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廉潔時評:“慣例”不能淩駕於紀律之上

慣例, 是指“慣用的先例”、“一貫的做法”。 慣例有好壞之分, 好慣例, 合紀合法、合情合理, 不斷產生正能量;壞慣例, 往往假借“合情合理”之名,

行違紀違法之實, 負面影響極大, 嚴重損害黨風、政風、民風。 不管是明面上的規矩, 還是隱形的行為定勢, “慣例”都不能淩駕於紀律規矩之上。 黨紀國法面前, 任何藉口都站不住腳, 違紀必究。

現實工作、生活中, 極少數黨員幹部對紀律規矩非常清楚, 卻不以紀律作為行事準則, 總喜歡開口閉口講“慣例”, 認為以往打打“擦邊球”“踩踩紅線”辦的事情, 沒有出現問題, 以後做做也無妨;還有的平時不注意紀律規矩的學習, 慣性思維影響著日常作為, 所謂的“慣例”“老規矩”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在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的形勢下, 管黨治黨的螺絲擰得更緊, 無視紀律規矩, 依然按老套路和“慣例”工作和生活, 結果必然是辦了糊塗事, 最終觸礁翻船、害人害己。

打著“慣例”的幌子踩紅線、闖雷區, 只是自我要求不嚴的推脫之辭, 歸根結底還是紀律意識淡薄、僥倖心理作祟。 壞的慣例多數源於對政策規定的陽奉陰違和選擇性執行, 即所謂的“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當講慣例的本意就是為了對抗紀律規矩之時, 講慣例自然就走向了守紀律的對立面。 破壞紀律規矩成為慣例, 政策執行上的跑冒滴漏就會隨之增多, 一旦上行下效就會連片淪陷。 紀律規矩不是“橡皮泥”“紙老虎”, 更不是“伸縮棒”, 而是“帶電的高壓線”“高懸的鐵戒尺”, 若沒有敬畏紀律和規矩之心, 打著“慣例”的幌子, 我行我素, 任性行事, 栽跟頭就是遲早的事。 黨員幹部不能因為是慣例就可以相沿成習, 更不能心存僥倖、恣意妄為,

紀律規矩不會因為推脫之辭而對違紀者網開一面。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 ”對於黨員幹部而言, 紀律規矩是為官做人的基本底線和行為準繩, 更是檢驗政治覺悟和思想認知的重要尺規。 黨員幹部應該時刻牢記黨員身份, 牢固樹立宗旨意識, 加強紀律規矩的學習。 唯有知法紀、明黨規, 才不會以慣例為藉口“揣著明白裝糊塗”, 在遵循“慣例”時就會自覺讓紀律意識佔據上風。 轉變“慣例”思維, 紀檢監察機關還要手握戒尺, 動輒則咎, 讓紀律意識淡薄的幹部醒一醒。

“慣例”不能淩駕於紀律規矩之上。 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繃緊紀律弦, 時刻做到明底線、知敬畏。 唯有人人恪守紀律規矩, 才能讓不守紀律規矩者成為特例,

也才能讓不良慣例失去存在空間, “慣例與紀律之爭”的困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