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科技助力城市更智慧更美好

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階段總結:

4月12日至13日,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重慶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與騰訊公司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在重慶隆重舉行。

像往屆一樣,騰訊研究院也會在本次峰會上發佈《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從數字經濟總量、行業發展特點、區域發展狀況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為數字經濟提供可參照的標準。

與會專家指出,自2015年起,國家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攜手積極推動“互聯網+”發展,驅動數字經濟不斷前行。 “互聯網+產業”不斷融合升級,線上線下結合更加緊密,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互聯網+社會服務”,不僅助力社會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優化,也助力了政務服務升級,給居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體驗。

■新快報記者 鄭志輝

“互聯網+”指數廣東三奪冠

《中國“互聯網+”指數報告(2018)》反映2017年數字經濟在國內351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刻畫出一幅“數字中國脈動地圖”。

報告指出,數字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17年體量較2016年增長17.24%,達26.70萬億元人民幣。 數字經濟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0.61%穩步提升至2017年的32.28%。

從“互聯網+”指數的省份分佈來看,廣東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江蘇、浙江緊隨其後。 具體到城市,“互聯網+”指數位列前三的是深圳、廣州、北京。 2017年政務數位化的舉措也在不斷豐富和強化。 其中,廣州仍是全國數字政務指數值最高的城市,平臺入口提供的服務專案數多達108項,深圳以微弱差距緊隨其後。 受益于深圳創新外溢和產業承接的東莞,移動政務發展同樣亮眼,居全國第四位。

北深上廣構成智慧金融一線城市

騰訊還在本屆峰會上發佈國內首部《智慧金融白皮書》,對全國35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水準進行研究,結合GDP發展及新舊動能轉換角度分析,成功劃分出5個層次的金融指數,並描繪出了中國智慧金融的首個版圖。

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構成智慧金融一線城市,四個一線城市在總指數中占比為20.20%;成都、東莞等16市構成智慧金融二線城市,在總指數中占比23.37%;溫州等18市構成智慧金融三線城市,在總指數中占比15.04%;南昌等68市構成智慧金融四線城市,在總指數中占比22.22%;全國其他245個城市構成智慧金融五線城市,在總指數中占比19.16%。

“互聯網+警務”,變革是必然趨勢

經過在警務合作領域多年的探索與深耕,“互聯網+警務”也不斷沉澱經驗、升級方案、優化模式。

騰訊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表示,將在原有的優勢和特點之上,通過以下四個維度的升級來進一步促進“互聯網+警務”的融合和促進。 一是,優化能力輸出的方式,更加主動地輸出警務場景定制化、專業化的技術服務與產品;二是,延伸技術方向的應用,以人工智慧、大資料等先進技術助力更加複雜問題的智慧解決;三是,整合多重平臺的能力,整合各種應用和服務高度集成於統一埠,提高效率方便民眾;四是,拓寬多元領域的合作,以技術與服務的優勢助力檢務、法務等更多領域的業務升級。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副局長鐘忠表示,在“互聯網+”推動下的警務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和技術變革,也是在打造以資料驅動的新型公安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變革。

像深圳市公安局民生警務平臺這樣的創新服務確實節省了大量的警力,為公安工作的深入資訊化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