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天可見的朋友圈 可見你的這些秘密

■新快報記者 陳斌/文 CFP/圖

微信的功能日益升級,但其中有一個功能,最近似乎被人討論得越來越多,那就是“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這個功能。

其實這個功能已經上線將近一年時間,你是不是也發現自己朋友圈當中一部分人選擇了使用該功能,甚至有些還更為極致地選擇了“關閉朋友圈”,不管是不讓你看他的朋友圈還是他不看你的朋友圈,總之這個“朋友圈”好像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朋友圈”,讓人感覺哪裡有什麼不對,好像有點怪怪的。

任何一個行為,投射出來的都或多或少帶有心理活動的影子,在“三天可見朋友圈”的背後,反射出哪些心理活動?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請心理諮詢師給解讀一下。

由資訊爆炸

所產生的焦慮感

首先我們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個命題。

人類的語言資訊交流,是使人類成為“萬物之首”的重要原因,通過交流,人可以解決內心的衝突,從而緩解孤獨和寂寞感。

人類是“群居動物”,自古以來這一特性就沒有改變過,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令人類形成了這種“需要夥伴和與夥伴進行有效溝通才能更好適應環境並釋放壓力”的社會特性。

微信朋友圈,其本質上也正是抓住了現代人的生活現狀而應運而生的一種事物,如此背景之下的微信朋友圈,在剛開始推出時的確收穫了大量用戶,但在彼時,微信朋友圈可以說是在踐行著群居社會人類的基本需求,即前述的“需要夥伴和與夥伴進行有效溝通才能更好適應環境並釋放壓力”的社會特性。

然而隨著微信的用戶數量越來越多,個體用戶所擁有的好友數量也開始呈“幾何級”增長,但這些“好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只有一面之緣的“點頭之交”或“匆匆過客”,甚至是因工作需要而加了“好友”的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稱之為“好友”,未免言過其實。 於是微信朋友圈的社交功能開始隨之變得複雜起來,最初的“熟人社交”功能被弱化,反而從“熟人社交”發展成為了又一即時通訊工具,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資訊交流變得更加頻繁,而這種頻繁並非是基於“熟人社交”這一基礎,這就引發出第二個關於心理學層面的理論——“認知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資訊加工理論”(informatlon processing theory)。

“認知心理學”是上世紀60年代伴隨著資訊科學和電腦科學的興起而出現的心理學領域的理論,分為兩大流派,一派強調學習者原有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強調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被稱之為“建構主義者”或“結構主義者”;另一派則側重於研究人腦學習加工知識的過程和規律,分析資訊從外部輸入大腦經過加工階段到產生外顯反應時所經歷的資訊加工過程,這兩大派別到後期被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進行了融合吸收,形成了既有理論支持也有技術操作支援的理論。

“資訊加工理論”告訴我們,人類對資訊的加工是有限的,過度的碎片化資訊,會讓人產生某種焦慮,並且潛意識會試圖躲避這種焦慮——“朋友圈僅三天可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應對這種大量碎片資訊導致的焦慮的第一反應,表面上是不讓人看他的朋友圈,實際上也代表著他先從自身下手,暗示別人他少看朋友圈的“弱化社交功能”心理。

隱私的自我保護和從眾心理

前面說過,隨著微信日漸成為新興即時通訊工具、“熟人社交”的功能日益被弱化之後,對於一些天生比較敏感的人或是因工作性質需要的人來說,微信朋友圈就成了一處“敏感地帶”,但面對目前大家普遍使用微信作為主要通訊工具之一的社會現狀而言,又不得不繼續使用微信,因此選擇“三天可見朋友圈”也就恰好滿足了這一部分人群的需要。

比方說,心理諮詢師這一行業,其實對於個人隱私的自我保護要求就相對比一般人要更高,因為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不應與來訪者發生更多的“諮詢與被諮詢”以外的“多重關係”,關係越複雜,越不利於心理諮詢本身,特別是與心理諮詢本身無關的心理諮詢師的個人隱私問題如婚育否等等,更是擾亂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關係的且不必要被對方知道的個人資訊,所以有些心理諮詢師選擇“三天可見朋友圈”,主要也是基於工作性質需求這方面的考量。

如果一個人,天生比較敏感,“內心戲”較為豐富,那麼朋友圈的分享對他來說,不算是“心理節能”的一種方法。

所謂“心理節能”,是指當一個人需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不需要動用太多的“認知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舉個例子——熟練的老司機開車時所需要動用的“認知資源”,就比一名新手司機要動用的“認知資源”少得多,因為老司機多年累積的經驗已經讓他形成了近諸“本能反應”的“肌肉記憶”,新手司機就不行。

敏感的人,微信朋友圈可能對他就成為一種“雞肋”一般的存在,一方面出於對個人隱私的敏感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需求,他並不想在朋友圈分享過多關於個人隱私的內容,但另一方面又迫于現實不得不繼續保留和使用微信朋友圈,就形成了一種既矛盾又不得不從眾的心理態勢,所以他選擇朋友圈只給你看三天,根源也就一目了然了。

