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我是空降特種兵,這是我的名片:立體作戰,全域直達!

初春時節, 大別山麓, 一場實兵對抗演習鏖戰正酣。 一個個全副武裝的迷彩身影神兵突降,從空中、陸地多路直插“敵”要害目標。

十幾名特種兵以雷霆之勢端掉防空導彈陣地、突襲指揮所, 癱瘓指揮中樞, 隨後迅速消失在密林之中。

他們就是空降特種兵。

作為空軍編成內唯一一支特種作戰力量, 該部立足于全疆使用、全域作戰, 擔負引導打擊、特種破襲、要點奪控、偵察監視、應急救援、斬首行動等多種任務。 自成立以來, 先後出色完成中白、中委、中巴、中印尼等多項聯演聯訓任務。

金鷹比武, 揚威國際

2015年6月底至7月初, “金鷹-2015”國際特種偵察兵競賽在哈薩克卡拉幹達州斯帕斯克訓練中心舉行, 作為中國特種部隊的代表, 該部12名隊員奉命參賽, 與俄羅斯空降特種分隊、美國綠色貝雷帽等10支勁旅進行角逐。

6月29日上午9時, 隨著總指揮一聲令下, 長達5天4夜的競賽正式開始。

“全體隊員以最快速度, 完成30公里敵後滲透行軍。 ”隊員陳顯倫被稱作“飛毛腿”, 在國內訓練時, 他和隊友曾多次在4小時內完成不同地形的30公里行軍, 可這一次, 他和隊友們卻花了6個小時。 回憶當時的情形, 陳顯倫說, 我們全體隊員乘直升機到達比賽地域,

從空中望去那一帶山丘起伏, 根本就沒有路。 地面上幾乎看不到一棵樹, 只有長著尖刺的野草沒過膝蓋。

“行軍途中, 除了頂著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想方設法避開指揮部安排的‘敵人’, 隊員們還帶著槍支、帳篷、工兵鍬、爆破工具等裝備, 每名隊員負重輕則23公斤, 重的達到36公斤, 體能消耗可想而知。 可一路上, 隊員們只休息了3次, 加起來只有8分鐘。 ”翻譯王曉東全程跟隊, 隊員們的體能和毅力讓他印象深刻。

哈薩克裁判安德列發現, 中國隊員們在比賽結束後走路一瘸一拐的, 但第二天又精神抖擻。 他私下問王曉東:中國隊是不是有“神藥”相助?其實“神藥”肯定是沒有, 有的只是特戰隊員永不放棄的戰鬥血性和“土辦法”。 在30公里行軍後,

隊員們的腳上全是大水泡。 回到房間後, 隊員們用穿了線的繡花針穿過水泡, 讓線留在水泡裡, 水被線引出來, 不用撕破皮膚, 所以恢復得很快。

“實力才是最好的證明。 ”隊長史建強說:“剛到訓練中心時, 一些外國隊員看我們體型比他們瘦小, 對我們不屑一顧, 頭抬得像數星星。 但比賽開始後, 我們用成績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各國觀察員、裁判以及媒體都對我們豎起大拇指。 ”

最終特戰隊的隊員們以頑強的作風和過硬的本領奪得外國參賽隊第一名, 在國際舞臺展現了中國軍人的風采, 為祖國和人民軍隊贏得了榮譽。 在7月3日的成績通報會上, 賽事主辦方高度評價中國隊:準備充分,表現專業, 成績突出。

獵人集訓,

魔劍出爐

“獵人”勳章, 無疑分量最重, 它記錄了單位十余名官兵們一段汗水與鮮血的歷史, 展現了大家為國家爭光的榮耀和奉獻。 其中就包括電影《沖出亞馬遜》的主人公原型——該部兩名特戰隊員扈華國、王亞林。 1999年他倆憑著頑強的意志、過硬的本領通過了魔鬼選拔, 成為集訓隊中唯一堅持到底的外籍學員,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等功。

這裡沒有姓名、沒有職務、沒有軍銜、更沒有同情,只有一個代號!2016年,在鄂北某地,空軍借鑒國外經驗,依託該部組織獵人集訓”。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幾十名優秀隊員們在實戰化的環境下進行著魔鬼式的訓練,不斷地超越著自己的極限。在這條通往軍人榮譽的路上,大家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只有昨天是最輕鬆的日子”。隊員們挑戰極限,超越自我,錘煉的不僅是體能,更是鋼鐵般的意志。戰士雷響聲已是第二次參加這種集訓了。兩年前,他因為個子矮小,軍事素質也不冒尖而不被連隊看好,指導員怕他吃不消,勸他不要參加,但他還是依靠頑強的毅力在全程淘汰的集訓中帶著結業證書回到了連隊。看著指導員驚訝的眼神,他卻說“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枚優秀勳章!”

