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美貿易戰 大豆雙刃劍

來自中國海關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前三大的大豆進口國分別為巴西、美國和阿根廷, 進口量分別為5093、3285、658萬噸。 這意味著, 美國的大豆, 對中國而言並非不可替代。 圖為今年4月4日, 江蘇南通港口集團狼山港務分公司忙著卸運、裝運進口巴西大豆。 美聯社

【僑報綜合報導】最近一段時間, 在中美兩國的貿易戰中, 大豆儼然成了主角。 在中國最近剛宣佈對美國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徵稅清單中, 第一和第二項都是大豆, 與此同時, 只要是和貿易戰有關的新聞, 都少不了大豆的影子。

區區一個大豆又不是什麼黑科技,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咖位呢?原因很簡單,

大豆出口對美國經濟意義重大。 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約35%來自於美國。 2017年美國大豆出口量超過60%進入中國。 更為重要的是, 大豆出口對美國政治的影響也不能小覷, 美國豆農是特朗普重要的票倉。 也正因為如此, 有專家表示, 一旦中國正式對美豆徵收高額關稅, 在影響美國豆農收入的同時, 也會影響特朗普的支持率。 不過, 該舉措也會讓中國面臨大豆進口不足和通脹風險。

農場主懵了

4月3日, 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 宣佈將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涉及約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 在美方宣佈這一政策不到24小時之內, 中國就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擊。

綜合新華網、上海《每日經濟新聞》報導,

4月4日,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 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此消息一出, 隨即引發美股和期貨市場(主要是大豆、豆粕)出現大跌。

其實, 陷入恐慌的還包括美國農場主。 印第安那州abc57網站稱, 印第安那州的豆農們表示, 中國對美國農業的報復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種植大豆的農場主斯泰恩坎普說, 對中國報復的恐慌情緒正在美國整個農業中蔓延, “我們當地的穀倉(運營商)一下午都在接電話, 農民都希望今天就出售他們的糧食。 ”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稱, 美國的農民已經火速在美中爆發貿易戰問題上譴責特朗普。 代表美國20多個州的美國小麥聯合會以及全國小麥種植者協會都表示,

特朗普如果和中國一決高下, 應該通過合法管道進行。 他們說, 特朗普的舉動破壞了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領導力。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 在此次中國宣佈對來自美國的大豆徵收高額關稅之前, 美國農場主就開始憂心忡忡。

3月12日, 美國大豆協會請求與特朗普會面。 在當日的一封公開信中,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愛荷華州農場主約翰·海斯多夫(John Heisdorffer)敦促特朗普, “即使不推翻(他的)決定也要進行修改, 以避免一場貿易戰會重創該行業”。

其實, 海斯多夫所言不假。 大豆出口尤其是對華出口, 對美國經濟意義重大。

上海“華爾街見聞”報導, 除美國以外, 南美是大豆主要生產地, 2017年巴西和阿根廷兩者合計的大豆產量占全球的約47%。

近些年來, 巴西積極擴大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 產量逐漸提高, 目前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有統計資料顯示, 目前美國、中國分別是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和第一大進口國。 從進口方面看, 2017年全球大豆進口量為151.3百萬噸, 中國進口97百萬噸, 占比64%。 2017年全球大豆出口量為150.6百萬噸, 其中美國出口量為56.2百萬噸, 占比37%, 僅次於巴西47%的占比。 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約35%來自於美國。 2017年美國大豆出口量超過60%進入中國。 大豆出口額占美國對華出口額比例為11%, 占對華出口農產品金額比例為58%。

上海澎湃新聞報導, 美國大豆協會近日在其官方Twitter(推特)上警告說, 目前巴西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 並且正在提升其運輸體系以滿足中國的龐大需求。

美國承受不起喪失這一關鍵市場份額的代價。

特朗普要被鐵票倉拋棄?

