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文丨穿越時光,夢回康定,看看父母上學的樣子!

- 文章導讀 -

父母那一代人, 上學時候是什麼樣的情形呢?你一定也很好奇吧!讓我們跟隨荊林鋼先生的筆觸, 重回上個世紀, 一起瞭解縣二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荊林鋼先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康定人, 他用對家鄉的摯愛, 寫下了《康定老地名》系列文章。 本周起, 我們會每週推送一篇文章, 帶你一起回到康定的上世紀中葉, 解鎖康定的老地方, 感受歷史的余溫, 獲取前行的力量。 在此, 我們向作者荊林鋼先生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文選自荊林鋼先生《康定老地名》之縣二中篇

康定縣二中招收的第一批學生是我們這一屆, 1974年入校的初七七級。 當時學校師資不足, 從各小學抽了很多骨幹老教師充實二中教師隊伍, 我的小學老師張遠成、袁德玉、洪光先、何德富、戈亞莉等就從建設小學調到了二中工作。 雖說解決了二中教師不足的問題, 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小學師資力量。

當時二中的師生在清真寺對面坡地上的老回小上課, 是一邊建校, 一邊教學, 條件相當艱苦。

記得75年夏季洪水淹沒了在建的部分校園, 我們康中校的學生還在老師的帶領下到二中搶運被洪水浸泡的建築材料, 很危險很辛苦。 如果是現在學校更本不可能組織這樣的活動, 社會和家長也不會支持, 這就是社會的發展。

上世紀九十代中期, 全國都興起了大辦職業教育的熱潮, 二中也開辦了幼教、兵役、建工等職業班。 在當時副縣長兼教育局長周銀華老師的協調下, 州、縣許多業務部門的技術人員到二中兼任專業課老師, 我也有幸到建工班兼任了二年專業課老師, 並擔任了他們的實習指導, 這一經歷園了我青年學子時的教師夢。 現在這批來自全州各縣的學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中走過了近四十年的旅程,

如今停辦了, 她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讓後人追尋的足跡, 那些二中的學子雖再無法走進母校的懷抱, 心中卻永存著對她美好的記憶。

縣二中原址 ( 現兒童福利院 )

縣二中原址 ( 現兒童福利院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