對於像雷響聲這樣有著光榮夢想的特種兵戰士來說,越是面對挫折,他們越是有著強烈的戰勝困難的渴望,這源于軍人對戰場的嚮往。由於特種兵的特殊職能,無論是深入敵後的偵察、引導,還是直接參加戰鬥,實施破襲、營救等作戰行動,都需要他們有刀鋒一出、摧枯拉朽的過硬能力。只有體力、適應力、意志力、忍耐力、生存力、作戰力等都異常過硬,甚至能達到生理和心理極限,他們才能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

“魔劍”必定出於“魔爐”,藝高方能膽大。獵人的自信來自于特戰隊魔鬼式的訓練。“訓練不拼命,戰場上就要丟性命。”為了把每名官兵培養成特戰尖兵,該部把苦練單兵特戰技能凸顯出來,以逼真的戰場環境培養出“空中能跳傘、陸地能駕車、武裝能泅渡、海上能潛水“全能獵人,讓大家在關鍵時節、關鍵位置發揮關鍵作用,成為現代戰爭克敵制勝的“神兵”。

立體作戰,全域直達

軍隊“脖子以下”改革展開後,該部的建設發展也站上了體制新、結構新、力量新的新起點。針對編成新特點、把握轉型新要求,該部黨委積極穩妥推進力量重組、體系重構、功能重塑,按“模組整合”的理念,將部隊由傳統傘降反恐作戰向立體突擊作戰、由單一力量結構向多元合成結構、由“空降尖刀”向“戰略勁旅”的轉進。

翼傘滲透、低空傘降、垂直打擊、快速破襲……特殊使命需要特殊本領作支撐。去年8月,該部官兵聯合友鄰單位進行陌生海域島礁奪控演習,檢驗部隊遠程直達、島嶼空降、立體作戰能力。

“聯合作戰必須和時間賽跑,通過集中的調度指揮,有效的將指揮組的命令傳達到一線,切實提升任務執行的效率。”淩晨4時,特戰隊員完成空降戰鬥直前準備,迅速進行乘裝載,經過幾個小時摩托化輸送到達粵南某軍用機場。上午9時許,碧海藍天,晴空萬里。數架滿載特戰隊員的飛機騰空而起,奔襲數百公里向任務海域實施投送。

在距離某島礁20余公里時,飛機緩緩打開機門,特戰隊員在投放員的引導下快速做好離機準備。隨著信號燈亮起,大家果斷離機。

在幾組特戰隊員成功著陸後,一架運輸機攜帶彈藥和食品二次進入到空降場執行空投任務,及時對先遣部隊進行物資補給。特戰隊員成功傘降、機降後迅速對“敵”重要目標進行快速打擊,組織部分兵力按區域清剿負隅頑抗之“敵”;部分特戰隊員則佔領有利地形,建立防空陣地並協同轉運後送傷患。隨著特戰隊員完成奪控並與後續增援部隊進行任務交接,標誌著演習順利結束。

“在陌生地域開展聯合作戰,是檢驗空降兵自主作戰能力的重要標杆;而敵後實施建制單位空降突襲,則是空降特種部隊區別於其他特種部隊的重要特點。”此次高強度、遠距離聯合作戰演練將兩者較好得結合起來,既錘煉了特戰隊員實戰化作戰能力又對空降部隊的整體協同指揮、裝備效能、飛行保障等進行了一次全面考驗。

“空降兵是一把時刻準備插入敵人心臟的尖刀,而我們特戰隊的官兵們就要做這尖刀上的刀尖。”這些年,該部先後100多名官兵出國留學、比武、集訓,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國際同行面前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鐵血風采,書寫了一個又一個鐵血傳奇。先後參與完成10餘次重大演訓任務,創新訓法戰法20多項,帶回了國際先進訓練方法和作戰理念,實現了空軍特種部隊戰鬥力建設新的躍升。

成為集訓隊中唯一堅持到底的外籍學員,被中央軍委授予一等功。

這裡沒有姓名、沒有職務、沒有軍銜、更沒有同情,只有一個代號!2016年,在鄂北某地,空軍借鑒國外經驗,依託該部組織獵人集訓”。在近3個月的時間裡,幾十名優秀隊員們在實戰化的環境下進行著魔鬼式的訓練,不斷地超越著自己的極限。在這條通往軍人榮譽的路上,大家如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只有昨天是最輕鬆的日子”。隊員們挑戰極限,超越自我,錘煉的不僅是體能,更是鋼鐵般的意志。戰士雷響聲已是第二次參加這種集訓了。兩年前,他因為個子矮小,軍事素質也不冒尖而不被連隊看好,指導員怕他吃不消,勸他不要參加,但他還是依靠頑強的毅力在全程淘汰的集訓中帶著結業證書回到了連隊。看著指導員驚訝的眼神,他卻說“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枚優秀勳章!”

