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一韓星意外離世年僅21歲!4年後的今天,世越號的眼淚又多了一滴

4月16日今天, 是世越號沉船事件四周年公祭日。

4月14日, 韓國首爾光華門廣場設立悼念亭, 市民自發前往致哀。

cr.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

還有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

신인 가수 타니(본명 김진수)가 지난 14일 불의의 교통사고로 사망했다. 향년 22세.

新人歌手Tany(本名金鎮洙)14日因為意外交通事故死亡, 享年22歲。

타니의 소속사 에이치오엠 컴퍼니 관계자는 15일 “타니가 14일 새벽 2시 30분께 승용차를 타고 전남 장흥군 장동면에서 목포를 향해 남해고속도로를 달리던 중 구조물을 들이받고 차량이 전소되면서 세상을 떠났다”고 밝혔다. 사고 차량에는 친구로 추정되는 동승자 1명이 함께 있었으나 정확한 신원은 아직 밝혀지지 않았다.

Tany的所屬公司HOMCompany的相關人士15日表示:“Tany于14日淩晨2點30分乘坐轎車, 在全羅南道長興郡長東面前往木浦方向的南海高速公路上撞到了構築物, 因車輛被燒毀而離開了人世”。

事故車輛當中還有一位推測為其朋友的同乘者, 但目前還未知其準確的身份。

為何淩晨出現在前往全羅南道的高速公路上?韓媒報導稱, TANY返鄉去見家人, 離開家後卻遭遇車禍, 且由於他是獨生子, 車禍消息被證實後, 令雙親大受打擊無法接受。

不僅如此,

他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最新專輯, 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讓歌迷震驚不已。

TANY出生於1997年, 年僅21歲的他2016年底出道, 去年1月才曾發出單曲《내일-A Better Day》, 是為哀悼世越號罹難者。 談起作曲的契機, 他曾在訪談中透露:“直接看過、感受後, 我想要給(他們)安慰。 ”在當時給予罹難家屬很大安慰。

世越號沈船事件將在16日屆滿4周年, 卻傳來TANY車禍身亡消息...

回顧世越號沉船事件:1460天了, 孩子們, 你們在那邊好嗎?整整4年過去了, 真相到底是什麼?

2014年4月16日, 一艘離島很近的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屏風島附近海域沉沒。 船上載有476名乘客, 最終獲救的只有172人。 而剩下三百余名遇難人員幾乎大部分是高中生, 當天準備前往濟州島參加修學旅行。

近日韓國媒體曝光了事發當時海警的通訊記錄, 並邀請專家進行分析。 專家給出的結果是:他們不是救不了, 而是沒去救。 (cr.環球網)

時隔4年, 2018年4月12日, 韓國推出第一部從科學角度分析世越號沉沒的追擊紀錄片:

《那天, 大海》

影片《那天,大海》是科學分析歲月號沉沒原因的首部紀實紀錄片。

它以2014年4月16日歲月號的航行資訊AIS航線圖為依據,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證據去接近至今仍未揭曉的沉沒真相。

主題海報展示的是全韓國上下都無法忘懷的2014年4月16日那日的大海模樣,凝聚著全民的視線。

特別是全面展示船貌的圖片,宣揚了國民不應回避歲月號慘案,而應直面它的主旨。

預告了本片不是要探討關於歲月號事件的陰謀論或疑惑,而只是將以事實為依據對該事件真相進行正面突破。

而且,‘無法忘記的那天,知曉一切的大海’的影片宣傳語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共鳴。

特別是最近重新公開了歲月號事件當時青瓦台的無能對策,再次引發了全韓國對歲月號事件的關注熱潮。

公開的影片截圖展示了激烈的4年真相探尋過程,同時也展現了金智英導演為完美分析記錄歲月號航線的AIS資料而不分晝夜工作的熱情。

從船員開始營救的海警

“사람 몇 명 구하지도 못하고 저 큰 배가 물에 잠수해버리네요”

“那麼大的一艘船就這樣沉入水中”

-“해경 오는데 얼마나 걸리겠습니까?”

