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發展現代農業,我們要從古代名著齊民要術中學些什麼?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 對一路走來的全部歷史, 應該深懷敬畏, 坦然面對。

發展現代農業也好, 鄉村振興戰略也好, 都應該尊重歷史, 敬畏歷史, 才能從中汲取先賢智慧, 實現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對待《齊民要術》這樣文明偉大的農業古著。

現在再來讀《齊民要術》, 有什麼現實意義, 我們又可以從中學一些什麼呢?

很多學農業的人知道, 《齊民要術》作者是南北朝時後魏的賈思勰, 山東益都(現山東省壽光縣南)人, 書成於西元530-540年之間, 距今已經1500多年歷史。 《齊民要術》全書十卷, 92篇約11.5萬字。 “齊民”意思是平民百姓, “要術”指謀生的重要方法, 合起來就是人民群眾從事生活資料生產的重要技術知識。

《齊民要術》是賈思勰用十年時間寫下的一部曠世農書,系統地保存了漢代農業技術的精華, 總結了魏晉以來400多年黃河流域旱地農業生產的寶貴經驗,

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最系統、最豐富、最有價值的古代農學名著, 是中國農學發展史的里程碑, 是中國古代農學體系形成的標誌, 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

《齊民要術》在繼承傳統的農業生產經驗基礎上, 系統地總結我國古代的農業生產和農業科學技術。

比較重要的有:

一是記錄的精耕細作的技術極具現實指導意義。 在《齊民要術》中, 精耕細作技術形成了“耕、耙、耮、壓、鋤”完整的體系;在農田施肥方面, 系統總結前代施肥經驗, 並新增了種植綠肥的專案; 在種植制度方面, 在連作的基礎上, 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輪作倒茬間套混作的方式, 等等。 這些技術在今天也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二是記錄的作物品種與選擇堪稱世界最早記載。 《齊民要術》僅記錄粟(穀類作物)品種就有86個, 水稻品種24個, 各有名稱, 並分析比較。 書中還記載植物引種到不同環境引起變異的觀察記錄, 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關於生物遺傳變異的很早的“科學報告”。

三是記錄的動物養殖技術為中國最早記載。 首次詳細記載了牛、羊、雞、鵝等主要畜禽的繁育、飼養、相畜、獸醫等項技術, 首次詳細記載了有關栽桑養蠶的生產技術, 並保存了有關人工養魚技術的最早記載。 並記載了獸醫處方48例。

四是記錄的農產品

加工技術一直沿用至今。 書中介紹了製作酒麴、釀酒, 制鹽、醬、豆豉, 做羹、餅、素食、糖等各類食品的方法, 僅醋類就有30多種, 酒類有小麥苦酒、烏梅苦酒、蜜苦酒等40多種, 還介紹菜點約300種, 很多方法沿用至今。

既然這本農業古書這麼好, 又實用, 那麼, 現在我們要從這本古書中學些什麼東西呢?

第一, 學思想。《齊民要術》的重農思想延續至今,把農業生產提高到了“農為邦本”的高度,體現了深厚的“農本”思想,這與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是治國安邦重中之重,是相一致的。

第二,學方法。《齊民要術》的大農業觀發人深省,書中章節按農、林、牧、漁、副排序,概括了“大農業”的全部,與現在所說的農林牧副漁“大農業”不謀而合,非常有先見之明。這也是一種講究科學統籌抓農業生產的要領、方法。

第三,學技術。《齊民要術》中涉及季節、氣候、土壤、水肥、光熱等概念,包含了防旱保墒、選種育種、間混套種、生物鑒別和遺傳變異、微生物利用等農技知識,是農業精耕細作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其成熟技術影響深遠。

歲月流逝,從《齊民要術》成書至今已過去了1500多年。當前,正是全國上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好機遇,我們再次打開這本凝聚著中國先民諸多心血和智慧的古著時,發現書上很多東西至今仍然是新的、實用的。這不禁讓人驚歎,1500年前寫出如此曠世奇書的中國先民是何等的睿智!

更多三農資訊,歡迎關注“桂農通”,謝謝你的點贊、轉發與支持! 學思想。《齊民要術》的重農思想延續至今,把農業生產提高到了“農為邦本”的高度,體現了深厚的“農本”思想,這與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是治國安邦重中之重,是相一致的。

第二,學方法。《齊民要術》的大農業觀發人深省,書中章節按農、林、牧、漁、副排序,概括了“大農業”的全部,與現在所說的農林牧副漁“大農業”不謀而合,非常有先見之明。這也是一種講究科學統籌抓農業生產的要領、方法。

第三,學技術。《齊民要術》中涉及季節、氣候、土壤、水肥、光熱等概念,包含了防旱保墒、選種育種、間混套種、生物鑒別和遺傳變異、微生物利用等農技知識,是農業精耕細作優良傳統的集中體現,其成熟技術影響深遠。

歲月流逝,從《齊民要術》成書至今已過去了1500多年。當前,正是全國上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現代農業的大好機遇,我們再次打開這本凝聚著中國先民諸多心血和智慧的古著時,發現書上很多東西至今仍然是新的、實用的。這不禁讓人驚歎,1500年前寫出如此曠世奇書的中國先民是何等的睿智!

更多三農資訊,歡迎關注“桂農通”,謝謝你的點贊、轉發與支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