如果農村經濟惡化, 美國的大部分農村將拋棄特朗普, 遲早他們會希望特朗普被彈劾。 文章作者表示, 屆時農村民眾會認為, “他們別無選擇”。

農業是特朗普的重要基本盤, 如今卻將成為特朗普政府魯莽的貿易行動的犧牲品。

綜合CNN、上海“華爾街見聞”報導, 大豆出口對美國政治意義重大。 2014年至2017年位居美國大豆生產前10位的州為伊利諾州、愛荷華州、明尼蘇達州、內布拉斯加州、印地安納州、密蘇里州、俄亥俄州、北達科塔州、南達科他州和阿肯色州, 這10個州大豆生產占全美的95%, 在2016年美國大選中, 有8大農業州都支持特朗普, 是其重要票倉地區。 如果中國對美國大豆採取提高關稅,預計美國大豆主產州經濟將受到嚴重打擊,並對特朗普支持度及未來連任構成負面影響。

“北京欲對進口美豆徵收高額關稅,除了直接影響美國豆農的生產和收益外,更為重要的是,這將打擊特朗普的票倉,因為不少出產大豆的農業州此前都是特朗普的“粉絲”,一旦農場主們因為大豆出口問題倒戈,這對正處於中期選舉的特朗普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北京的一位專家如此說道。

《紐約時報》網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特朗普會破壞農業經濟嗎?》的文章。該文稱,如果特朗普繼續推行相關關稅(針對中國)措施,全美各州的許多農村地區都將受影響。

如果農村經濟惡化,美國的大部分農村將拋棄特朗普,遲早他們會希望特朗普被彈劾。文章作者表示,屆時農村民眾會認為,“他們別無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欲對美國大豆徵收高額關稅,除了引發美國農場主對特朗普不滿之外,一些農業州資深參議員近日也對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稅政策上一意孤行表達不滿。

騰訊網報導,美國農場局聯合會主席齊皮·杜瓦爾近日發表聲明稱:“我們深知市場浮沉,但此事正在考驗(農場主)家庭的耐心和樂觀情緒,他們現在正面臨著16年以來最糟糕的農業經濟。此事必須要停止才行。”

杜瓦爾還在聲明中稱:“貿易糾紛的升級已經使得農牧場主陷入了一種危險的狀況。我們有帳單必須要付,有債務必須要還,因此失去任何市場都是我們無法承擔得起的後果,哪怕是遠不如中國那麼重要的市場也不能失去。我們敦促中美兩國回到談判桌前,達成一項符合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利益的協議。”

國會參議院下屬司法委員會(Judiciary Chairman)主席、來自愛荷華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也表示,“讓農牧場主來承擔整個國家受到的報復行為”是不公平的。在2017年,愛荷華州是美國國內大豆產量第二大的州。

面對各界的指責,特朗普承認貿易戰傷害美國農民,並表示,“你們都愛國,我會補償”。

CNN報導,特朗普近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他知道美國農民可能會因為中國的關稅而受到傷害。但是他堅信從長遠角度看,美國農民會因為他發動的“貿易戰”獲益。他也強調,任何農民受創都不會影響他的決策和政治前途。

特朗普說:“農民都是偉大的愛國者,他們可以理解他們現在是在為國做貢獻。我們會補償他們的。同時,在最後,他們會比現在更加強大。”

對特朗普的表態,蒙大拿州豆農卡斯特(Herb Karst)表示:“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這話完全沒邏輯。如果中國真的行動了,那麼這必將對美國豆農造成災難性後果,並蔓延至所有農民。”

大豆承壓 中國通脹吃得消?

