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抗戰中最感人、最悲壯的十封絕命書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 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 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在七十多年前那場壯烈輝煌的戰爭中,

無數人都選擇了以身殉國。

所謂“慷慨就義易, 從容赴死難。 ”憑著一腔熱血, 戰死沙場, 固然難能可貴, 但當你靜下心來, 面對嬌妻愛子, 是否還會從容赴死?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明知此去凶多吉少, 但仍然拋妻別子, 毅然赴死, 此種精神, 名曰大義、大勇。

下面, 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抗戰中最感人、最壯烈的十封絕命書, 以時間先後為順序。

第一封

七七事變爆發後, 四川名將李家鈺立即向國民政府請纓抗戰, 說:“以前打內戰打得我心急如焚, 現在終於有為國效命的時候了, 我意已決, 所有將士全部出川, 打光了我也心甘情願!”

出發前, 家鄉父老請他留下幾句話。 李家鈺便寫了一副對聯, 同時也是絕命書:“男兒欲報國恩重, 死到沙場是善終。 ”

1944年5月21日, 李家鈺在河南壯烈殉國, 終年52歲。

第二封

1937年8月, 第79軍98師583團奉命趕赴上海戰場, 團長路景榮顧不上跟家人告別, 立即率部隊出發。 3天后, 妻子才收到丈夫的絕命書——“賢妻如晤:對日作戰不可避免。 這次作戰非同尋常,

軍人守土有責, 不打退日軍進攻, 決不苟全性命!只要你帶好三個孩子, 我雖死也安心!紙短情長, 臨池依依, 望你在家鄉多加珍重!”

一個月後, 路景榮被大炮擊中, 以身殉國, 年僅35歲。

第三封

七七事變後, 四川名將饒國華知道, 軍人以身報國的時候到了, 就提前為老母親辦了70大壽, 並給老師伍鈞老先生留下絕命書:“學生此行為國抗戰, 不成功即成仁。 學生如幸得馬革裹屍還, 學生之家屬, 尚望恩師照拂。 ”

給妻子的絕命書中寫道:“我這次為國而戰, 義無反顧。 自古忠孝難兩全, 老母年高, 望盡心奉養, 孩子尚幼, 也望盡心輔導, 讓他們記住, 他們的父親是為國盡忠的。 ”

1937年12月1日, 饒國華在南京壯烈殉國, 年僅43歲。

第四封

淞滬會戰前, 第43軍26師152團團長解固基給母親留下絕命書:“兒已開赴前線抗日, 古人雲:‘能盡忠則不能盡孝。 ’兒願移孝作忠, 以報國家民族, 請不要以我為念。 ”並寫下一副對聯:“死後願為沙場鬼, 生前不作故鄉人。 ”

1937年10月23日, 152團全體將士壯烈殉國, 解固基也被日軍重炮炸得屍骨無存, 年僅40歲。

家鄉人為他建了一座衣冠塚, 他的老母親在衣冠塚旁蓋了一座草屋, 終生未離半步。

第五封

淞滬會戰爆發後, 第67軍108師322旅奉命奔赴前線。 旅長劉啟文在行軍途中給家人寫了一封絕命書:“此次赴前方抗日救亡, 是洗雪國恥之良機, 我身為一介武夫, 是中華兒女, 決意率部英勇殺敵, 已懷必死之心報效國家。 你們回老家去要依靠弟弟把孩子撫養長大, 我願足矣。 ”

1937年11月10日, 劉啟文身中數彈, 壯烈殉國, 年僅39歲, 是全面抗戰後東北軍中第一位殉國的將領。

第六封

淞滬會戰爆發後, 預備第11師奔赴上海參戰。 臨行前, 第1旅第1團副團長方學蘇將妻子和兒子送回老家, 不忍心告訴她們真相, 便給弟弟方強寫了封信:“十一月一日, 即開赴上海參戰, 吾素志已達,此去當與敵一爭高低,試看倭奴兇焰到幾時?吾兄弟將從此永別,此無絲毫悲慮,為國家民族爭生存,真大榮幸!家事弟當負以後完全責任,吾無積蓄,妻兒生活當有累於汝等者,此餘恨事耳。”

1937年11月11日,方學蘇殉國,年僅30歲。

第七封

1937年10月7日,第14軍85師253旅510團團長劉眉生奉命參加忻口會戰。戰前,劉眉生給妻子寫下絕命書:“自京一別,忽已三月,此次隨陳師長北上,途中雖鞍馬勞頓及與敵激戰,感於抗日之宏願得以實現,亦不覺其苦也。近日已達晉北,擬于原平一帶阻擊敵人。日寇兇殘,奪我疆土,戮我同胞,願以七尺之軀,以報生我育我之故土,即令戰死沙場,我之榮矣。望吾卿切勿悲啼,希撫育兩子,續吾未盡之志,未完之業,誓死抗敵,光我華夏,吾雖死猶生,安笑九泉。”

