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廣時評】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昨日, 中國鐘錶協會在京公佈:通過不懈的技術創新, 重慶出產的“山城”牌手錶, 成為首個獲得德國天文臺認證的國產品牌, 標誌著中國的製表技術、工藝已躋身世界製錶業先進行列。

曾幾何時, 國產手錶在歷經繁盛後跌入低谷。 雖為鐘錶生產大國, 但技術工藝一直落後于世界鐘錶強國, 特別是國產機芯品質難以達到高端手錶的精准要求, 手錶機芯長期被瑞士和日本壟斷。

“山城”牌手錶曾與“上海”牌手錶齊名。 40年前的理想嫁妝“三轉一響”就包括國產名表一隻。 如今因種種緣由, 國內鐘錶業日薄西山。

媒體報導稱, 七年前, 渝港合作設立公司, 致力研發製造優質機芯, 重振“山城”牌手錶。 企業先後投入研發經費3億多元, 購置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檢測設備, 同時派員赴瑞士、德國等世界著名製錶企業學習。

2015年9月, 重慶成功研發出首款高端機械手表機芯PT5000型, 由130多個零部件組成, 總厚度僅4.6毫米, 同一枚一元硬幣大小相近, 與瑞士“ETA”手錶機芯品質標準一致。 目前, 搭載PT5000機芯的“山城”牌手錶已陸續上市, 國產手錶終於裝上了優質的“中國芯”。

國際上權威的天文臺手錶檢測認證機構分別在瑞士和德國, 瑞士官方天文臺只為本土手錶提供服務, 而德國天文臺比瑞士執行的標準更高, 被譽為手錶界的“奧斯卡”。 今年, 重慶方將兩批次搭載PT5000機芯的“山城”牌手錶送德國測試,

以24小時走時誤差-3.8至+5.8秒的成績通過德國天文臺手錶檢測認證中心檢測認證。

也許, 這是國產手錶的又一次輪回。 二百餘年手錶歷史, 其製作體現了典型的匠人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 遊覽日本, 目睹比比皆是的百年老店、傳承幾代人的陶器、木作、食物, 你會感歎:匠人, 一生只做一件事, 並努力做到極致。 日本人稱工匠為職人, 有的做壽司做一輩子, 有的做手工醬油做一輩子。 韓國曾有一個統計, 全球經營超過200年的傳統老店, 日本占了六成。

吾國古時亦不乏工匠, 比如魯班、李冰。 在急功近利之下, 堅守傳統不易。 前年, 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工匠精神”:“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工匠的執著專注, 不等於因循守舊。 工匠精神的新義, 在於敬業守信、推陳出新。 (吳新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