變換的心境讓分享有了時間限制

事實上,微信朋友圈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記錄自己生活狀態和當下情緒狀態的一枚工具,很多人喜歡並且習慣用朋友圈來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原本是比較私人、比較自我的事情。

但是人的的心理活動,與世間萬物一樣,都是發展著、變化著的,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每個人每天的心態都可能不一樣,這種心理活動的狀態,可以理解為“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時間較長並可能影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的情緒狀態,它不是關於某一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一種影響人的所有體驗性質的情緒傾向,是一種非定向的彌散性情緒體驗,換言之,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更願意把當前的情感狀態或心緒、心境表達出來,而不願意分享更久遠以前的心境,“三天可見朋友圈”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是適應人類心境變化規律的順勢而為,變換的心境,讓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加入了“時間節點”上的限制。

實際上,“三天可見朋友圈”的背後,涉及到的不止是前面所說的這些心理學概念,“群居社會”,無論你是混跡微信朋友圈還是現實生活圈,其實到處都有心理學的影子,隨處都要面對各種日趨複雜的人際關係,勤思考、多動腦、學會觀察,對人性、對心理學,多些瞭解,總是可以幫助你不斷自我反思、自省及提升自己的情商的,人生就是在這樣的螺旋式“輪回”中獲取不斷的昇華。

本期專家

劉建鵬

廣州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研究生、廣州醫科大學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專委會青年委員、心晴門診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親子、情感方面的困惑想聽聽專家的分析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joyxkb@vip.sina.com。

比方說,心理諮詢師這一行業,其實對於個人隱私的自我保護要求就相對比一般人要更高,因為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不應與來訪者發生更多的“諮詢與被諮詢”以外的“多重關係”,關係越複雜,越不利於心理諮詢本身,特別是與心理諮詢本身無關的心理諮詢師的個人隱私問題如婚育否等等,更是擾亂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關係的且不必要被對方知道的個人資訊,所以有些心理諮詢師選擇“三天可見朋友圈”,主要也是基於工作性質需求這方面的考量。

如果一個人,天生比較敏感,“內心戲”較為豐富,那麼朋友圈的分享對他來說,不算是“心理節能”的一種方法。

所謂“心理節能”,是指當一個人需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不需要動用太多的“認知資源”去解決這個問題,舉個例子——熟練的老司機開車時所需要動用的“認知資源”,就比一名新手司機要動用的“認知資源”少得多,因為老司機多年累積的經驗已經讓他形成了近諸“本能反應”的“肌肉記憶”,新手司機就不行。

敏感的人,微信朋友圈可能對他就成為一種“雞肋”一般的存在,一方面出於對個人隱私的敏感和自我保護的意識需求,他並不想在朋友圈分享過多關於個人隱私的內容,但另一方面又迫于現實不得不繼續保留和使用微信朋友圈,就形成了一種既矛盾又不得不從眾的心理態勢,所以他選擇朋友圈只給你看三天,根源也就一目了然了。

變換的心境讓分享有了時間限制

事實上,微信朋友圈對很多人來說,只是記錄自己生活狀態和當下情緒狀態的一枚工具,很多人喜歡並且習慣用朋友圈來記錄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原本是比較私人、比較自我的事情。

但是人的的心理活動,與世間萬物一樣,都是發展著、變化著的,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每個人每天的心態都可能不一樣,這種心理活動的狀態,可以理解為“心境”。

心境是一種微弱、平靜而持續時間較長並可能影響人的整個精神活動的情緒狀態,它不是關於某一事物的特定體驗,而是一種影響人的所有體驗性質的情緒傾向,是一種非定向的彌散性情緒體驗,換言之,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們更願意把當前的情感狀態或心緒、心境表達出來,而不願意分享更久遠以前的心境,“三天可見朋友圈”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是適應人類心境變化規律的順勢而為,變換的心境,讓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加入了“時間節點”上的限制。

實際上,“三天可見朋友圈”的背後,涉及到的不止是前面所說的這些心理學概念,“群居社會”,無論你是混跡微信朋友圈還是現實生活圈,其實到處都有心理學的影子,隨處都要面對各種日趨複雜的人際關係,勤思考、多動腦、學會觀察,對人性、對心理學,多些瞭解,總是可以幫助你不斷自我反思、自省及提升自己的情商的,人生就是在這樣的螺旋式“輪回”中獲取不斷的昇華。

本期專家

劉建鵬

廣州醫科大學醫學心理學研究生、廣州醫科大學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專委會青年委員、心晴門診心理諮詢師。

★如果你有任何關於親子、情感方面的困惑想聽聽專家的分析建議,歡迎發送郵件至joyxkb@vip.sina.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