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心腦血管的終身衛士——“三七西洋參粉”

保養心臟的方式很多,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 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這個小方子是針對心臟經脈瘀阻, 同時氣陰兩虛的, 我給它起名叫“通脈養心散”, 通俗地說就是“三七西洋參粉”。

配方:三七粉、西洋參粉各等量, 比如三七粉50克、西洋參粉50克即可。

用法:兩者混合均勻。 每日溫水沖服, 一般每人每日服用混合粉末1克即可。

叮囑:這個方子如果增加一味藥——丹參, 也是等量, 對腦血也十分有益。

大家不要看這個方子小, 功力卻很大。 下面, 我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幾味藥的功效。

三七, 味苦微甘, 性溫, 歸肝、胃經。

功效是止血, 散瘀, 消腫, 止痛。 主治:治吐血, 咳血, 衄血(就是鼻子出血), 便血, 血痢, 崩漏, 症瘕, 產後血暈, 惡露不下, 跌撲瘀血, 外傷出血, 癰腫疼痛等。

張錫純說:“三七, 諸家多言性溫, 然單服其末數錢, 未有覺溫者。 善化瘀血, 又善止血妄行, 為血衄要藥。 病癒後不至瘀血留於經絡,

證變虛勞(凡用藥強止其血者, 恒至血瘀經絡成血痹虛勞)。 兼治:便下血, 女子血崩, 痢病下血新紅久不愈(宜與鴉膽子並用), 腸中腐爛, 浸成潰瘍。 所下之痢色紫腥臭, 雜以脂膜, 此乃膜爛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 是以治之)。 為其善化瘀血, 故又善治女子症瘕, 月事不通, 化瘀血而不傷新血, 允為理血妙品。 外用善治金瘡, 以其末敷傷口, 立能血止痛愈。 若跌打損傷, 內連臟腑經絡作疼痛者, 敷之可消(當與大黃末等分, 醋調敷)。 ”又雲:“凡瘡之毒在於骨者, 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

至於西洋參, 也很傳奇。

西洋參最早是生長于北美原始森林之中。 17世紀法國的一個傳教士在我國東北期間, 看到中國人對人參很重視, 而且這個藥物藥效很好,

於是他以“韃靼植物人參”為題, 詳細敘述了人參的形態特徵、藥用價值, 並附有原植物圖。

後來, 身處加拿大的另一個法國傳教士朗土•拉費多在當地印地安人的幫助下, 按圖索驥在原始叢林中找到了與中國人參形態極其相似的植物, 這就是西洋參。

所以, 清代的王孟英他們使用的西洋參, 都是國外進口的, 直到1975年, 我國引種西洋參成功。 現在, 西洋參在我國東北等地普遍栽培。

中醫認為, 西洋參性甘、微苦, 涼。 歸心、肺、腎經。 補氣養陰, 清熱生津。 用於氣虛陰虧, 虛熱, 咳喘痰血, 虛熱煩倦, 消渴, 口燥咽幹。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 西洋參有抗疲勞、抗氧化、抗應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凝固性的作用, 另外, 對糖尿病患者還有調節血糖的作用。

西洋參應該說是中醫消化外來藥物的一個成功案例, 本來是西方的植物, 結果中醫見到它以後, 很快通過實踐, 發現它的功效, 對它進行了性味歸經的總結, 然後用於臨床。

三七粉與西洋參粉混合起來, 一方面三七可以化瘀通絡,

另一方面, 西洋參可以補齊養陰, 這對心臟是一個全面的養護。

我有的時候看到患者血虛, 還會讓他配合服用龍眼肉, 這樣, 心臟的氣、血、陰、陽都得到補充, 同時還有化瘀的三七保護, 這對心臟來說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書名:救命之方

作者:羅大倫

出 版 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定價:¥39.90

定價:¥39.9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