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孜足跡丨60多年前,這位老兵在甘孜留住了他的全世界!

康巴傳媒

有這麼一批人

他們來自天南海北

一生紮根雪域高原

瀘定鐵廠工作照

在“道奇”卡車上擠成沙丁魚罐頭

覺得耳目一新

初上高原, 小身板兒狀況百出

覺得無足掛齒

在“地窩子”一住就是七個多月

覺得欣慰滿足

在百人拉動的軋路石滾子跟前

覺得幹勁十足

響亮的號子整齊的步伐

他們

一邊築路一邊剿匪一邊幫扶

跋山涉水, 徒步開掘

進藏“天路”

他們才是名副其實的

“第一代藏漂”

他們

以山為紙, 以石為筆

典型的紅色年代“文藝青年”

他們

一路向西, 續寫紅色使命

一頭頭"高原之舟”維繫著“生命線"

60多年時光荏苒, 江山紅遍

他們

成了歷史長河中一個個閃亮的座標

荊祿常

就是他們中的普通一員

近日

一篇關於他的《進藏回憶》在網路引起了

人們的熱切關注

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以口述的方式回憶著

“第一代藏漂”“紅色年代文藝青年”的點點滴滴

瀘定鐵廠工作照

半個世紀前

出生于山東聊城的他

跨過大半個中國

從甘孜路過

自此甘孜便像從他的全世界路過一樣

他的一生都在這片揮灑青春和汗水的熱土上

州公路工程處會議照片

荊祿常或許只是

十八軍進藏隊伍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如今

冰山雪嶺激流大川的美麗依舊

他們的子子孫孫在此繁衍生息

儼已成為了地地道道的甘孜人

今天

跟隨荊祿常的口述

看他看過的千山萬水

走他踏遍的天南地北

感受他感受過的日曬風吹

揭秘60多年前

這位平凡軍人

在甘孜進西藏的故事

(荊祿常口述,何蒙執筆,內容來源於網路,部分刪減)

↓↓↓

荊祿常簡歷

荊祿常,男,漢族,生於1932年,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人。

1947年在山東入伍,在八路軍一縱隊二十旅服役。

隨後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南戰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1949年,在江西茶陵縣入黨。

西南解放後,在西南軍政大學五大隊一中隊三區隊學習。

1951年隨十八軍進藏,先後在52、53師154、155團服役,任師部通信員、司務長等,參加甘孜機場建設。

1951年底隨部隊徒步上千公里到西藏拉薩,先後到麥竹工卡縣等地修建公路、並參與護送達賴進京。

1957年甘孜叛亂,隨隊返回甘孜縣,參加平叛。

1958年至1959年調甘孜軍分區招待所任所長。

1960年從部隊轉業,當時國家資源平乏,全國普遍開展資源普查和開發,根椐組織安排,先後在州工交部、“524礦”(鋰礦)和“爐霍黃金隊”工作。

1966年調到甘孜州公路工程處,參與了“甘(孜)一新(龍)”、“甘(孜)一白(玉)”公路建設,任民兵幹事,在政工科工作。

1976年,調瀘定鋼鐵廠,任第一負責人,負責籌建甘孜鐵廠(當時在州內算是大型企業)。

1979調州印刷廠工作,任廠長。

1980年隨報社和州印刷廠合併,轉任報社工會副主席負責工會日常工作。

1989年離休。

現居住成都。

--------->>

康藏高原第一座機場

<<---------

我出生在1932年,中國農曆的壬申猴年。同時也是滿洲元年,當時日軍的鐵蹄已踏破關外。

1947年,我十五歲,在山東老家毅然入伍,參加了八路軍一縱隊二十旅。當時預選入伍的人數不足,但那時入伍不論年齡,只看身高,我算是一個湊數的小兵參了軍,所以我也是同屆兵裡最小的一個。

隨後我跟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南戰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我在江西茶陵縣入黨。從軍兩年,除了離開家時候的一腔赤誠,也受到了黨和部隊的教育,初步接觸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喊著“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抱著這個自己當時一知半解的信念選擇了無怨無悔的道路。七十年時光荏苒,江山紅遍,如今站在人生的暮年我最想講的還是50年代初在甘孜縣的那一段時光。

西南解放後,我在西南軍政大學五大隊一中隊三區隊上學,在學業即將結束之際,接到上級通知,我與同班張敬修、關明成、郭永旺等十幾個同學一同前赴甘孜縣修建軍用機場,以滿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防需要和運輸需求。

