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順義博士後(青年英才)風采之五:凡祖偉

編者按

一直以來, 順義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的引進, 大力發展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逐漸形成高層次人才聚集地。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陸續設立, 為順義區引進培養了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 也為順義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力支撐和智力保障。 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也已逐漸成長為企業人才培養和輸出的平臺。 目前, 順義轄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數量已經達到23家, 全市排名第4, 遠郊區第1, 是北京市博士後工作發展最快的地區。

凡 祖 偉

順義這位“85”後, 挑戰汙水處理國內空白

【順義人才訊】不乾淨的雨水通過山石、泥沙的滲透和過濾, 變成甘冽的清泉和清潔的地下水;城市的污水通過污水池的降解、沉澱, 變成再生水。 傳統的人類模仿大自然的污水再生方式, 如今正面臨高科技的挑戰。 誰能想像一下, 一位85後的年輕博士後,

正在研究一種“魔術”一樣的滲透膜, 這種膜僅通過接觸工業含鹽廢水, 即可汲取出廢水中的純水, 而把工業鹽等物質截留下。 利用這種“正滲透膜”技術處理工業廢水, 不僅可以節能減排, 而且還可以解決處理工業廢水對水處理設備的苛刻要求。 這個挑戰汙水處理國內空白的人就是順義區北京新源國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在站博士後凡祖偉。

85後博士愛上順義熱土

1988年生人的凡祖偉, 是安徽阜陽人。 凡祖偉在天津工業大學碩、博連讀, 於2016年6月取得天津工業大學博士學位, 博士研究方向是開發高強度大通量中空纖維膜, 拓展中空纖維膜材料的應用範圍。

2016年6月, 博士畢業面臨走上社會的凡祖偉躊躇滿志, 開始為自己選擇一個發揮十幾年所學, 回報社會的舞臺。 正在這時, 他看到了位於北京順義區的大型環保企業——北京新源國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正在招聘進站博士後。

凡祖偉瞭解到, 北京新源國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製造環境污染專用設備的企業,

是專業提供水環境系統解決方案的環保產業綜合服務商, 不僅承包國內的汙水處理工程, 還承包國外工程項目、技術開發、技術服務。 而新源國能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確定的立項項目, 與自己讀博期間的研究方向非常接近。 凡祖偉還瞭解到, 順義區非常重視年輕人才的吸引和使用, 區內建立了多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形成了青年人研發創業的強大氣場和氛圍。 經過對多個招聘資訊和職業選擇的考量, 凡祖偉很快決定入職新源國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16年9月, 凡祖偉正式進入新源國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研究方向為高性能正滲透膜系統的開發。 在順義區, 在新源國能, 凡祖偉很快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他不僅承擔了企業的研發項目——“用於處理含鹽廢水的複合正滲透膜的開發研究”, 還挑起了北京市科技計畫專案“基於膜法處理濃排水的正滲透膜成套裝備開發”、“工業迴圈冷卻水系統節水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兩個科研項目的大樑, 獲得了200多萬元的北京市科研經費支持, 10萬元的順義區青年英才資金支持。

青年博士後挑戰汙水處理國內空白

作為水資源短缺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水資源利用水準還較為低下,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低至20%~40%。尤其是化工、冶煉、印染、造紙等工業產生的高含鹽廢水難以處理。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方式是反滲透,即利用水物質滲透性強的原理,將工業廢水通過沉澱池中砂石、礦物質等進行滲透,截留下工業鹽、雜質和有毒有害等物質,提取清水。這種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方式能耗大、對汙水處理設備要求苛刻。

近年來,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正滲透的汙水處理技術,通俗講就是利用一種特殊材料研製成一種像急救水袋一樣具有強力吸水功能的膜,利用這種“吸水”膜將工業廢水中的水汲取出來,變成再生水,而將污水中的工業鹽等雜質、有毒有害物質分離出去。

正滲透過程以滲透壓差為驅動力,不需要外部施加壓力,因此運行能耗較低,正滲透過程的回收率高,避免了濃鹽水排放。

正滲透技術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應用,近些年已經在美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國家都有大量的相關研究和產業化運作,而目前中國還處於理論探討階段,產業化還屬空白。個別正滲透技術在國內項目中的運用,使用的也是國外技術,而國外公司在正滲透技術方面,對中國目前還處於技術封鎖階段。

剛剛走出校門的凡祖偉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將在新源國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課題,瞄準了正滲透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中運用的前沿領域。

滲透膜超過業界平均水準

為了攻克利用正滲透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課題,凡祖偉翻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資料。