在金融去杠杆的關鍵時期,以及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內、外部壓力已經很大,再去硬抗因為打“大豆牌”而造成的通脹壓力,會比較困難。

在貿易戰中打“大豆牌”固然能打擊特朗普的票倉,但其對中國的傷害也不小,反噬主要來自於可能發生的通脹風險上。

綜合香港《文匯報》、騰訊財經報導,與美國豆農嚴重依賴中國市場類似,中國大豆消費也嚴重依賴整個美洲,其對外依存度約為86%,中國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 如果將美國大豆拒之門外,在當前已經消耗掉巴西大豆產量的33%、大豆出口量的61%,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並不大。

南美大豆市場的總量不足以滿足中國需求,若拋棄北美、轉向南美,勢必造成進口成本的大幅攀升。中國大豆消費嚴重依賴進口,海外進口替代空間不大,再加上中國國內大豆庫存水準較低、需求的相對剛性,使得供給減少之後、必然會帶來價格波動,造成通脹風險。

據招商證券測算,大豆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路徑主要有三條,分別為食用油,大豆類食品,肉禽飼料 —— 以上三項在CPI中權重達到7.5%。

考慮到以上三個細項、量化大豆價格對CPI同比的影響,大豆價格上漲5%、10%、20%、30%四種情況下,將額外拉動CPI同比上漲0.08%、0.17%、0.33%、0.50%,這將顯著抬升通脹壓力,並進一步影響大陸央行貨幣政策操作。

在金融去杠杆的關鍵時期,以及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內、外部壓力已經很大,再去硬抗因為打“大豆牌”而造成的通脹壓力,會比較困難。

所以,一旦中美貿易戰進入中期,中國將大豆作為反制手段,對中美兩國都將會帶來巨大傷害。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專家建議中國應未雨綢繆。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秧分建議,中國應研究制定針對重要農產品的投資佈局戰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推動大豆進口來源多元化。

據瞭解,目前中國已有企業進行佈局。如,上海中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俄羅斯遠東、烏克蘭等地與當地合作,加大農產品種植並返銷中國市場,涉及品種包括大豆、葵花籽等。

在中國國內大豆種植方面,東北地區將進入大豆播種季節,相關人士提出積極做好春播備耕工作,適度擴大中國本土大豆供應規模;同時繼續推進玉米去庫存、糧改飼,適當擴大花生、油菜籽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

中國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明利說,應加大對中國國內豆農的補貼力度、及早推出補貼措施,也可將耕地品質提升等補貼與大豆種植直接掛鉤,這將提高大豆種植面積,有力對沖進口減少的影響。

如果中國對美國大豆採取提高關稅,預計美國大豆主產州經濟將受到嚴重打擊,並對特朗普支持度及未來連任構成負面影響。

“北京欲對進口美豆徵收高額關稅,除了直接影響美國豆農的生產和收益外,更為重要的是,這將打擊特朗普的票倉,因為不少出產大豆的農業州此前都是特朗普的“粉絲”,一旦農場主們因為大豆出口問題倒戈,這對正處於中期選舉的特朗普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北京的一位專家如此說道。

《紐約時報》網站近日刊登了一篇題為《特朗普會破壞農業經濟嗎?》的文章。該文稱,如果特朗普繼續推行相關關稅(針對中國)措施,全美各州的許多農村地區都將受影響。

如果農村經濟惡化,美國的大部分農村將拋棄特朗普,遲早他們會希望特朗普被彈劾。文章作者表示,屆時農村民眾會認為,“他們別無選擇”。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欲對美國大豆徵收高額關稅,除了引發美國農場主對特朗普不滿之外,一些農業州資深參議員近日也對特朗普政府在對華關稅政策上一意孤行表達不滿。

騰訊網報導,美國農場局聯合會主席齊皮·杜瓦爾近日發表聲明稱:“我們深知市場浮沉,但此事正在考驗(農場主)家庭的耐心和樂觀情緒,他們現在正面臨著16年以來最糟糕的農業經濟。此事必須要停止才行。”