到達甘孜縣是1951年春天,一輛大道奇卡車上坐了35個戰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擠成了沙丁魚罐頭,可那時候沒有擠與不擠的概念,總覺得坐汽車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哪怕是顛簸。同車的戰友,大多數是第一次進藏,初上高原,由於空氣稀薄,氣壓較低,有些戰友呼吸不暢,伴有輕微高原反應。

來甘孜的使命是修機場。但修機場卻不是一日之功,我們最先面臨的困難便是住的問題。最初,連隊決定搭建帳篷,每十二個戰士一頂,每頂帳篷高不過一米五,不到十平方米,裡面除了住人還要堆放物資和工具,長期住在裡面也不是辦法。

於是領導佈置我們在修建機場之餘到附近山上伐取木材修建簡易房屋,因為是傍著緩坡而建的山洞,所以我們戲稱為“地窖”。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伐木的過程,因為當時要到幾十裡外尋找適用的木材,幾乎已經走到了甘孜縣和新龍縣的交界之處,雖然取材路途遙遠,但好在年輕力壯,又迫於住宿需要,還是堅持把“地窖”建成。

機場南側的窯洞群

經過大半個月終於把營區收拾出個模樣,戰士們也逐漸適應了高原的環境,總算是克服了修建機場的第一個困難。

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那時修建機場沒有機械設備,幾乎完全是靠人力。用十字鎬挖土,用牛皮筐搬運這些泥土來平整跑道,手腳磨破、出血,當然不在話下,但當時的艱辛一點都不自知,越是艱苦越是流汗流血,越能感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我不太同意用我們這些老骨頭的經歷來衡量現在的年輕人,畢竟那時社會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我相信,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也能受到有一種主義、一種力量的感召,一樣能像我們當年那樣以苦為樂。

修建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軋路,當時軋路用的石滾子有三噸的、有五噸的、有十噸的,完全靠人力驅動,一般大的石滾子要百人左右才能拉動,配以口號,幹勁衝天。

現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院內的雕像

依然能讓你憶起當年的場景

彼時我年輕活波,在工程建設時負責為連隊工友喊號子:“修機場嘛!嗨喲!加油幹嘛!嗨喲”,“同志們呐呀呼嗨,加油幹呐呀呼嗨。”這些口號都是隨見隨得,信口就來的,主要是鼓勁和整齊步伐的作用,只要符合簡單的韻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喊成口號。現在回想起來,這也算當時文化生活極度匱乏時候的一種消遣。

在營區的日子,工程日復一日,文娛生活匱乏,為了活躍營區氣氛,戰士們以石為筆,以山為紙,在緩坡上寫滿了如“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等大字標語。也有一些工友找來野花種在“地窖”或者營區裡,用現在時興的話說,他們就是我們那個紅色年代的“文藝青年”。儘管當時的文娛活動極少,條件也差。

但是,總有苦中作樂的方法,哪怕是三五個臭烘烘的年輕人在雅礱江邊挖個坑,待得溫泉上泛,洗個熱水澡,也算一種及其舒適的消遣娛樂,現在回想起來簡直不亦樂乎!

後司何參謀長向支援部隊的空軍同志招手致意

在我們部隊開始修建機場之前,有飛機為解放西藏的先遣部隊52師投送物資。當地藏民以為天菩薩降臨,天降大米。在後來的工程建設中,招募了很多當地人,他們一直懷著崇敬的態度,幫助解放軍修建機場,在整個修建的過程中也是很令我感動的。一個地區的發展,總是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幫助,如今的藏區,欣欣向榮,繁榮發展,同樣是藏族同胞的辛勤努力與國家的大力支持的共同結果。

1951年,十八軍展示為四川甘孜藏區民眾背水

修築機場整個工程持續了七個月,在1951年11月20日勝利建成。可供軍用飛機起落的3200米的跑道落成。張小康著《雪域長歌》中記載:“1951年11月22日,載入史冊的一天。萬里晴空的高原上,傳來了轟鳴聲,數萬名指戰員和藏族民工站在機場跑道附近,引頸而望。當康藏高原上第一架飛機從大山那邊飛來時,全場沸騰了!飛機平穩落在跑道上,滑行到停機坪。官兵群眾歡呼雀躍,欣喜異常。在一片歡呼聲中,一位藏族老人雙膝跪地,雙手合十,祝福天菩薩給他們帶來吉祥和幸福。”