-“海警來要多長時間?”

-“잠시만 대기 바랍니다.”

-“請稍微等等”

報警後海警遲遲不來,一直讓受困者等待。

明明是孩子們先報了警,然而最終到達現場的海警卻沒有先救報警的學生,而是先從船員救起。

最終304名乘客遇難,船員全員獲救。

事件的核心:AIS資料

該片重點審視了可反駁韓國政府已公佈的歲月號沉沒原因,即單純因‘急速右轉和貨物傾斜’而發生的事故當時的貨物位置,與AIS資料記錄不同的這一事實。

AIS是記錄船舶航線的裝置,只要看到資料就能發掘出真相。

但偏偏為什麼AIS沒有那天的資料?

那天下午到現在仍未查清的真相

2014年4月16日,歲月號沉沒了。8點30分左右、8點50分左右,這樣的事故發生時間陳述出現分歧,記錄歲月號航線的資料也各不相同,或者消失了。

該片通過科學分析與資料收集,憑藉4年的周密調查,只依據事實,追查了至今仍未揭曉的那天真相。

“야... 이거세월호는 단순 사건이 아닐 수 있겠다”

“呀...世越号有可能不是简单的事故而已”

“갑자기 옆으로 쏠리면서 공중에 떠서 그대로 날아갔어요

구른게 아니라니깐요

그냥 떨어져 나간거라니까요”

“突然往旁边偏离然后飘到空中就那样飞出去了

不是滚的

就是那样直接掉了下来”

“섬가 까이에서 돌았다는 걸 감췄어야 하는 이유가 뭐냐”

“要隐藏船在岛附近徘徊这一事实的理由是什么呢”

只用事實說話

電影《那天,大海》以客觀證據和科學分析為依據,沿著從仁川港出發駛向彭木港的歲月號航線,僅以‘事實’為出發點,對歲月號沉沒原因進行了追蹤。

通過向以物理學教授為首的各界專家們諮詢,以當時世越號上裝載的汽車黑匣子、CCTV等客觀資料為依據,而製作拍攝非‘陰謀論’或非‘質疑’,僅僅以‘事實’說話。

知道這一切真相的只有大海。

明明只有一艘船,只有一個單一的航線,只發生了一次事故,但雷達情報卻不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항적도 조작하고 여러가지 데이터를 조작하기도 했는데

결국

왜했냐는거죠.

왜?”

“航跡造假

各種資料也造假結果

為什麼要那樣呢

為什麼?”

電影《那天,大海》作為‘Project 不’的項目始於眾籌,並意外地籌集到了超過原定眾籌目標的203000萬韓元,是一部製作費高達9億韓元的大片。

韓網評論

1.昨晚在首爾劇場看了電影,真的是客觀科學的力證。比想像中看的人要多,電影結束後所有人都變得很心痛的樣子,一定要看這部電影啊。

2.韓國人一定要看的《那一天,大海》。

3.非常科學嚴密的構成,無法反駁。

4.比《昆池岩》還要恐怖,這不是紀錄片而是恐怖電影呀。

5.拍得非常好的紀錄片,非常專業科學的分析簡單整理之後,加上圖片一起說明展示出來,很有效,維持著客觀性鎮靜地解說。也有衝擊性的部分,希望有很多人去看這部電影就好了。

中國網友評論

1.B站有紀錄片來著,太壓抑了。(直接搜世越號就出來了)

2.請回答2014

3.無論什麼時候想都覺得這群慘死的孩子們真的可憐。

4.有人想看之前的記錄片嗎?潛水鐘。

5.看過好幾個紀錄片,還有孩子們死前在船艙內拍視頻。有的在哭,哭著對旁邊同學的鏡頭說,爸爸媽媽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有的孩子嘻嘻哈哈不怕,因為覺得有人會救他們,都是一群年輕漂亮可愛朝氣的孩子。船下沉的時候,船體旁有好幾搜救援船 。在即將被海水吞沒的那一層,看到了穿著救身衣使勁拍窗戶的孩子。