杜瓦爾還在聲明中稱:“貿易糾紛的升級已經使得農牧場主陷入了一種危險的狀況。我們有帳單必須要付,有債務必須要還,因此失去任何市場都是我們無法承擔得起的後果,哪怕是遠不如中國那麼重要的市場也不能失去。我們敦促中美兩國回到談判桌前,達成一項符合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利益的協議。”

國會參議院下屬司法委員會(Judiciary Chairman)主席、來自愛荷華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也表示,“讓農牧場主來承擔整個國家受到的報復行為”是不公平的。在2017年,愛荷華州是美國國內大豆產量第二大的州。

面對各界的指責,特朗普承認貿易戰傷害美國農民,並表示,“你們都愛國,我會補償”。

CNN報導,特朗普近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他知道美國農民可能會因為中國的關稅而受到傷害。但是他堅信從長遠角度看,美國農民會因為他發動的“貿易戰”獲益。他也強調,任何農民受創都不會影響他的決策和政治前途。

特朗普說:“農民都是偉大的愛國者,他們可以理解他們現在是在為國做貢獻。我們會補償他們的。同時,在最後,他們會比現在更加強大。”

對特朗普的表態,蒙大拿州豆農卡斯特(Herb Karst)表示:“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這話完全沒邏輯。如果中國真的行動了,那麼這必將對美國豆農造成災難性後果,並蔓延至所有農民。”

大豆承壓 中國通脹吃得消?

在金融去杠杆的關鍵時期,以及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內、外部壓力已經很大,再去硬抗因為打“大豆牌”而造成的通脹壓力,會比較困難。

在貿易戰中打“大豆牌”固然能打擊特朗普的票倉,但其對中國的傷害也不小,反噬主要來自於可能發生的通脹風險上。

綜合香港《文匯報》、騰訊財經報導,與美國豆農嚴重依賴中國市場類似,中國大豆消費也嚴重依賴整個美洲,其對外依存度約為86%,中國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 如果將美國大豆拒之門外,在當前已經消耗掉巴西大豆產量的33%、大豆出口量的61%,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並不大。

南美大豆市場的總量不足以滿足中國需求,若拋棄北美、轉向南美,勢必造成進口成本的大幅攀升。中國大豆消費嚴重依賴進口,海外進口替代空間不大,再加上中國國內大豆庫存水準較低、需求的相對剛性,使得供給減少之後、必然會帶來價格波動,造成通脹風險。

據招商證券測算,大豆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路徑主要有三條,分別為食用油,大豆類食品,肉禽飼料 —— 以上三項在CPI中權重達到7.5%。

考慮到以上三個細項、量化大豆價格對CPI同比的影響,大豆價格上漲5%、10%、20%、30%四種情況下,將額外拉動CPI同比上漲0.08%、0.17%、0.33%、0.50%,這將顯著抬升通脹壓力,並進一步影響大陸央行貨幣政策操作。

在金融去杠杆的關鍵時期,以及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內、外部壓力已經很大,再去硬抗因為打“大豆牌”而造成的通脹壓力,會比較困難。

所以,一旦中美貿易戰進入中期,中國將大豆作為反制手段,對中美兩國都將會帶來巨大傷害。也正因為如此,一些專家建議中國應未雨綢繆。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秧分建議,中國應研究制定針對重要農產品的投資佈局戰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推動大豆進口來源多元化。

據瞭解,目前中國已有企業進行佈局。如,上海中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俄羅斯遠東、烏克蘭等地與當地合作,加大農產品種植並返銷中國市場,涉及品種包括大豆、葵花籽等。

在中國國內大豆種植方面,東北地區將進入大豆播種季節,相關人士提出積極做好春播備耕工作,適度擴大中國本土大豆供應規模;同時繼續推進玉米去庫存、糧改飼,適當擴大花生、油菜籽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

中國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王明利說,應加大對中國國內豆農的補貼力度、及早推出補貼措施,也可將耕地品質提升等補貼與大豆種植直接掛鉤,這將提高大豆種植面積,有力對沖進口減少的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