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鬼穀子大智慧:教你一招鬼谷攻心秘術,能成事的人有城府懂套路!

你是個會說話的人嗎?別急著回答, 說話是人的本能, 會說話才是本事。

我們是要感謝孟軻老師的, 因為他總是會有意無意的透露點縱橫家的套路。

“孟軻先生, 出來吧, 給我們施展一下您的縱橫絕學吧。 ”

如果孟軻聽到這句話, 一定會義憤填膺的說:“什麼套路, 我不懂啊”, 這符合人物性格特徵, 就潤之先生說的:

儒家多偽。

其實關於套路這件事, 不僅是阿信感興趣, 齊宣王田辟疆也很感興趣。 比如有一次兩人嘮嗑, 田辟疆就直接說:

“先生給我講講霸道的套路吧。 ”

為什麼田辟疆要問這個問題呢?商鞅就是憑霸道的套路讓秦國富強起來的。

孟軻聽後不屑的說:“騷瑞, 這個祖師爺沒教啊。 要不, 我跟您嘮嘮王道?”

關於這個問答, 田辟疆是肯定不高興的, 戰國是動盪時期, 你給寡人講三王的大道理, 有毛用?

這件事, 商鞅其實也幹過, 他先跟秦孝公嬴渠梁講帝道、王道,

聽的秦孝公雲裡霧裡、昏昏欲睡, 直到講了霸道, 才打動了嬴渠梁。 孟老師很顯然沒汲取前輩的教訓。

孟軻想說的王道長啥樣呢?四個字:以德糊人!

因此田辟疆一臉嫌棄, 不屑的說:“靠德也能稱王?”

孟軻兩眼頓時發亮, 激動的說:“是啊, 田總, 道德仁義可是大寶貝。 不瞞您說,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道德的人。 ”注意, 孟軻說這話不是一時興起瞎說的。 性本善就是他提出來的, 他認為人人都是善良的。

田辟疆聽了這話, 差點笑出聲兒來, 說不定還會唱一句:像我這樣聰明的人, 早就告別了單純。 於是打趣道:

“老孟啊, 你覺得我善良嗎?”

孟軻發現的溝通的突破口, 於是他開始滔滔不絕講起了那個老段子, 大概意思是:有一天, 有個廚師牽著一頭牛去準備殺掉。

恰巧經過宮殿前, 田辟疆看見了, 於是讓侍衛把牛放了。

孟軻說:“田總, 您當然善良, 你對一頭牛都充滿了愛。 您的這份愛就能讓你天下無敵。 ”

我堅信孟軻一定是愛心氾濫的慈祥老人。 我堅信這哥們是沒上過戰場的。 兩軍交戰, 你死我活的時候, 你來一句:“認輸吧, 騷年, 我是個充滿愛心的人。 ”

你猜敵人聽完後, 會不會被你的愛感動, 哭的稀裡嘩啦?

癡心妄想!

言歸正傳, 孟軻其實一直在給田辟疆狂打雞血, 有沒有效果呢?有的!

田辟疆感覺很受用, 為什麼呢?因為他認同的孟子的性本善論嗎?天真!

這其實另有隱情。 田辟疆之所以感覺很受用, 不是被孟軻的王道說動了, 而是因為田辟疆沒殺牛的事情傳出去之後, 成了一個笑話:

“田老闆, 真摳門, 連一頭牛都捨不得殺掉。 ”

我敢保證, 這個傳言的邏輯是說得通的。 比如在孟軻的慫恿下, 齊國趁燕國之亂, 殺了蘇秦的親家子之, 並將之碎屍萬段。

這時候, 你特麼說你不忍心殺一頭牛, 那就真“呵呵”了。

孟老師有時候也真是擅長睜眼說瞎話的,

你們兩連人都敢殺, 現在又假情假意的對一頭牛充滿愛了。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吹牛嗎?

於是兩人繼續賣力的表演。 田辟疆為自己闢謠說:我實在不忍心看牛發抖的樣子, 沒有罪過就被殺。

孟子安慰道:君子之于禽獸也, 見其生, 不忍見其死。 聞其聲, 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我擦, 有時候覺得儒家要是虛偽起來, 就真沒縱橫家什麼事了。 孟軻的這句話聽的我渾身雞皮疙瘩:君子們看見小動物, 看見它活著, 就不忍心看它死。 聽見它的聲音, 就不忍心吃它們的肉。 所以君子總是跟廚房總是保持距離。

你看, 我對小動物都那麼有愛心, 我多善良!拜託, 您那麼有愛心, 乾脆就別吃肉啊。 您不去廚房算是哪門子事?這就是傳說中的神邏輯嗎?

這就好比:我看見有人在做壞事,我就把眼睛閉上,當什麼都沒發生過。有人借我錢不還,我就等,用愛去感動他,總有一天他會良心發現還錢的。

聽到孟軻的一通吹,田辟疆心裡美滋滋的,終於為自己的摳門找到安慰了。就好比那些借錢不還的人,總是在安慰自己,不還錢是怕朋友拿回錢後會學壞,萬一沾染上惡習怎麼辦啊。

所以不還錢是天經地義的,這都是為了朋友,就讓我幫朋友操心花錢這種小事吧!

田辟疆感慨的說:“我心裡在想什麼,你總能揣摩到。哥們,你懂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本文推導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田辟疆自己也說: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關於我放了一頭牛的這件事,我認真的想了一下,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呵呵,說不定就是小氣、摳門呢?

