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約伯斯做遊戲的那些日子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句印在《約伯斯傳》封面上的話似乎已經成為了約伯斯一生的寫照。

他是一流的發明家和企業家,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 皮克斯的CEO。 在56年的人生中, 約伯斯實現了眾多偉業, 他的Apple II開啟了個人電腦時代, iPhone更是推動了智慧手機革新大潮, 對整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 偉大的約伯斯曾經也是一個胸無大志、窮困潦倒的輟學生。

不同于比爾蓋茨紮克伯格這些輟學創業的人才,

那時的約伯斯可以說除了自信以外一無是處。 他沒錢、沒學歷、沒工作, 對電子技術一竅不通。 恐怕約伯斯自己都不會想到, 有朝一日他將徹底地改變世界。

但就在約伯斯21歲這年, 他意外地獲得了在一家遊戲公司工作的機會。 這也成為了他日後走向科技領域, 獲得眾多成就的契機。

而這家公司你一定聽說過, 它的名字叫做“雅達利”。

1

1972年, 雅達利推出《乒乓》(PONG)街機, 成為世界上第一款獲得商業成功的電子遊戲。 惠普開發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持科學計算器, 極大提高了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阿波羅17號成功登月, 人類的足跡踏入太空。

當然也有人稱其為世界第一款電子遊戲

所有人都知道, 世界將迎來變革, 卻很少有人清楚世界到底會變成什麼樣。

這年, 年輕的史蒂夫·約伯斯考上了大學。 他沒有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此時正值反文化運動時期, 約伯斯也像很多年同齡人一樣, 成了一個嬉皮士。 他崇尚絕對的自由, 沉迷搖滾樂和社會運動,

對即將到來的變革一無所知。

他拒絕那些“墨守成規”的綜合大學, 考入了以自由、開放和學費高昂而聞名的裡德學院。 然而即使在這裡, 他也是個異類。

約伯斯無視任何規矩的個性在他還是個大學生的時候就初見端倪。 他從不去上必修課(因為覺得很無聊), 卻喜歡旁聽藝術、外國文化、哲學等課程。

他經常對發小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後來的蘋果合夥創始人)發牢騷:“他們竟要求我上所有的課。 ”沃茲很無語, 只能回應他:“廢話, 大學生不就該這樣嗎。 ”

裡德學院雖然能給學生最大的自由, 但一節必修課都不去那肯定是畢不了業的。 但凡換個人可能都會為了順利畢業老老實實去上課, 而約伯斯的腦回路顯然和普通人不一樣——既然不上課就畢不了業, 他索性直接退學了。

輟學後, 約伯斯依然留在了裡德學院。 在這段時間裡, 約伯斯旁聽了他後來多次提及的“書法課”, 並沉迷於佛教和禪修。 他幾乎沒有什麼生活來源, 過著流浪漢般的生活, 佛教信仰卻讓他的精神世界前所未有的滿足。

直到一年半之後,約伯斯的一位好友從印度旅行歸來,約伯斯聽他說著尋訪佛法大師的神奇經歷,不禁心馳神往,終於決定結束渾渾噩噩的生活,去印度尋訪自己的精神導師。不過這時飯都吃不飽的約伯斯得先想辦法解決旅費的問題。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可能改變了他一生的決定。回家,找個工作,賺錢去印度。

2

回到加州老家後,約伯斯馬上找起了工作。很快,一則刊登在報紙上的奇特招聘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雅達利招聘電子工程師,時薪5美元,讓你在享樂中賺錢。”

初創不久的雅達利是當時矽谷最酷的企業之一,他們人手不多,擁有極強的創造力,幾乎壟斷了整個新興的電子遊戲市場。白手起家的創始人諾蘭·布希內爾更是無數極客的偶像。

布希內爾

不過約伯斯對雅達利有多牛逼似乎沒什麼概念,他沒有在意廣告裡對招聘職位的需求,即使對電子技術一竅不通,還是決定去應聘這個工作。

初到雅達利,約伯斯給人留下的印象可不怎麼樣。他留著一頭長髮和未經修飾的鬍子,衣著不整,趿拉著涼鞋,體味濃烈,讓人避之不及。這一副嬉皮形象讓人怎麼也聯想不到他是來應聘的。