遠遠望去,和雪山照相呼應

機場的修築,雖然在我八十多年的日子裡只占去了七個月,但那種肩負使命,艱苦奮鬥,苦中作樂的人生體驗卻讓我一輩子難以忘懷。竣工之後,部隊開拔西藏,我們繼續紅色的使命。今天回顧這件小事,也算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我這輩子再回不了當年修築的現場了,希望年輕一輩能知道這一樁小故事,足以。

--------->>

“第一代藏漂”十八軍

<<---------

時間的翻到1951年末,此時甘孜機場已經通航,修建任務宣告完成,在軍大的學習和機場建設任務全部結束。由於我們是十八軍52師派往軍大學習的,現在也到了回原單位的時候,到了離開住了七個月的"地窩子"的時候。

接單位命令,全部學員組成一個大隊,修整了幾日,於11月底開拔進藏。當時從甘孜機場啟程,從甘孜至馬尼干戈是通公路的,90公里的路程坐著汽車,當天就到達了馬尼干戈兵站。

下車之後眼前是一片荒原,兵站是一頂頂帳篷,雖說當時條件簡陋,設施單一,但此站卻是充當了進藏路上的一個重要的人員物資中轉站。所有物資都堆碼在壩子裡,就像一座小山,大米、灰面、乾菜、代食粉、軍備、勞保一應俱全,分門別類碼成垛。

在今天一輛卡車、郵車就能運輸的這些物資,在1951年4100米的馬尼干戈,只有依靠一頭犛牛,一箱箱的將這些物資運送到西藏。

可以說,我們的“生命線"就維繫在一頭頭"高原之舟”堅實的背上。德格和甘孜當地的的根保、頭人予以支持積極動員,當地老鄉回應動員,1951年的高原上,一頭頭犛牛如同現在城市中穿梭的三輪快遞車,一位位幫助解放軍押送犛牛的當地老鄉如“順豐”快遞員一般伴隨著部隊前往西藏。

從這裡開始,我們就背上行囊,徒步進藏了。現在孫兒常說什麼“第一代藏漂、徒步西藏”等當下時興的概念,其實我說,18軍オ是“第一代藏漂”,最先徒步西藏的第一批人。

我們的背包裡,除了個人生活用品還要背上一周的糧食和乾菜、帳篷、帳篷杵、鐵釘······,一個人要負重幾十斤。我當時被分在大隊部當通訊員,做一些日常事務和通訊工作。當時雀兒山還沒有路,我們只能繞道鄧柯前往德格,出發之後要翻越的第一座山便是海子山。劉文輝時期曾在此山上開闢了一條路,但當時,這條路已是破爛不堪,異常難行,不到一公里就要停下來休息幾分鐘。

作為通訊員的我,能將一些設備器材放在領導的馬褡子裡,相對來說走得輕鬆些。4500米的高原上,萬籟俱寂,一場封山的大雪即將到來,部隊要趕在這場雪來之前,趕到下一個補給站。下山的時候已是人困馬乏,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正當體力耗盡、酸痛難當之時,眼前赫然出現了一條河,真當是應了那句歌詞:“剛翻過了幾座山,又遇上了幾條河。"

12月的天氣,河裡都是冰渣、薄冰,只能趟水過河。當時又累又餓,踏進冰冷的河水裡實在難受。此時指導員鼓勵大家下定決心、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往後這樣的河流還有很多,不能被困難嚇倒。雖然渡河不過幾分鐘時間,這條冰冷小河卻永遠留在我深深的腦海裡了。

過河之後,安營紮寨。第二天的行軍更加困難,由於之前的路程,不少同志腳上都打起了大大的水泡,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前方途中還有士匪橫行,出於安全考慮,組織決定在當地老鄉那裡買了幾頭犛牛,組建了一支收容隊,由幾名身體好,有經驗的同志負責,既要收容掉隊、身體不適的同志,也要負責安全,以備不時之需。

就這樣行走了幾日之後,我們到達了金沙江邊。跨過金沙江便進入了西藏,面對洶湧的江面,卻無船可渡,怎麼辦?

