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追問“跨省追捕”

企業違法千次安然無恙, 醫生發帖“揭黑”卻被捕, 玄機何在?

【4月16日“四合院”時評】因為在互聯網上發文稱“鴻茅藥酒是來自天堂的毒藥”, 一名廣州醫生遭到鴻茅藥酒企業所在地(內蒙古自治區涼城縣)警方的跨省追捕, 理由是認為該醫生犯下了“損害商品聲譽罪”。 該事件近日引起了中國輿論的軒然大波。

內蒙古警方給廣州醫生扣上“損害商品聲譽罪”的帽子, 原因在於他們認為該醫生的言論“捏造並散佈了虛偽事實”, 導致一些商家退貨, 給鴻茅藥酒企業造成了近百萬的經濟損失。 但一些較真的媒體調查發現,

所謂的“經濟損失”存在誇張誇大和疑問。 另外, 透過該醫生的文章來看, 裡面除了標題中帶有情緒宣洩用了“毒藥”二字外, 其餘多是從心肌變化、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做的醫學科普, 意在說明鴻茅藥酒對老年人會造成傷害。

對於刻意造謠中傷行為, 當然可以依法處理。 但當前很多法律專業人士認為, 並無確鑿證據證明該醫生的行為屬於造謠中傷。 相反, 其言論更像是對公眾的解疑釋惑, 滿足了公眾知情權。

據統計, 鴻茅藥酒曾被江蘇、遼寧、浙江等25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 違法次數達2000多次, 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鴻茅藥酒明明是非處方藥, 卻常以“保健品”的身份示人, 這些做法對公眾健康顯然是一種不負責。

這裡禁不住要追問, 一家被通報違法超千次的企業依舊安然無恙, 而一個醫生說了實話滿足了公眾知情權卻被逮捕, 這裡面有何玄機?有關部門應該反思。

其次要追問的是, 謠言和正當言論的邊界在哪裡?互聯網社會, 人們在網上購物、訂餐、訂票時, 免不了會對商家服務進行打分或吐槽。 如果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對民眾的負面評價矯枉過正、盲目執法, 那就會讓本來正當的言論變成了“高風險活”。 這不僅抹黑了政府的形象, 也拖累了中國法治化的道路。 所以, 對民眾的言論, 執法者必須心中有桿秤。

最後要追問的是, 動用警權豈能任性?按照正常的流程, 即便鴻茅藥酒對醫生的觀點有異議, 也只是正常的民事糾紛,

應該走民事訴訟途徑, 但涼城縣公安卻直接插手, 讓整個事件“刑事化”, 警權任性的背後, 是否有袒護地方納稅大戶的考量?這場“跨省追捕”事件將如何落幕, 值得關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