年輕的約伯斯

不過比起這些,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傲慢和自大。雅達利的首席工程師奧爾康後來回憶道:“我的人事主管跟我說,一個奇怪的嬉皮小子在大廳裡,並說要是不雇傭他,他就不走了。我們要叫員警嗎?還是放他進來。”

奧爾康把他放了進來,並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

在面試中,奧爾康很快明白約伯斯可能無法勝任他們需要的職位,但在短暫的接觸中,他竟被約伯斯的人格魅力打動。

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次面試裡約伯斯到底是如何忽悠奧爾康的,不過他確實通過了面試。奧爾康後來回憶道:“一想到我竟然雇傭了一個輟學生,真是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他身上有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東西,他聰明,富有激情,對技術極度狂熱。”

就這樣,約伯斯成為了雅達利的第40號員工。

約伯斯暫時還幹不了電子工程師的活,所以奧爾康給他安排的第一個任務,是作為技師協助另一位工程師的工作。

沒想到僅過了一天,約伯斯就跟這位可憐的工程師爆發了矛盾。

這位名叫唐·朗的工程師第二天跑來質問奧爾康:“我到底做了什麼,你要這樣對我?”奧爾康還很奇怪:“你不是要個技師嗎?我給你招了一個技師啊。”唐說:“這傢伙又髒又臭還讓人討厭,而且他根本不懂電子學。”

約伯斯身上的各種問題,讓他幾乎無法與其他人一起工作。他自大傲慢,出口傷人的習慣讓許多人不滿。他肆無忌憚地稱別人為“蠢貨”,用他的話說“我之所以這麼耀眼,只是因為那些人太糟糕了。”

同時,約伯斯還有體臭。他堅信自己以水果為主的素食習慣可以消除體味,讓他無需經常洗澡,他自己對體味沒什麼感覺,卻讓同事們苦不堪言。

這個習慣他好像一直也沒改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約伯斯不懂電子學,就連簡單的技師工作也難以勝任。但他作為一個外行,卻似乎總是對別人的工作指手畫腳。

儘管如此,約伯斯卻沒有被開除。雅達利的老闆布希內爾與約伯斯私交不錯,他們經常探討哲學問題,約伯斯的思想深度讓布希內爾十分欣賞。所以在很多人想要趕走約伯斯的時候,布希內爾為了留住他,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約伯斯是個麻煩,但我挺喜歡他的,我讓他來上夜班,這樣就能避開大多數同事,並留在這裡了。”

3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約伯斯在夜班做著設計電路板的工作。利用夜班的便利,約伯斯讓他的老友沃茲尼亞克來協助一些技術工作。

此時的沃茲正在惠普負責手持科學計算器的專案。約伯斯以隨意遊玩雅達利最新遊戲為報酬,讓沃茲每天下班後幫他工作。當然,最開心的肯定是布希內爾,只用一份工資就能讓沃茲這樣的人為他工作,實在是太划算了。

然而這樣的工作沒有持續多久,約伯斯就宣佈要辭職。沒錯,他攢夠去印度的錢了。

這時的約伯斯其實已經基本掌握工作上需要的技術,奧爾康挽留他無果,最後給了他一個出差的任務。

這時雅達利在德國的部門出了一點問題,當時他們設計的遊戲是NTSC制式的,但歐洲的標準PAL。他們需要一個技術人員去德國與當地員工協作,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從德國飛往印度的機票比從美國飛要便宜不少,這項工作就當仁不讓地交給了約伯斯。

約伯斯順利解決了問題後,便前往印度,實現一直以來的夢想。他在印度生活了7個月,這趟旅程讓他的精神追求得到滿足,還順便染上了差點要命的痢疾。

約伯斯對佛教的信仰持續一生,但印度的生活並不那麼宜人。在1975年,約伯斯結束了印度的旅行,返回美國,重新開始了在雅達利的夜班工作。

這時的約伯斯,似乎已經可以獨挑大樑了,再加上義務勞動的沃茲,整個雅達利幾乎沒什麼這個二人組搞不定的工作。

於是,布希內爾讓約伯斯設計一款新遊戲,他將其描述為單人的《PONG》,玩家可以用彈球打掉螢幕上的色塊。而後來的成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打磚塊》。

