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聊城:治理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難也得管

前幾天, 在浙江金華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位電動車主闖紅燈時被撞, 要求汽車擔責時被交警直接懟了回去。 最後, 交警認定電動車主闖紅燈, 負事故全責。

此事傳到網上, 網友們也是一邊倒地支持交警, 有網友就說了, 如果交警都能這樣嚴格執法, 可能事故會少很多。

近年來, 馬路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 尤其是電動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實在是太多了, 由此引發的交通事故, 也的確不少。 有鑑於此, 也為了推動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各地開始推出一些新舉措。

在聊城, 對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治理的呼聲, 也是越來越強烈。

一位長期在一線執勤的民警告訴聊城晚報記者, 現如今, 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已經成為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交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整治行動, 而形成長期有效的治理措施, 勢在必行。

各地頻出高招, 治理非機動車和行人違法

今年1月份, 在天津, 有市民過馬路時因為違反了交通信號, 被交警開出了10元錢的行人罰單。

今年3月份, 在深圳, 一組來自行人闖紅燈曝光台的照片在網上廣泛流傳。 照片拍攝了在路口闖紅燈被抓拍的行人, 並附有經處理的姓名和身份證號。

“深圳曝光闖紅燈行人”也迅速成為熱點新聞。 據瞭解, 在這方面, 深圳從2012年開始探索, 形成了一套現場執法與科技應用相結合、秩序治理與宣傳引導相結合的常態長效治理機制。 早在2017年4月, 深圳在新洲蓮花路口投用了一套人臉識別闖紅燈抓拍設備, 該設備用攝像頭自動拍攝行人闖紅燈行為, 並在安全島上的大螢幕即時播放。 目前, 深圳對於行人闖紅燈實行分檔處罰:一般情況下闖紅燈罰款20元;早晚高峰時段闖紅燈, 或當“帶頭大哥”則罰款50元;對於闖紅燈2次及以上、不聽勸阻或引發交通事故的, 處以100元罰款。

除了罰款、扣分, 深圳還將斑馬線不禮讓行為納入個人征信系統。 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闖紅燈等行為都會被記錄在案,

並定期推送給信用機構。

在濟南, 去年以來通過路口大屏無碼滾動曝光違法行人, 並突出面部特寫的舉措, 同樣在網上引起熱議。

事實上, 在聊城去年也有過類似之舉:聊城交警部門在其微信公眾號上通過照片的形式, 曝光了多人闖紅燈、逆行行為、翻護欄等不文明行為,

引來市民的廣泛關注。

不可否認, 這些舉措中的一些做法還存在爭議, 但有一點很明確, 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通過一些有別于以往的治理手段, 整治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

有困難也得管, 各方期待更嚴格執法更細緻舉措

同樣不可否認的是, 治理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 放眼全國, 都是難點。

接受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 一位元城區中隊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於行人和非機動車的交通違法行為, 目前主要是以宣傳教育為主。 “這不僅是我們基層執法的難點, 可以說是全省乃至全國治理的難點, 不過我們一直在嘗試和學習其他地方的一些治理經驗, 不斷摸索新的方式來引導和加強對行人和非機動交通違法的治理。 ”

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目前的情況是,並非無法可依。去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就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和行人出現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可處以20元罰款。非機動車主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車輛。不過,與全國的情況一樣,這項執法面臨一些操作層面的實際困難。

接受採訪時,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一線交警和律師、學者都表示,這些現實困難可以理解,但一個發展方向應該是,未來的執法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希望能把交通違法行為與個人誠信體系掛鉤。

在加大執法力度之外,受訪者同樣提到的一個角度是希望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配套設施,借鑒外地經驗,在護欄和人行天橋的設置,專用道路的引導和規劃方面多動腦筋。

聊城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高潔對濰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道尤其是交叉口的人車分流印象深刻,她表示,高標準做好城市交通規劃,並細化分設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道,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聊城已經開始嘗到更細緻的舉措帶來的“甜頭”:去年暑假期間,根據長時間的調研,交警部門在北順小學等學校路口設置了學生過路口等待區,引起了各方的一致好評。如今,聊城正醞釀出臺與個人誠信體系和單位文明稱號掛鉤的新舉措,力圖推進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行為治理。不僅如此,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努力實現文明單位幫包路口的常態化,切實提升市民文明出行素質。

統籌 趙宗鋒 記者 趙宗鋒 劉亞傑 劉敏

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目前的情況是,並非無法可依。去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就明確規定,非機動車和行人出現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可處以20元罰款。非機動車主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車輛。不過,與全國的情況一樣,這項執法面臨一些操作層面的實際困難。

接受採訪時,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一線交警和律師、學者都表示,這些現實困難可以理解,但一個發展方向應該是,未來的執法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同時,希望能把交通違法行為與個人誠信體系掛鉤。

在加大執法力度之外,受訪者同樣提到的一個角度是希望進一步提升城市交通配套設施,借鑒外地經驗,在護欄和人行天橋的設置,專用道路的引導和規劃方面多動腦筋。

聊城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副教授高潔對濰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道尤其是交叉口的人車分流印象深刻,她表示,高標準做好城市交通規劃,並細化分設行人和非機動車專用道,應該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聊城已經開始嘗到更細緻的舉措帶來的“甜頭”:去年暑假期間,根據長時間的調研,交警部門在北順小學等學校路口設置了學生過路口等待區,引起了各方的一致好評。如今,聊城正醞釀出臺與個人誠信體系和單位文明稱號掛鉤的新舉措,力圖推進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行為治理。不僅如此,市創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將努力實現文明單位幫包路口的常態化,切實提升市民文明出行素質。

統籌 趙宗鋒 記者 趙宗鋒 劉亞傑 劉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