達到了川藏界碑的我們,前方還有2000公里的漫長山河。在這段路途中,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安營紮寨和埋鍋做飯。當時無柴可砍,只有尋得一些幹牛糞和高山杜鵑的枝丫生火。炊事員做飯,用三塊石頭架起小行軍鍋,其他人搭建帳篷。

吃的東西就是每日配發的乾菜和一斤代食粉;只有一床三斤重的小被子,有的人在地上墊著草,稱為“鋼絲床”,有的人在地上墊著油渣柴,稱為“彈簧床”。

由於行軍的疲憊,儘管是土鋼絲床和土彈簧床,同志們還是都睡得很香。第二天起來卻找不見鞋子了,原來狹小的帳篷裡空氣著實不清新,晚上鞋子都被蹬到帳篷外面去了,早上出去看,鞋子已經被凍在地上,弄了半天才能取下來硬套上。

如今回憶起來耄耋老人感慨萬千真覺得無窮趣味難以忘懷

老人在部隊收穫的榮譽

當時雖然條件艱難卻未難住大軍進藏行軍途中歌聲不斷革命軍人的樂觀精神在這條進藏路上延續

本期責編:肖宵 白馬 編輯:李婭妮 余秋林 澤措

州公路工程處會議照片

荊祿常或許只是

十八軍進藏隊伍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如今

冰山雪嶺激流大川的美麗依舊

他們的子子孫孫在此繁衍生息

儼已成為了地地道道的甘孜人

今天

跟隨荊祿常的口述

看他看過的千山萬水

走他踏遍的天南地北

感受他感受過的日曬風吹

揭秘60多年前

這位平凡軍人

在甘孜進西藏的故事

(荊祿常口述,何蒙執筆,內容來源於網路,部分刪減)

↓↓↓

荊祿常簡歷

荊祿常,男,漢族,生於1932年,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人。

1947年在山東入伍,在八路軍一縱隊二十旅服役。

隨後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南戰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1949年,在江西茶陵縣入黨。

西南解放後,在西南軍政大學五大隊一中隊三區隊學習。

1951年隨十八軍進藏,先後在52、53師154、155團服役,任師部通信員、司務長等,參加甘孜機場建設。

1951年底隨部隊徒步上千公里到西藏拉薩,先後到麥竹工卡縣等地修建公路、並參與護送達賴進京。

1957年甘孜叛亂,隨隊返回甘孜縣,參加平叛。

1958年至1959年調甘孜軍分區招待所任所長。

1960年從部隊轉業,當時國家資源平乏,全國普遍開展資源普查和開發,根椐組織安排,先後在州工交部、“524礦”(鋰礦)和“爐霍黃金隊”工作。

1966年調到甘孜州公路工程處,參與了“甘(孜)一新(龍)”、“甘(孜)一白(玉)”公路建設,任民兵幹事,在政工科工作。

1976年,調瀘定鋼鐵廠,任第一負責人,負責籌建甘孜鐵廠(當時在州內算是大型企業)。

1979調州印刷廠工作,任廠長。

1980年隨報社和州印刷廠合併,轉任報社工會副主席負責工會日常工作。

1989年離休。

現居住成都。

--------->>

康藏高原第一座機場

<<---------

我出生在1932年,中國農曆的壬申猴年。同時也是滿洲元年,當時日軍的鐵蹄已踏破關外。

1947年,我十五歲,在山東老家毅然入伍,參加了八路軍一縱隊二十旅。當時預選入伍的人數不足,但那時入伍不論年齡,只看身高,我算是一個湊數的小兵參了軍,所以我也是同屆兵裡最小的一個。

隨後我跟隨部隊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南戰役,一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我在江西茶陵縣入黨。從軍兩年,除了離開家時候的一腔赤誠,也受到了黨和部隊的教育,初步接觸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喊著“打到南京去,活捉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抱著這個自己當時一知半解的信念選擇了無怨無悔的道路。七十年時光荏苒,江山紅遍,如今站在人生的暮年我最想講的還是50年代初在甘孜縣的那一段時光。

西南解放後,我在西南軍政大學五大隊一中隊三區隊上學,在學業即將結束之際,接到上級通知,我與同班張敬修、關明成、郭永旺等十幾個同學一同前赴甘孜縣修建軍用機場,以滿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國防需要和運輸需求。

到達甘孜縣是1951年春天,一輛大道奇卡車上坐了35個戰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擠成了沙丁魚罐頭,可那時候沒有擠與不擠的概念,總覺得坐汽車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哪怕是顛簸。同車的戰友,大多數是第一次進藏,初上高原,由於空氣稀薄,氣壓較低,有些戰友呼吸不暢,伴有輕微高原反應。

來甘孜的使命是修機場。但修機場卻不是一日之功,我們最先面臨的困難便是住的問題。最初,連隊決定搭建帳篷,每十二個戰士一頂,每頂帳篷高不過一米五,不到十平方米,裡面除了住人還要堆放物資和工具,長期住在裡面也不是辦法。