據說當時雅達利的工程師做出一款遊戲需要150個左右的晶片,這使得遊戲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布希內爾擔心這款新遊戲過於複雜,會消耗太多的晶片,所以他給約伯斯定了兩條額外規定:

如果能在一個月之內開發完成,約伯斯就能拿到700美金獎金。如果能把晶片控制在50個以內還有更多的額外獎金。

這是約伯斯迄今為止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但別忘了,他還有沃茲這條大腿。

約伯斯告訴沃茲:必須要在4天之內完成設計,並且用盡可能少的晶片。完成工作之後的獎金,他們對半分。

為什麼約伯斯要求在4天內完成呢?因為他急著去波特蘭的農場,幫助當地社區收穫農作物。

儘管要求十分苛刻,但沃茲還是接受了挑戰。他們分工協作,不眠不休工作了4個日夜,約伯斯負責創作原型和測試,沃茲負責工程技術。這款經典遊戲,真的在4天之內做了出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只用了45個晶片。

然而諷刺的是,雅達利竟然無法使用沃茲的作品。因為這個電路太過簡化,除了沃茲以外,其他人根本不能理解它的設計方式,以至於這個精湛高效的作品無法量產。

最後,正式上市的《打磚塊》使用了另一位工程師的版本,據說他使用了100多個晶片。但約伯斯還是得到了布希內爾承諾的獎金:在一個月之內完成的700美金,和少於50個晶片的5000美金。

4

這項工作讓兩人聲名遠播,但卻也留下了一個不太愉快的結局。約伯斯在向沃茲交代任務時,只告訴了他那700美金的事,而對更大的獎金隻字未提。

最終,沃茲只拿到了350美金的支票,他為減少晶片做出了全部的貢獻,卻沒有得到一點回報,並且一直被蒙在鼓裡。

直到多年之後,沃茲在一次商務旅行中,無意間從一本雜誌上看到了這段雅達利往事的報導。上面一五一十地寫著布希內爾的承諾和兩人取得的成果。是的,沃茲竟然是從別人的書上看到了自己被坑的真相。

在這次旅行後的一個周日,沃茲和布希內爾在私下聚會時談到了這件事。沃茲這才意識到,原來書上關於獎金的事,竟然都是真的。這次背叛深深地傷害了沃茲,並且在之後多年都不願提起這段往事。

《約伯斯傳》的作者沃爾特在採訪沃茲時,他說:“我只希望他當時誠實一點,如果他需要那筆錢,他知道我肯定會給他的。他是我的朋友,我應該幫助我的朋友。”

面對這筆舊賬,約伯斯顯然也不願多提。他在多個場合下反駁過這種說法,並始終強調自己從未辜負過沃茲。即使提到這5000獎金的故事,他也在猶豫中堅持了自己的說法。

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它似乎並未嚴重影響到二人的友誼。在做完打磚塊之後,他們依然是形影不離的摯友,不過這段做遊戲的經歷,著實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沃茲後來表示,Apple II的某些特性,正是他從打磚塊中學到的。

而對於約伯斯,或許正是通過雅達利的工作,才漸漸意識到了時代的轉變,他對宗教的信仰,變成了對科技的狂熱。他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直覺和能力已經覺醒,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

1976年春,Apple I首次亮相,沒過多久,約伯斯和沃茲便從雅達利和惠普離職,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創建了蘋果電腦公司。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不斷改變著世界。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直到一年半之後,約伯斯的一位好友從印度旅行歸來,約伯斯聽他說著尋訪佛法大師的神奇經歷,不禁心馳神往,終於決定結束渾渾噩噩的生活,去印度尋訪自己的精神導師。不過這時飯都吃不飽的約伯斯得先想辦法解決旅費的問題。

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可能改變了他一生的決定。回家,找個工作,賺錢去印度。

2

回到加州老家後,約伯斯馬上找起了工作。很快,一則刊登在報紙上的奇特招聘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雅達利招聘電子工程師,時薪5美元,讓你在享樂中賺錢。”

