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運動員早就摘掉頭腦簡單的帽子?朝著高素質高文憑方向前進?

在以前在很多人眼裡, 職業運動員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娛樂圈的藝人則是一團汙。 不過, 現在情況都變了, 沒有男人不想娶女藝人, 沒有女人不想嫁男運動員, 這都是思想改放跟社會經濟發展的結果。

娛樂圈就不細說了, 重點說一下運動員, 現在的中國運動員, 這支隊伍朝著高文化高素質高文憑方向發展。 現在的中國職業運動員, 不僅是運動這項專業要打得好, 運動員普遍追求全面發展。

這是一支高素質高文憑的隊伍。 高文憑, 這很顯而易見, 就是追求更高學歷。 由於政策傾斜, 很多運動員在退役甚至是服役的時候, 都可以進入一些重點院校進行深造, 這樣的政策對於提高運動員文化素質非常有幫助, 而且也利於運動員在退役後的人生幾十年路程有很好的發展。 有的人對此提出異議, 認為很多寒窗苦讀的學子辛辛苦苦參加普通高考才能進入大學深造,

而運動員憑藉政策都能進入重點院校, 這非常不公平。

說到公平, 這社會本來就不公平。 同樣是普通高考, 有北京戶口的學生考清華北大就是那麼的容易, 而非京戶口的人, 對於清華北大這些一流院校, 想都別想, 這就是地區政策,

所以說, 不要談什麼公平, 公平都是相對的。 再說了, 運動員辛辛苦苦練了十幾二十年的職業運動, 為國家爭金奪銀, 忽略了文化這是無法避免的, 如果不讓這些人很容易很輕鬆的地進入大學, 而要求他們跟普通學生一樣參加高考, 這對他們來說更不公平。 換位思考一下, 讓普通學生一邊做職業運動一邊參加全日制文化課程跟考試, 這也不現實, 而且這根本就不可能。

現在很多中國運動員都參加一些大學的深造, 不管文化素質是不是提高了可至少文憑提高了。 去學習去提高文憑跟是否提高了文化素質, 這可是不同概念, 因為學習了文化不代表文化素質就高, 有些球員的文化素質確實很高, 例如馬龍。 在三月下旬的2018年國際乒聯德國公開賽, 馬龍將橫在面前的吉村真晴、波爾、水谷隼還有黃鎮廷這幾顆釘子一一拔掉, 並且以4-1的成績戰勝共同出征的許昕奪得男單冠軍, 這是他在個人職業生涯中, 獲得的第25個公開賽單打冠軍。 重點是在賽後還跳過翻譯,

狂秀英文!很多球迷都被馬龍的英文水準給嚇了一跳, 原來馬龍還能講這麼溜的英文。

其實在中國體壇, 能講一口很溜的英文的運動員不少, 孫楊和施廷懋就講的不錯, 網壇老大姐李娜也有自己的娜式英文。 這就是高素質。 從這些人身上, 普通人也能得到很多啟示。 像馬龍這種人超級忙的,可也抽空出來學英文等等,對於普通人來說,自己肯定也說很忙,但恐怕不會抽空學英文吧,當然未必學英文,學其他東西也可以,問題是沒這個心思,有空不是看電視就搓麻將去了。

像馬龍這種人超級忙的,可也抽空出來學英文等等,對於普通人來說,自己肯定也說很忙,但恐怕不會抽空學英文吧,當然未必學英文,學其他東西也可以,問題是沒這個心思,有空不是看電視就搓麻將去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