於是領導佈置我們在修建機場之餘到附近山上伐取木材修建簡易房屋,因為是傍著緩坡而建的山洞,所以我們戲稱為“地窖”。讓我記憶最深的是伐木的過程,因為當時要到幾十裡外尋找適用的木材,幾乎已經走到了甘孜縣和新龍縣的交界之處,雖然取材路途遙遠,但好在年輕力壯,又迫於住宿需要,還是堅持把“地窖”建成。

機場南側的窯洞群

經過大半個月終於把營區收拾出個模樣,戰士們也逐漸適應了高原的環境,總算是克服了修建機場的第一個困難。

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那時修建機場沒有機械設備,幾乎完全是靠人力。用十字鎬挖土,用牛皮筐搬運這些泥土來平整跑道,手腳磨破、出血,當然不在話下,但當時的艱辛一點都不自知,越是艱苦越是流汗流血,越能感到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我不太同意用我們這些老骨頭的經歷來衡量現在的年輕人,畢竟那時社會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我相信,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也能受到有一種主義、一種力量的感召,一樣能像我們當年那樣以苦為樂。

修建過程中最困難的是軋路,當時軋路用的石滾子有三噸的、有五噸的、有十噸的,完全靠人力驅動,一般大的石滾子要百人左右才能拉動,配以口號,幹勁衝天。

現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院內的雕像

依然能讓你憶起當年的場景

彼時我年輕活波,在工程建設時負責為連隊工友喊號子:“修機場嘛!嗨喲!加油幹嘛!嗨喲”,“同志們呐呀呼嗨,加油幹呐呀呼嗨。”這些口號都是隨見隨得,信口就來的,主要是鼓勁和整齊步伐的作用,只要符合簡單的韻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喊成口號。現在回想起來,這也算當時文化生活極度匱乏時候的一種消遣。

在營區的日子,工程日復一日,文娛生活匱乏,為了活躍營區氣氛,戰士們以石為筆,以山為紙,在緩坡上寫滿了如“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等大字標語。也有一些工友找來野花種在“地窖”或者營區裡,用現在時興的話說,他們就是我們那個紅色年代的“文藝青年”。儘管當時的文娛活動極少,條件也差。

但是,總有苦中作樂的方法,哪怕是三五個臭烘烘的年輕人在雅礱江邊挖個坑,待得溫泉上泛,洗個熱水澡,也算一種及其舒適的消遣娛樂,現在回想起來簡直不亦樂乎!

後司何參謀長向支援部隊的空軍同志招手致意

在我們部隊開始修建機場之前,有飛機為解放西藏的先遣部隊52師投送物資。當地藏民以為天菩薩降臨,天降大米。在後來的工程建設中,招募了很多當地人,他們一直懷著崇敬的態度,幫助解放軍修建機場,在整個修建的過程中也是很令我感動的。一個地區的發展,總是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幫助,如今的藏區,欣欣向榮,繁榮發展,同樣是藏族同胞的辛勤努力與國家的大力支持的共同結果。

1951年,十八軍展示為四川甘孜藏區民眾背水

修築機場整個工程持續了七個月,在1951年11月20日勝利建成。可供軍用飛機起落的3200米的跑道落成。張小康著《雪域長歌》中記載:“1951年11月22日,載入史冊的一天。萬里晴空的高原上,傳來了轟鳴聲,數萬名指戰員和藏族民工站在機場跑道附近,引頸而望。當康藏高原上第一架飛機從大山那邊飛來時,全場沸騰了!飛機平穩落在跑道上,滑行到停機坪。官兵群眾歡呼雀躍,欣喜異常。在一片歡呼聲中,一位藏族老人雙膝跪地,雙手合十,祝福天菩薩給他們帶來吉祥和幸福。”

遠遠望去,和雪山照相呼應

機場的修築,雖然在我八十多年的日子裡只占去了七個月,但那種肩負使命,艱苦奮鬥,苦中作樂的人生體驗卻讓我一輩子難以忘懷。竣工之後,部隊開拔西藏,我們繼續紅色的使命。今天回顧這件小事,也算是“老夫聊發少年狂”,我這輩子再回不了當年修築的現場了,希望年輕一輩能知道這一樁小故事,足以。

--------->>

“第一代藏漂”十八軍

<<---------

時間的翻到1951年末,此時甘孜機場已經通航,修建任務宣告完成,在軍大的學習和機場建設任務全部結束。由於我們是十八軍52師派往軍大學習的,現在也到了回原單位的時候,到了離開住了七個月的"地窩子"的時候。