初創不久的雅達利是當時矽谷最酷的企業之一,他們人手不多,擁有極強的創造力,幾乎壟斷了整個新興的電子遊戲市場。白手起家的創始人諾蘭·布希內爾更是無數極客的偶像。

布希內爾

不過約伯斯對雅達利有多牛逼似乎沒什麼概念,他沒有在意廣告裡對招聘職位的需求,即使對電子技術一竅不通,還是決定去應聘這個工作。

初到雅達利,約伯斯給人留下的印象可不怎麼樣。他留著一頭長髮和未經修飾的鬍子,衣著不整,趿拉著涼鞋,體味濃烈,讓人避之不及。這一副嬉皮形象讓人怎麼也聯想不到他是來應聘的。

年輕的約伯斯

不過比起這些,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傲慢和自大。雅達利的首席工程師奧爾康後來回憶道:“我的人事主管跟我說,一個奇怪的嬉皮小子在大廳裡,並說要是不雇傭他,他就不走了。我們要叫員警嗎?還是放他進來。”

奧爾康把他放了進來,並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

在面試中,奧爾康很快明白約伯斯可能無法勝任他們需要的職位,但在短暫的接觸中,他竟被約伯斯的人格魅力打動。

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次面試裡約伯斯到底是如何忽悠奧爾康的,不過他確實通過了面試。奧爾康後來回憶道:“一想到我竟然雇傭了一個輟學生,真是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他身上有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東西,他聰明,富有激情,對技術極度狂熱。”

就這樣,約伯斯成為了雅達利的第40號員工。

約伯斯暫時還幹不了電子工程師的活,所以奧爾康給他安排的第一個任務,是作為技師協助另一位工程師的工作。

沒想到僅過了一天,約伯斯就跟這位可憐的工程師爆發了矛盾。

這位名叫唐·朗的工程師第二天跑來質問奧爾康:“我到底做了什麼,你要這樣對我?”奧爾康還很奇怪:“你不是要個技師嗎?我給你招了一個技師啊。”唐說:“這傢伙又髒又臭還讓人討厭,而且他根本不懂電子學。”

約伯斯身上的各種問題,讓他幾乎無法與其他人一起工作。他自大傲慢,出口傷人的習慣讓許多人不滿。他肆無忌憚地稱別人為“蠢貨”,用他的話說“我之所以這麼耀眼,只是因為那些人太糟糕了。”

同時,約伯斯還有體臭。他堅信自己以水果為主的素食習慣可以消除體味,讓他無需經常洗澡,他自己對體味沒什麼感覺,卻讓同事們苦不堪言。

這個習慣他好像一直也沒改

最重要的是,當時的約伯斯不懂電子學,就連簡單的技師工作也難以勝任。但他作為一個外行,卻似乎總是對別人的工作指手畫腳。

儘管如此,約伯斯卻沒有被開除。雅達利的老闆布希內爾與約伯斯私交不錯,他們經常探討哲學問題,約伯斯的思想深度讓布希內爾十分欣賞。所以在很多人想要趕走約伯斯的時候,布希內爾為了留住他,想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約伯斯是個麻煩,但我挺喜歡他的,我讓他來上夜班,這樣就能避開大多數同事,並留在這裡了。”

3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約伯斯在夜班做著設計電路板的工作。利用夜班的便利,約伯斯讓他的老友沃茲尼亞克來協助一些技術工作。

此時的沃茲正在惠普負責手持科學計算器的專案。約伯斯以隨意遊玩雅達利最新遊戲為報酬,讓沃茲每天下班後幫他工作。當然,最開心的肯定是布希內爾,只用一份工資就能讓沃茲這樣的人為他工作,實在是太划算了。

然而這樣的工作沒有持續多久,約伯斯就宣佈要辭職。沒錯,他攢夠去印度的錢了。

這時的約伯斯其實已經基本掌握工作上需要的技術,奧爾康挽留他無果,最後給了他一個出差的任務。

這時雅達利在德國的部門出了一點問題,當時他們設計的遊戲是NTSC制式的,但歐洲的標準PAL。他們需要一個技術人員去德國與當地員工協作,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從德國飛往印度的機票比從美國飛要便宜不少,這項工作就當仁不讓地交給了約伯斯。