對於像雷響聲這樣有著光榮夢想的特種兵戰士來說,越是面對挫折,他們越是有著強烈的戰勝困難的渴望,這源于軍人對戰場的嚮往。由於特種兵的特殊職能,無論是深入敵後的偵察、引導,還是直接參加戰鬥,實施破襲、營救等作戰行動,都需要他們有刀鋒一出、摧枯拉朽的過硬能力。只有體力、適應力、意志力、忍耐力、生存力、作戰力等都異常過硬,甚至能達到生理和心理極限,他們才能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

“魔劍”必定出於“魔爐”,藝高方能膽大。獵人的自信來自于特戰隊魔鬼式的訓練。“訓練不拼命,戰場上就要丟性命。”為了把每名官兵培養成特戰尖兵,該部把苦練單兵特戰技能凸顯出來,以逼真的戰場環境培養出“空中能跳傘、陸地能駕車、武裝能泅渡、海上能潛水“全能獵人,讓大家在關鍵時節、關鍵位置發揮關鍵作用,成為現代戰爭克敵制勝的“神兵”。

立體作戰,全域直達

軍隊“脖子以下”改革展開後,該部的建設發展也站上了體制新、結構新、力量新的新起點。針對編成新特點、把握轉型新要求,該部黨委積極穩妥推進力量重組、體系重構、功能重塑,按“模組整合”的理念,將部隊由傳統傘降反恐作戰向立體突擊作戰、由單一力量結構向多元合成結構、由“空降尖刀”向“戰略勁旅”的轉進。

翼傘滲透、低空傘降、垂直打擊、快速破襲……特殊使命需要特殊本領作支撐。去年8月,該部官兵聯合友鄰單位進行陌生海域島礁奪控演習,檢驗部隊遠程直達、島嶼空降、立體作戰能力。

“聯合作戰必須和時間賽跑,通過集中的調度指揮,有效的將指揮組的命令傳達到一線,切實提升任務執行的效率。”淩晨4時,特戰隊員完成空降戰鬥直前準備,迅速進行乘裝載,經過幾個小時摩托化輸送到達粵南某軍用機場。上午9時許,碧海藍天,晴空萬里。數架滿載特戰隊員的飛機騰空而起,奔襲數百公里向任務海域實施投送。

在距離某島礁20余公里時,飛機緩緩打開機門,特戰隊員在投放員的引導下快速做好離機準備。隨著信號燈亮起,大家果斷離機。

在幾組特戰隊員成功著陸後,一架運輸機攜帶彈藥和食品二次進入到空降場執行空投任務,及時對先遣部隊進行物資補給。特戰隊員成功傘降、機降後迅速對“敵”重要目標進行快速打擊,組織部分兵力按區域清剿負隅頑抗之“敵”;部分特戰隊員則佔領有利地形,建立防空陣地並協同轉運後送傷患。隨著特戰隊員完成奪控並與後續增援部隊進行任務交接,標誌著演習順利結束。

“在陌生地域開展聯合作戰,是檢驗空降兵自主作戰能力的重要標杆;而敵後實施建制單位空降突襲,則是空降特種部隊區別於其他特種部隊的重要特點。”此次高強度、遠距離聯合作戰演練將兩者較好得結合起來,既錘煉了特戰隊員實戰化作戰能力又對空降部隊的整體協同指揮、裝備效能、飛行保障等進行了一次全面考驗。

“空降兵是一把時刻準備插入敵人心臟的尖刀,而我們特戰隊的官兵們就要做這尖刀上的刀尖。”這些年,該部先後100多名官兵出國留學、比武、集訓,他們一次又一次在國際同行面前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鐵血風采,書寫了一個又一個鐵血傳奇。先後參與完成10餘次重大演訓任務,創新訓法戰法20多項,帶回了國際先進訓練方法和作戰理念,實現了空軍特種部隊戰鬥力建設新的躍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