3部影片回顧

“世越號”沉沒4周年

4月16日就是韓國國民之殤“世越號”沉船事件的4周年公祭日了。追悼逝者,拷問事件真相的電影也接連上映。

《眼皮》

在一座叫彌勒島的小島上,據說死者的靈魂在踏上征程前會到這裡短暫停歇,而島上有個打糕的老人會替這些亡靈的家屬傳達他們的心意。但有一天,在一場海上風暴後,一群師生來到了這個小島上。而打糕的米、搗米臼等都風暴粉碎了,再也不能打糕了。

《眼皮》由吳篾執導,該導演曾執導了以濟州島三四事件為背景的電影《芝瑟》,打動了14萬觀眾,《眼皮》是吳篾時隔一年的又一力作。該片是對世越號逝者安魂曲,記錄了這一未解事件中逝者親屬的痛苦和悲痛。

吳篾導演表示,因為2014年4月16日那天世越號也是開往濟州島,所以編劇的時候更覺沉重,也痛感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責任。吳篾因該片在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韓國電影導演組合獎、CGV Art House獎,並在第41屆首爾獨立電影節上映,與觀眾產生巨大共鳴。播放時間1時25分鐘,將於4月再次上映。

《那天,大海》

追蹤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沉沒的那天。到現在為止針對事件發生的8點30分到8點50分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仍是說辭紛紜,各自不同的記錄和消失的航跡,經過4年的嚴密調查、科學分析、資料收集等還是未能解開事件之謎。

《那天,大海》是首部科學分析調查世越號沉沒原因的紀錄片。本片根據世越號航行情況記錄器AIS為基礎,對至今尚未查明的沉沒原因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記錄,追尋真相。通過諮詢以物理教授為主的專家及事故發生當時艙內的黑匣子還有監控畫面等,盡可能地只給觀眾呈現出“事實”。

《那天,大海》在之前進行了眾籌,最終募集到了超過目標金額的20.3億萬韓元。製作費用高達9億韓元,該片對至今真相仍未浮出水面的世越號沉沒事件致敬,引起了廣大民眾對該事件的關注與好奇。

《共同的回憶:創傷》

由4.16聯合媒體委員會製作的《共同的回憶:創傷》回顧了自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沉沒事件發生至今的4年,拋出‘留下共同傷痕的記憶究竟是什麼’的短篇組合紀律片。

該片分為四個短篇,一是《成為大人》,講述了世越號倖存學生和世越號一代人故事;第二部是《致姓名》,針對世越號沉沒事件意義提出了沉重的質問;第三部是《消失的軌跡》,講述了世越號罹難者家屬的悲痛;第四部是《木浦之夜》,記錄了擱置世越號的木浦的晝與夜。該片講述了悲痛的記憶,也給觀眾傳達出需要撫慰彼此,讓時間來撫平傷痕的訊息。

《共同的回憶:創傷》將採用劇場社區放映的方式與觀眾見面,希望這種讓有共同回憶的人群聚在一起,以團體的形式觀看影片的方式能突破影院的界限,從而讓更多人瞭解到事件的事實,因此備受關注。

世越號沉船事件已經過去4周年,今天許多韓星紛紛發文悼念。

為所有遇難者祈禱,我們也相信不只是大海知道,真相終有浮出水面的那天。

——————

——————

戳標題查看往期熱文

影片《那天,大海》是科學分析歲月號沉沒原因的首部紀實紀錄片。

它以2014年4月16日歲月號的航行資訊AIS航線圖為依據,通過科學的分析和證據去接近至今仍未揭曉的沉沒真相。

主題海報展示的是全韓國上下都無法忘懷的2014年4月16日那日的大海模樣,凝聚著全民的視線。

特別是全面展示船貌的圖片,宣揚了國民不應回避歲月號慘案,而應直面它的主旨。

預告了本片不是要探討關於歲月號事件的陰謀論或疑惑,而只是將以事實為依據對該事件真相進行正面突破。

而且,‘無法忘記的那天,知曉一切的大海’的影片宣傳語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共鳴。