約伯斯順利解決了問題後,便前往印度,實現一直以來的夢想。他在印度生活了7個月,這趟旅程讓他的精神追求得到滿足,還順便染上了差點要命的痢疾。

約伯斯對佛教的信仰持續一生,但印度的生活並不那麼宜人。在1975年,約伯斯結束了印度的旅行,返回美國,重新開始了在雅達利的夜班工作。

這時的約伯斯,似乎已經可以獨挑大樑了,再加上義務勞動的沃茲,整個雅達利幾乎沒什麼這個二人組搞不定的工作。

於是,布希內爾讓約伯斯設計一款新遊戲,他將其描述為單人的《PONG》,玩家可以用彈球打掉螢幕上的色塊。而後來的成品,就是大名鼎鼎的《打磚塊》。

據說當時雅達利的工程師做出一款遊戲需要150個左右的晶片,這使得遊戲機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布希內爾擔心這款新遊戲過於複雜,會消耗太多的晶片,所以他給約伯斯定了兩條額外規定:

如果能在一個月之內開發完成,約伯斯就能拿到700美金獎金。如果能把晶片控制在50個以內還有更多的額外獎金。

這是約伯斯迄今為止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但別忘了,他還有沃茲這條大腿。

約伯斯告訴沃茲:必須要在4天之內完成設計,並且用盡可能少的晶片。完成工作之後的獎金,他們對半分。

為什麼約伯斯要求在4天內完成呢?因為他急著去波特蘭的農場,幫助當地社區收穫農作物。

儘管要求十分苛刻,但沃茲還是接受了挑戰。他們分工協作,不眠不休工作了4個日夜,約伯斯負責創作原型和測試,沃茲負責工程技術。這款經典遊戲,真的在4天之內做了出來。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竟然只用了45個晶片。

然而諷刺的是,雅達利竟然無法使用沃茲的作品。因為這個電路太過簡化,除了沃茲以外,其他人根本不能理解它的設計方式,以至於這個精湛高效的作品無法量產。

最後,正式上市的《打磚塊》使用了另一位工程師的版本,據說他使用了100多個晶片。但約伯斯還是得到了布希內爾承諾的獎金:在一個月之內完成的700美金,和少於50個晶片的5000美金。

4

這項工作讓兩人聲名遠播,但卻也留下了一個不太愉快的結局。約伯斯在向沃茲交代任務時,只告訴了他那700美金的事,而對更大的獎金隻字未提。

最終,沃茲只拿到了350美金的支票,他為減少晶片做出了全部的貢獻,卻沒有得到一點回報,並且一直被蒙在鼓裡。

直到多年之後,沃茲在一次商務旅行中,無意間從一本雜誌上看到了這段雅達利往事的報導。上面一五一十地寫著布希內爾的承諾和兩人取得的成果。是的,沃茲竟然是從別人的書上看到了自己被坑的真相。

在這次旅行後的一個周日,沃茲和布希內爾在私下聚會時談到了這件事。沃茲這才意識到,原來書上關於獎金的事,竟然都是真的。這次背叛深深地傷害了沃茲,並且在之後多年都不願提起這段往事。

《約伯斯傳》的作者沃爾特在採訪沃茲時,他說:“我只希望他當時誠實一點,如果他需要那筆錢,他知道我肯定會給他的。他是我的朋友,我應該幫助我的朋友。”

面對這筆舊賬,約伯斯顯然也不願多提。他在多個場合下反駁過這種說法,並始終強調自己從未辜負過沃茲。即使提到這5000獎金的故事,他也在猶豫中堅持了自己的說法。

這個不愉快的小插曲很快就過去了,它似乎並未嚴重影響到二人的友誼。在做完打磚塊之後,他們依然是形影不離的摯友,不過這段做遊戲的經歷,著實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沃茲後來表示,Apple II的某些特性,正是他從打磚塊中學到的。

而對於約伯斯,或許正是通過雅達利的工作,才漸漸意識到了時代的轉變,他對宗教的信仰,變成了對科技的狂熱。他作為一個企業家的直覺和能力已經覺醒,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了。

1976年春,Apple I首次亮相,沒過多久,約伯斯和沃茲便從雅達利和惠普離職,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創建了蘋果電腦公司。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不斷改變著世界。不過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