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種一隻耳朵戴回家

看過《黑貓警長》的人, 都不會忘記裡面著名反派“一隻耳”。 這只老鼠每次出現, 那只缺耳朵上總裹著厚厚的紗布。 這證明它原來是有耳朵的,

由於後天遭遇不測, 失去了。

事實上,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幸運地擁有一雙完整、漂亮的耳朵, 甚至不是所有人都有耳朵。 通常我們所說的“耳朵”, 是指兩隻眼睛以外、頭部兩側的那兩片組織, 醫學上稱為“耳郭”(也寫作“耳廓”)。 可別以為它只是用來架眼鏡、系口罩的, 其實他的生理功能是收集聲波, 使其進入外耳道, 傳至鼓膜, 引起聽覺。 耳的上方大部分以彈性軟骨為支架, 覆以皮膚構成, 皮下組織少, 富含血管和神經, 感覺敏銳。 耳郭穴位豐富, 中醫科常行耳針或局部穴位貼藥法治療某些疾病。

耳郭畸形絕大部分是先天性原因引起的, 如染色體變異、母親懷孕期間病毒感染或接觸某些化學物質及放射性等。 耳郭畸形還多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結構的異常。

後天因素引起的畸形和缺耳, 則有耳郭外傷(如“一隻耳”)、感染、耳郭或外耳道惡性腫瘤大範圍切除等。

如果只是招風耳、巨型耳或耳垂修整, 簡單的手術就可以解決;但若是嚴重的耳郭畸形或耳郭缺失, 則必須重新造一個耳郭。

耳朵創造史

原來的耳郭再造, 是先在皮下植入一個皮膚擴張器, 2~3個月後, 當皮膚長到足夠多時, 再往裡面放入支架。 支架可選用自體肋軟骨、異體軟骨、矽橡膠等, 將其放入預留的皮膚空腔, 製造負壓, 使皮膚緊貼在支架表面, 呈現耳朵的形態。 若術中發現皮膚不夠, 可能還需額外從周圍轉移皮瓣修復。 這種方法比較複雜, 風險也較大。 若用自體肋軟骨, 手術創傷多;若用異體或其他材料,

皮膚有可能感染或產生排斥反應, 造成壞死, 只能將植入體取出, 因此並不是太理想。

另外, 雖然克隆技術已經可以使老鼠身上長出活生生的人耳, 但此技術還需要長期的發展和完善。 以目前情況來看, 要等待一隻耳朵慢慢長大, 對人、對鼠, 恐怕都是一件容易的事;再加上克隆技術的難度和昂貴的價格“真”的耳朵未必比假的好。

耳朵收穫時

義耳和活動義齒一樣, 是可以取下來的, 但前提是它要有地方可依附。 因此, 手術修復需兩步。 第一步為種植釘的植入, 第二步為義耳的實驗室製作。 第一步的手術過程常規須住院一周, 如果是合併小耳畸形的外耳道再造和中耳聽力重建手術, 則住院時間要更長。

義耳實驗室製作需3~5天, 上述兩步之間相距3~4個月。 在廣州市級醫院做單耳手術, 總費用需12000元左右;若做雙耳手術, 則需增加一隻耳的材料和製作費。

種下幾顆釘

有些人聽到“釘”這個字, 可能會本能地感到害怕。 其實, 將與人體相容的金屬釘植入人的骨頭, 並不是一件複雜的事, 病人本身也不會有特殊的感覺。 各種金屬板和釘, 在外科和牙科的應用上是很廣泛的, 主要用於骨折的固定和口腔修復。 “種植牙”大家一定聽過, 就是先在骨頭中埋下種植釘(現多選用鈦釘), 並在體外露出一部分, 作為以後義齒的支架, 然後再在上面安裝假牙, 就會非常牢固, 也不會影響其他牙齒。 現在把這個技術運用到了義耳上, 以健耳為對照,

先確定鈦釘植入物的部位, 用特定的電鑽將鈦釘置入骨內, 手術就完成了。 而且, 在頭面部使用的鈦釘都比較小, 手術過程中並不會帶來很大的損傷, 6~70歲的病人都適用。 手術多在全麻下進行。

手術只是“種下”了種植釘, 還要等他它牢牢地“紮根”於骨頭才能算成功, 以保證以後佩戴的義耳牢固穩定。 而這個“紮根”過程一般需要3~4個月。 複查時, 若普通受力, 不會引起病人疼痛, X光檢查顯示種植體與骨之間為骨性融合連接, 就說明種植成功, 可進行第二步——義耳修復。

目前, 耳郭修復這種方法被公認為痛苦最小、滿意度最高、最易接受的治療手段。 但如果病人發生感染或本身骨質受損, 種植釘未能與骨頭很好地結合, 則無法種植成功。 此外,術中原來的殘耳需要切除,這一點應取得病人的同意。

收穫一隻耳

義耳的製作在實驗室完成。耳郭是人體表面器官中結構最為精細、複雜的部分,可別以為耳朵是像雕蘿蔔一樣雕出來的,要知道,就算是羅丹,天天做耳朵也會厭煩。其實和義齒一樣,義耳也是通過取模型,再灌注加工而成的。一般取對側正常耳模,雙耳畸形或缺失者則可用其父母或兄妹的耳模,根據模型得出義耳的形狀,並加以校正,輪廓就出來了。目前,最好的義耳材料是矽橡膠,因其容易調色,且著色穩定,又有較好的彈性,易塑形,故被廣泛應用。除了形狀,顏色的調配也極其重要,要模擬健耳的耳郭皮膚顏色,還要表現出血管和毛孔的形態色澤,使義耳看起來能夠以假亂真。因此,就算不是雕塑家,製作者還真得有良好的繪畫功底和欣賞品味呢。義耳做好後要試戴一次,經過適當修整,再加以磨光處理,就可以佩戴了。

此外,術中原來的殘耳需要切除,這一點應取得病人的同意。

收穫一隻耳

義耳的製作在實驗室完成。耳郭是人體表面器官中結構最為精細、複雜的部分,可別以為耳朵是像雕蘿蔔一樣雕出來的,要知道,就算是羅丹,天天做耳朵也會厭煩。其實和義齒一樣,義耳也是通過取模型,再灌注加工而成的。一般取對側正常耳模,雙耳畸形或缺失者則可用其父母或兄妹的耳模,根據模型得出義耳的形狀,並加以校正,輪廓就出來了。目前,最好的義耳材料是矽橡膠,因其容易調色,且著色穩定,又有較好的彈性,易塑形,故被廣泛應用。除了形狀,顏色的調配也極其重要,要模擬健耳的耳郭皮膚顏色,還要表現出血管和毛孔的形態色澤,使義耳看起來能夠以假亂真。因此,就算不是雕塑家,製作者還真得有良好的繪畫功底和欣賞品味呢。義耳做好後要試戴一次,經過適當修整,再加以磨光處理,就可以佩戴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