特別是最近重新公開了歲月號事件當時青瓦台的無能對策,再次引發了全韓國對歲月號事件的關注熱潮。

公開的影片截圖展示了激烈的4年真相探尋過程,同時也展現了金智英導演為完美分析記錄歲月號航線的AIS資料而不分晝夜工作的熱情。

從船員開始營救的海警

“사람 몇 명 구하지도 못하고 저 큰 배가 물에 잠수해버리네요”

“那麼大的一艘船就這樣沉入水中”

-“해경 오는데 얼마나 걸리겠습니까?”

-“海警來要多長時間?”

-“잠시만 대기 바랍니다.”

-“請稍微等等”

報警後海警遲遲不來,一直讓受困者等待。

明明是孩子們先報了警,然而最終到達現場的海警卻沒有先救報警的學生,而是先從船員救起。

最終304名乘客遇難,船員全員獲救。

事件的核心:AIS資料

該片重點審視了可反駁韓國政府已公佈的歲月號沉沒原因,即單純因‘急速右轉和貨物傾斜’而發生的事故當時的貨物位置,與AIS資料記錄不同的這一事實。

AIS是記錄船舶航線的裝置,只要看到資料就能發掘出真相。

但偏偏為什麼AIS沒有那天的資料?

那天下午到現在仍未查清的真相

2014年4月16日,歲月號沉沒了。8點30分左右、8點50分左右,這樣的事故發生時間陳述出現分歧,記錄歲月號航線的資料也各不相同,或者消失了。

該片通過科學分析與資料收集,憑藉4年的周密調查,只依據事實,追查了至今仍未揭曉的那天真相。

“야... 이거세월호는 단순 사건이 아닐 수 있겠다”

“呀...世越号有可能不是简单的事故而已”

“갑자기 옆으로 쏠리면서 공중에 떠서 그대로 날아갔어요

구른게 아니라니깐요

그냥 떨어져 나간거라니까요”

“突然往旁边偏离然后飘到空中就那样飞出去了

不是滚的

就是那样直接掉了下来”

“섬가 까이에서 돌았다는 걸 감췄어야 하는 이유가 뭐냐”

“要隐藏船在岛附近徘徊这一事实的理由是什么呢”

只用事實說話

電影《那天,大海》以客觀證據和科學分析為依據,沿著從仁川港出發駛向彭木港的歲月號航線,僅以‘事實’為出發點,對歲月號沉沒原因進行了追蹤。

通過向以物理學教授為首的各界專家們諮詢,以當時世越號上裝載的汽車黑匣子、CCTV等客觀資料為依據,而製作拍攝非‘陰謀論’或非‘質疑’,僅僅以‘事實’說話。

知道這一切真相的只有大海。

明明只有一艘船,只有一個單一的航線,只發生了一次事故,但雷達情報卻不同,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항적도 조작하고 여러가지 데이터를 조작하기도 했는데

결국

왜했냐는거죠.

왜?”

“航跡造假

各種資料也造假結果

為什麼要那樣呢

為什麼?”

電影《那天,大海》作為‘Project 不’的項目始於眾籌,並意外地籌集到了超過原定眾籌目標的203000萬韓元,是一部製作費高達9億韓元的大片。

韓網評論

1.昨晚在首爾劇場看了電影,真的是客觀科學的力證。比想像中看的人要多,電影結束後所有人都變得很心痛的樣子,一定要看這部電影啊。

2.韓國人一定要看的《那一天,大海》。

3.非常科學嚴密的構成,無法反駁。

4.比《昆池岩》還要恐怖,這不是紀錄片而是恐怖電影呀。

5.拍得非常好的紀錄片,非常專業科學的分析簡單整理之後,加上圖片一起說明展示出來,很有效,維持著客觀性鎮靜地解說。也有衝擊性的部分,希望有很多人去看這部電影就好了。

中國網友評論

1.B站有紀錄片來著,太壓抑了。(直接搜世越號就出來了)