10月28日,劉眉生壯烈殉國,年僅33歲。

第八封

1938年1月20日,川軍總司令劉湘因重病身亡,臨終前,劉湘寫下絕命書:“餘此次奉命出師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不意宿病復發,未竟所願。今後惟希我全國軍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領袖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繼續抗戰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此志,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達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此囑。”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這句話,成為四川軍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最高指示。據統計,在八年抗戰中,四川軍人傷亡達64萬人,居全國之首。

第九封

1942年,八路軍膠東軍區副司令陸升勳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他的母親和妻子都因病相繼去世,父親也因悲傷過度而病倒在床,聲稱:“父望在有生之年,再見兒一面,將家事和兩個孩子交付,就了卻心事了。”

陸升勳看完信後,久久不語。幾天後,陸升勳給父親回了封信,最後寫道:“國難當頭,忠孝難以兩全,請恕孩兒不孝!”

當年12月8日,陸升勳在膠東萊陽縣孫家夼村與日軍激戰,壯烈犧牲,年僅35歲。

第十封

1944年秋天,日軍進犯廣西桂林。曾經的北伐名將、時任廣西綏靖公署第二金礦主任陳濟桓站了出來,自薦擔任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到任後,陳濟桓給家人留下絕命書:“吾無以報國,惟有五尺長軀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決,不成功,便成仁。”

11月10日,陳濟桓壯烈殉國,終年51歲。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曾有名言:“雖千萬人吾往矣。”表現了喬峰在大義面前的決絕。其實,這句話用在這些抗戰英烈身上,更加適合。

吾素志已達,此去當與敵一爭高低,試看倭奴兇焰到幾時?吾兄弟將從此永別,此無絲毫悲慮,為國家民族爭生存,真大榮幸!家事弟當負以後完全責任,吾無積蓄,妻兒生活當有累於汝等者,此餘恨事耳。”

1937年11月11日,方學蘇殉國,年僅30歲。

第七封

1937年10月7日,第14軍85師253旅510團團長劉眉生奉命參加忻口會戰。戰前,劉眉生給妻子寫下絕命書:“自京一別,忽已三月,此次隨陳師長北上,途中雖鞍馬勞頓及與敵激戰,感於抗日之宏願得以實現,亦不覺其苦也。近日已達晉北,擬于原平一帶阻擊敵人。日寇兇殘,奪我疆土,戮我同胞,願以七尺之軀,以報生我育我之故土,即令戰死沙場,我之榮矣。望吾卿切勿悲啼,希撫育兩子,續吾未盡之志,未完之業,誓死抗敵,光我華夏,吾雖死猶生,安笑九泉。”

10月28日,劉眉生壯烈殉國,年僅33歲。

第八封

1938年1月20日,川軍總司令劉湘因重病身亡,臨終前,劉湘寫下絕命書:“餘此次奉命出師抗日,志在躬赴前敵,為民族爭生存,為四川爭光榮,以盡軍人之天職。不意宿病復發,未竟所願。今後惟希我全國軍民,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領袖蔣委員長領導之下,繼續抗戰到底。尤望我川中袍澤,一本此志,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以爭取抗戰最後之勝利,以求達我中華民族獨立自由之目的。此囑。”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這句話,成為四川軍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最高指示。據統計,在八年抗戰中,四川軍人傷亡達64萬人,居全國之首。

第九封

1942年,八路軍膠東軍區副司令陸升勳收到一封家書,信中說,他的母親和妻子都因病相繼去世,父親也因悲傷過度而病倒在床,聲稱:“父望在有生之年,再見兒一面,將家事和兩個孩子交付,就了卻心事了。”

陸升勳看完信後,久久不語。幾天後,陸升勳給父親回了封信,最後寫道:“國難當頭,忠孝難以兩全,請恕孩兒不孝!”

當年12月8日,陸升勳在膠東萊陽縣孫家夼村與日軍激戰,壯烈犧牲,年僅35歲。

第十封

1944年秋天,日軍進犯廣西桂林。曾經的北伐名將、時任廣西綏靖公署第二金礦主任陳濟桓站了出來,自薦擔任桂林防守司令部參謀長。到任後,陳濟桓給家人留下絕命書:“吾無以報國,惟有五尺長軀耳,桂林存,我存,桂林亡,我亦亡。吾意已決,不成功,便成仁。”

11月10日,陳濟桓壯烈殉國,終年51歲。

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曾有名言:“雖千萬人吾往矣。”表現了喬峰在大義面前的決絕。其實,這句話用在這些抗戰英烈身上,更加適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