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完洞爺丸號的慘重事故,就知道青函隧道並非昭和三大蠢事之一

日本有個說法, 叫昭和三大蠢事。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最終卻沒什麼用。 其中之一, 就是從開建到竣工用了24年, 共花費6890億日元的青函隧道。

該隧道海底長20多公里, 連接了本州的青森與北海道的函館。 之所以說它沒用, 因它完工的時, 空中運輸大發展, 其重要性, 已較開建時大大降低了。 然而, 不能因結果而否定開局, 日本下定決心建開鑿這條隧道, 是因為遭受了一場悲慘的重大海難。

事情還得從1954年說起。 那時, 日本本土與北海道之間, 最主要的交通路線, 就是海運。 青函聯絡船執行其間的業務。 船不少, 船上的配備, 也比較齊全。 既有擁擠的三等坐席(本圖)

也有舒適的一等艙(本圖)。 然而, 這些區別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 沒有任何意義。

1954年9月26日, 15號颱風挾狂風暴雨侵襲著津輕海峽兩岸

本來, 洞爺丸(本圖)不該啟航的, 然而, 船長對自己的經驗很自信, 看到天氣稍好, 便決定出發。 當時已是傍晚18:30分, 船員乘客共1337人。 後來的事情證明, 船長的判斷, 是錯誤的。 一時的好天氣, 只是更大壞天氣的前奏而已。

洞爺丸出發不久, 就遇到了風暴, 在暴風雨中搏鬥求生了幾個小時, 至22:45分, 它已經無法再抵抗了。 最終船底朝天, 徹底傾覆。 而天氣太惡劣, 儘管接到了SOS資訊, 但救援船卻難以近身。 結果造成重大傷亡。

共有1155人遇難或失蹤, 僅182人倖存。 (本圖為洞爺丸號遇難者)

而且,當時不止洞爺丸判斷失誤,另有四條船也沉沒了。不過船上的死傷人數,都是幾百。洞爺丸遭難是到當時為止,日本海難史上最重大事故。正因損失太過慘重,那次的颱風,又被日本人命名為“洞爺丸”颱風。而修建青函隧道的動議,也在擱置了十餘年後,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而且,當時不止洞爺丸判斷失誤,另有四條船也沉沒了。不過船上的死傷人數,都是幾百。洞爺丸遭難是到當時為止,日本海難史上最重大事故。正因損失太過慘重,那次的颱風,又被日本人命名為“洞爺丸”颱風。而修建青函隧道的動議,也在擱置了十餘年後,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