2.請回答2014

3.無論什麼時候想都覺得這群慘死的孩子們真的可憐。

4.有人想看之前的記錄片嗎?潛水鐘。

5.看過好幾個紀錄片,還有孩子們死前在船艙內拍視頻。有的在哭,哭著對旁邊同學的鏡頭說,爸爸媽媽對不起真的對不起,有的孩子嘻嘻哈哈不怕,因為覺得有人會救他們,都是一群年輕漂亮可愛朝氣的孩子。船下沉的時候,船體旁有好幾搜救援船 。在即將被海水吞沒的那一層,看到了穿著救身衣使勁拍窗戶的孩子。

3部影片回顧

“世越號”沉沒4周年

4月16日就是韓國國民之殤“世越號”沉船事件的4周年公祭日了。追悼逝者,拷問事件真相的電影也接連上映。

《眼皮》

在一座叫彌勒島的小島上,據說死者的靈魂在踏上征程前會到這裡短暫停歇,而島上有個打糕的老人會替這些亡靈的家屬傳達他們的心意。但有一天,在一場海上風暴後,一群師生來到了這個小島上。而打糕的米、搗米臼等都風暴粉碎了,再也不能打糕了。

《眼皮》由吳篾執導,該導演曾執導了以濟州島三四事件為背景的電影《芝瑟》,打動了14萬觀眾,《眼皮》是吳篾時隔一年的又一力作。該片是對世越號逝者安魂曲,記錄了這一未解事件中逝者親屬的痛苦和悲痛。

吳篾導演表示,因為2014年4月16日那天世越號也是開往濟州島,所以編劇的時候更覺沉重,也痛感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責任。吳篾因該片在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上獲韓國電影導演組合獎、CGV Art House獎,並在第41屆首爾獨立電影節上映,與觀眾產生巨大共鳴。播放時間1時25分鐘,將於4月再次上映。

《那天,大海》

追蹤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沉沒的那天。到現在為止針對事件發生的8點30分到8點50分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仍是說辭紛紜,各自不同的記錄和消失的航跡,經過4年的嚴密調查、科學分析、資料收集等還是未能解開事件之謎。

《那天,大海》是首部科學分析調查世越號沉沒原因的紀錄片。本片根據世越號航行情況記錄器AIS為基礎,對至今尚未查明的沉沒原因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記錄,追尋真相。通過諮詢以物理教授為主的專家及事故發生當時艙內的黑匣子還有監控畫面等,盡可能地只給觀眾呈現出“事實”。

《那天,大海》在之前進行了眾籌,最終募集到了超過目標金額的20.3億萬韓元。製作費用高達9億韓元,該片對至今真相仍未浮出水面的世越號沉沒事件致敬,引起了廣大民眾對該事件的關注與好奇。

《共同的回憶:創傷》

由4.16聯合媒體委員會製作的《共同的回憶:創傷》回顧了自2014年4月16日世越號沉沒事件發生至今的4年,拋出‘留下共同傷痕的記憶究竟是什麼’的短篇組合紀律片。

該片分為四個短篇,一是《成為大人》,講述了世越號倖存學生和世越號一代人故事;第二部是《致姓名》,針對世越號沉沒事件意義提出了沉重的質問;第三部是《消失的軌跡》,講述了世越號罹難者家屬的悲痛;第四部是《木浦之夜》,記錄了擱置世越號的木浦的晝與夜。該片講述了悲痛的記憶,也給觀眾傳達出需要撫慰彼此,讓時間來撫平傷痕的訊息。

《共同的回憶:創傷》將採用劇場社區放映的方式與觀眾見面,希望這種讓有共同回憶的人群聚在一起,以團體的形式觀看影片的方式能突破影院的界限,從而讓更多人瞭解到事件的事實,因此備受關注。

世越號沉船事件已經過去4周年,今天許多韓星紛紛發文悼念。

為所有遇難者祈禱,我們也相信不只是大海知道,真相終有浮出水面的那天。

——————

——————

戳標題查看往期熱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