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剛剛,中國公開宣佈一項競賽!無人機“蜂群攻擊”大比武

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 無人機集群智慧是改變軍事力量對比和世界格局的核心能力之一, 前景和意義無可估量。 中國不僅在這方面很強, 而且還是先行者。 近日, 一項正式比賽通知讓人眼前一亮:中國空軍聯合中國電科電子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遠望智庫等單位舉辦首屆“無人爭鋒”智慧無人機集群系統挑戰賽。

去年6月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成功進行了119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飛行試驗, 再次創造世界記錄。 與旋翼無人機的編隊飛行不同, 固定翼無人機群編隊飛行是世界性的難題, 因為其速度更快, 飛行半徑更大。 其對編隊隊形、航跡規劃、資訊交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基礎是強大的操控系統。 美國海軍曾經實現50架固定翼無人機編隊飛行的記錄。 2016年,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公佈了67架固定翼無人機集群試驗記錄。 這一次,

數量接近翻倍, 難度更大。

這一次比賽分為公開賽和邀請賽。 公開賽公佈了三個科目。 科目一:編隊協同偵搜攻擊;科目二:密集編隊穿越競速;科目三:自主回收與空中受油。 邀請賽從公開賽成績優異者中選拔, 邀請賽的內容並不公開。 比賽將於今年6月份舉行。

從公開賽科目可以看出, 中國無人機智能集群技術已經比較成熟, 不但攻克了編隊技術, 而且具備了實用基礎。 偵搜攻擊作為科目一, 顯然是把打擊能力作為比賽的最低門檻, 這也突出了軍用特色。 在具備偵察打擊能力的前提下, 還要求具備良好的控制能力和可靠性、自主性,

要求盡可能大的攻擊範圍。 這從科目二和科目三就可以看出來。

其中, 空中受油部分的意義更為值得關注。 一方面, 這意味著中國無人機之間可以互相空中加油, 另一方面, 無人機蜂群也可以為有人戰鬥機進行空中加油。

這次比賽, 不僅軍內科研單位、軍工單位、中科院各相關研究所、高等院校參與, 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無人機愛好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團隊或個人也可以參加。 空軍牽頭搞這麼一場比賽, 體現了軍民融合的特點, 展示出無人機科研應用金字塔基十分厚實。

旋翼無人機的編隊飛行,早已被玩的花樣百出,但固定翼無人機智能集群技術,還是有較高的門檻。固定翼無人機群編隊的第一個優點是“功能分佈化”,這有點像相控陣雷達,不會因為某一個點的損壞而失效。第二個優點是效費比非常高。中國的智慧無人集群已經試驗了密集彈射起飛、空中集結、多目標分組、編隊合圍、集群行動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旋翼無人機的編隊飛行,早已被玩的花樣百出,但固定翼無人機智能集群技術,還是有較高的門檻。固定翼無人機群編隊的第一個優點是“功能分佈化”,這有點像相控陣雷達,不會因為某一個點的損壞而失效。第二個優點是效費比非常高。中國的智慧無人集群已經試驗了密集彈射起飛、空中集結、多目標分組、編隊合圍、集群行動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