接單位命令,全部學員組成一個大隊,修整了幾日,於11月底開拔進藏。當時從甘孜機場啟程,從甘孜至馬尼干戈是通公路的,90公里的路程坐著汽車,當天就到達了馬尼干戈兵站。

下車之後眼前是一片荒原,兵站是一頂頂帳篷,雖說當時條件簡陋,設施單一,但此站卻是充當了進藏路上的一個重要的人員物資中轉站。所有物資都堆碼在壩子裡,就像一座小山,大米、灰面、乾菜、代食粉、軍備、勞保一應俱全,分門別類碼成垛。

在今天一輛卡車、郵車就能運輸的這些物資,在1951年4100米的馬尼干戈,只有依靠一頭犛牛,一箱箱的將這些物資運送到西藏。

可以說,我們的“生命線"就維繫在一頭頭"高原之舟”堅實的背上。德格和甘孜當地的的根保、頭人予以支持積極動員,當地老鄉回應動員,1951年的高原上,一頭頭犛牛如同現在城市中穿梭的三輪快遞車,一位位幫助解放軍押送犛牛的當地老鄉如“順豐”快遞員一般伴隨著部隊前往西藏。

從這裡開始,我們就背上行囊,徒步進藏了。現在孫兒常說什麼“第一代藏漂、徒步西藏”等當下時興的概念,其實我說,18軍オ是“第一代藏漂”,最先徒步西藏的第一批人。

我們的背包裡,除了個人生活用品還要背上一周的糧食和乾菜、帳篷、帳篷杵、鐵釘······,一個人要負重幾十斤。我當時被分在大隊部當通訊員,做一些日常事務和通訊工作。當時雀兒山還沒有路,我們只能繞道鄧柯前往德格,出發之後要翻越的第一座山便是海子山。劉文輝時期曾在此山上開闢了一條路,但當時,這條路已是破爛不堪,異常難行,不到一公里就要停下來休息幾分鐘。

作為通訊員的我,能將一些設備器材放在領導的馬褡子裡,相對來說走得輕鬆些。4500米的高原上,萬籟俱寂,一場封山的大雪即將到來,部隊要趕在這場雪來之前,趕到下一個補給站。下山的時候已是人困馬乏,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正當體力耗盡、酸痛難當之時,眼前赫然出現了一條河,真當是應了那句歌詞:“剛翻過了幾座山,又遇上了幾條河。"

12月的天氣,河裡都是冰渣、薄冰,只能趟水過河。當時又累又餓,踏進冰冷的河水裡實在難受。此時指導員鼓勵大家下定決心、克服困難、迎難而上,往後這樣的河流還有很多,不能被困難嚇倒。雖然渡河不過幾分鐘時間,這條冰冷小河卻永遠留在我深深的腦海裡了。

過河之後,安營紮寨。第二天的行軍更加困難,由於之前的路程,不少同志腳上都打起了大大的水泡,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前方途中還有士匪橫行,出於安全考慮,組織決定在當地老鄉那裡買了幾頭犛牛,組建了一支收容隊,由幾名身體好,有經驗的同志負責,既要收容掉隊、身體不適的同志,也要負責安全,以備不時之需。

就這樣行走了幾日之後,我們到達了金沙江邊。跨過金沙江便進入了西藏,面對洶湧的江面,卻無船可渡,怎麼辦?

達到了川藏界碑的我們,前方還有2000公里的漫長山河。在這段路途中,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安營紮寨和埋鍋做飯。當時無柴可砍,只有尋得一些幹牛糞和高山杜鵑的枝丫生火。炊事員做飯,用三塊石頭架起小行軍鍋,其他人搭建帳篷。

吃的東西就是每日配發的乾菜和一斤代食粉;只有一床三斤重的小被子,有的人在地上墊著草,稱為“鋼絲床”,有的人在地上墊著油渣柴,稱為“彈簧床”。

由於行軍的疲憊,儘管是土鋼絲床和土彈簧床,同志們還是都睡得很香。第二天起來卻找不見鞋子了,原來狹小的帳篷裡空氣著實不清新,晚上鞋子都被蹬到帳篷外面去了,早上出去看,鞋子已經被凍在地上,弄了半天才能取下來硬套上。

如今回憶起來耄耋老人感慨萬千真覺得無窮趣味難以忘懷

老人在部隊收穫的榮譽

當時雖然條件艱難卻未難住大軍進藏行軍途中歌聲不斷革命軍人的樂觀精神在這條進藏路上延續

本期責編:肖宵 白馬 編輯:李婭妮 余秋林 澤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