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政策措施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變, 離不開一批高素質的技能從業人員。 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政策措施, 以提高勞動者素質, 促進高品質發展。

長期以來, 我國技能人才隊伍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在勞動力市場中依然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的結構性矛盾。 此次會議中指出,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品質發展, 既要有先進裝備作基礎, 又要有勞動者素質和技能提升作支撐。 因此, 建立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以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

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提供普惠性、均等化、貫穿學習和職業生涯全過程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 並將工匠精神、品質意識融入其中, 將有利於緩解技能人才短缺這一問題, 也有利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推動經濟向中高端發展。

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 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了以下部署:

一是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適應產業升級需求, 採取政府補貼培訓、企業自主培訓、市場化培訓等方式, 支援企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度, 對企業新招用和轉崗人員開展技能培訓。

二是著力培養高技能人才, 重點強化高級技師等培訓。 教育部、財政部和人社部要抓緊研究支援企業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措施。

三是對高校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廣泛開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促進職業技能培訓與學歷教育相互銜接。

四是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技能等級等制度, 制定企業技術工人按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貢獻參與分配的辦法, 鼓勵憑技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

五是大力發展民辦職業技能培訓, 鼓勵企業興辦職業培訓機構。

六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經費保障, 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投入機制;政府補貼的職業技能培訓專案全部向具備資質的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開放。

七是強化培訓品質監管, 對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專案實施目錄清單管理, 完善培訓績效評估體系;用更加優質高效的職業技能培訓,

打造素質高、創新力強的產業工人隊伍。

業內人士認為, 會議提出的多項舉措, 涉及企業、高校、社會、政府機構等多方面因素, 從多個維度展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技能人才的重視。 誠然, 就業難與招工難的問題依然是橫亙在我國向製造業強國繼續發展的一大難題, 但多措並舉、細化落實, 就能有效協調我國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讓工匠精神更好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