但是重點是下一句: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田辟疆拉著孟軻的手說:“聽了老鐵的一番話,說到我心坎裡了,戳心了。”

我們今天講的其實是“戚戚”兩個字,我說這是鬼穀子的一個秘術,你信嗎?

一說到“戚戚”這個詞,常規理解就是憂傷。田辟疆說的: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們如果翻譯成:

“孟先生說的這席話,讓我的心裡很憂傷。”

這明顯就不通了,很顯然“戚戚”不能翻譯成“憂傷”,那應該怎麼翻譯呢?

“孟先生說的這席話,讓我有強烈的共鳴,觸動了我。”

因此,“戚戚”應該是指心有所動,產生共鳴的意思。那跟鬼穀子有幾毛錢關係呢?關係大了。鬼穀子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戚言者,權而於信。

古往今來,無數人的翻譯是:說憂傷的話,因為善於權衡,為了求取忠信的美名。

差評!憂傷就顯得自己忠信了?鬼穀子不是讓你裝深沉擺酷。這又是翻譯者們的神邏輯。我想對這樣的翻譯們說一句話:

“諸位都是垃圾!”

上文中,孟軻給我們完美的表演了“戚言術”這套技法的實戰用法。他想跟田辟疆講王道,並不是一番大道理,而是一直試圖去觸動田辟疆。終於他從牛的身上找到了秘鑰。

其實孟子的說辭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他的產品。

戚言,明顯是說讓人心動,讓人產生共鳴的話,由於善於權衡對方真實心理,自然就能顯得自己忠信。

有人會說了,權不是權力嗎?

孟子會瞪你一眼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權不是權力,權是為了知道輕重。使用戚言時,你要知道對方心裡重視什麼,關心什麼,這其實就是攻心。

就如鬼穀子說的: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認真的分析對方的心思意圖,知道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然後就用他們重視的問題遊說。我們來概括一下,鬼穀子的這個被誤解千年的秘術:

戚言術:說話時候,要說那些能打動別人,說別人關心的話,權衡能讓人產生共鳴的話題。

正所謂:

對於有共鳴的人,字字誅心。

對於沒共鳴的人,句句矯情。

學習更多國學鬼穀子智慧,敬請關注“鬼穀道”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縱橫捭闔,鬼穀論道。

這就好比:我看見有人在做壞事,我就把眼睛閉上,當什麼都沒發生過。有人借我錢不還,我就等,用愛去感動他,總有一天他會良心發現還錢的。

聽到孟軻的一通吹,田辟疆心裡美滋滋的,終於為自己的摳門找到安慰了。就好比那些借錢不還的人,總是在安慰自己,不還錢是怕朋友拿回錢後會學壞,萬一沾染上惡習怎麼辦啊。

所以不還錢是天經地義的,這都是為了朋友,就讓我幫朋友操心花錢這種小事吧!

田辟疆感慨的說:“我心裡在想什麼,你總能揣摩到。哥們,你懂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本文推導並非空穴來風,因為田辟疆自己也說: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關於我放了一頭牛的這件事,我認真的想了一下,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呵呵,說不定就是小氣、摳門呢?

但是重點是下一句: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田辟疆拉著孟軻的手說:“聽了老鐵的一番話,說到我心坎裡了,戳心了。”

我們今天講的其實是“戚戚”兩個字,我說這是鬼穀子的一個秘術,你信嗎?

一說到“戚戚”這個詞,常規理解就是憂傷。田辟疆說的: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們如果翻譯成:

“孟先生說的這席話,讓我的心裡很憂傷。”

這明顯就不通了,很顯然“戚戚”不能翻譯成“憂傷”,那應該怎麼翻譯呢?

“孟先生說的這席話,讓我有強烈的共鳴,觸動了我。”

因此,“戚戚”應該是指心有所動,產生共鳴的意思。那跟鬼穀子有幾毛錢關係呢?關係大了。鬼穀子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戚言者,權而於信。

古往今來,無數人的翻譯是:說憂傷的話,因為善於權衡,為了求取忠信的美名。

差評!憂傷就顯得自己忠信了?鬼穀子不是讓你裝深沉擺酷。這又是翻譯者們的神邏輯。我想對這樣的翻譯們說一句話:

“諸位都是垃圾!”

上文中,孟軻給我們完美的表演了“戚言術”這套技法的實戰用法。他想跟田辟疆講王道,並不是一番大道理,而是一直試圖去觸動田辟疆。終於他從牛的身上找到了秘鑰。

其實孟子的說辭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他的產品。

戚言,明顯是說讓人心動,讓人產生共鳴的話,由於善於權衡對方真實心理,自然就能顯得自己忠信。

有人會說了,權不是權力嗎?

孟子會瞪你一眼說: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權不是權力,權是為了知道輕重。使用戚言時,你要知道對方心裡重視什麼,關心什麼,這其實就是攻心。

就如鬼穀子說的: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認真的分析對方的心思意圖,知道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然後就用他們重視的問題遊說。我們來概括一下,鬼穀子的這個被誤解千年的秘術:

戚言術:說話時候,要說那些能打動別人,說別人關心的話,權衡能讓人產生共鳴的話題。

正所謂:

對於有共鳴的人,字字誅心。

對於沒共鳴的人,句句矯情。

學習更多國學鬼穀子智慧,敬請關注“鬼穀道”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縱橫捭闔,鬼穀論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