾灸時間:肢體每穴15分鐘、軀幹每穴30分鐘,一個禮拜休息1-3天,可循序漸進延長單次艾灸時間,還可根據病情加減配穴。

艾灸時間:肢體每穴15分鐘、軀幹每穴30分鐘,一個禮拜休息1-3天,可循序漸進延長單次艾灸時間,還可根據病情加減配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