正滲透膜是正滲透技術的核心之一。正滲透技術的科研難點是尋找到一種特殊材料製作滲透膜,也就是尋找到製作滲透膜的配方。為了尋找到一種滲透效率高,鹽分截留效果好、耐腐蝕的材料,凡祖偉除去承擔一些公司安排的工作外,所有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裡,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失敗了,爬起來再戰。有時候因為找不到理想的材料,或是半個月幾十次實驗下來發現自己走了彎路,心情低落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經過碩、博連讀,十幾年高等學府歷練的凡祖偉知道,探索科學的道路就是一條佈滿荊棘,無數次跌倒又無數次爬起的過程,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科學道路上的勇士。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他再次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實驗、失敗、再實驗再失敗,直到有一天,他試出了一種製造滲透膜的滿意配方,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正滲透膜。經過反復性能測試,凡祖偉制出的這種滲透膜純水提取性能好,截鹽率最高可達99%,超過了業界平均水準。該項技術有望為正滲透技術在國內水處理行業的推廣開闢道路。而後期正滲透技術的開發將有望解決市政汙水處理中的濃水、工業廢水處理、海水淡化等多個行業水處理難題,對提高我國汙水處理水準,參與市場競爭有重要意義。該項研究目前已經申請相關專利4項。

已經在順義區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了一年多的凡祖偉,目前正致力於將正滲透技術的研究成果產業化。他的計畫表是在2018年9月進站兩年時,完成這項工作,為順義區和新源國能集團留下一項完整的創新成果。

背景材料

據悉,目前順義區共有23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家園區分站、3家創新實踐基地和12家基地工作站,先後培養博士後、青年英才55人,行業涉及新能源、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現代製造業等領域。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承擔863、973等國家級專案10項,北京市級科研專案27項,單位科研專案197項,申報各項專利151項,完成專業論文188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32項。

作為水資源短缺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水資源利用水準還較為低下,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低至20%~40%。尤其是化工、冶煉、印染、造紙等工業產生的高含鹽廢水難以處理。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方式是反滲透,即利用水物質滲透性強的原理,將工業廢水通過沉澱池中砂石、礦物質等進行滲透,截留下工業鹽、雜質和有毒有害等物質,提取清水。這種傳統的工業廢水處理方式能耗大、對汙水處理設備要求苛刻。

近年來,世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正滲透的汙水處理技術,通俗講就是利用一種特殊材料研製成一種像急救水袋一樣具有強力吸水功能的膜,利用這種“吸水”膜將工業廢水中的水汲取出來,變成再生水,而將污水中的工業鹽等雜質、有毒有害物質分離出去。

正滲透過程以滲透壓差為驅動力,不需要外部施加壓力,因此運行能耗較低,正滲透過程的回收率高,避免了濃鹽水排放。

正滲透技術在處理工業廢水中的應用,近些年已經在美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等國家都有大量的相關研究和產業化運作,而目前中國還處於理論探討階段,產業化還屬空白。個別正滲透技術在國內項目中的運用,使用的也是國外技術,而國外公司在正滲透技術方面,對中國目前還處於技術封鎖階段。

剛剛走出校門的凡祖偉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將在新源國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課題,瞄準了正滲透技術在工業廢水處理中運用的前沿領域。

滲透膜超過業界平均水準

為了攻克利用正滲透技術處理工業廢水的課題,凡祖偉翻閱了大量國內外相關資料。

正滲透膜是正滲透技術的核心之一。正滲透技術的科研難點是尋找到一種特殊材料製作滲透膜,也就是尋找到製作滲透膜的配方。為了尋找到一種滲透效率高,鹽分截留效果好、耐腐蝕的材料,凡祖偉除去承擔一些公司安排的工作外,所有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裡,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遍又一遍的思考。失敗了,爬起來再戰。有時候因為找不到理想的材料,或是半個月幾十次實驗下來發現自己走了彎路,心情低落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經過碩、博連讀,十幾年高等學府歷練的凡祖偉知道,探索科學的道路就是一條佈滿荊棘,無數次跌倒又無數次爬起的過程,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科學道路上的勇士。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他再次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實驗、失敗、再實驗再失敗,直到有一天,他試出了一種製造滲透膜的滿意配方,得到了較為理想的正滲透膜。經過反復性能測試,凡祖偉制出的這種滲透膜純水提取性能好,截鹽率最高可達99%,超過了業界平均水準。該項技術有望為正滲透技術在國內水處理行業的推廣開闢道路。而後期正滲透技術的開發將有望解決市政汙水處理中的濃水、工業廢水處理、海水淡化等多個行業水處理難題,對提高我國汙水處理水準,參與市場競爭有重要意義。該項研究目前已經申請相關專利4項。

已經在順義區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工作了一年多的凡祖偉,目前正致力於將正滲透技術的研究成果產業化。他的計畫表是在2018年9月進站兩年時,完成這項工作,為順義區和新源國能集團留下一項完整的創新成果。

背景材料

據悉,目前順義區共有23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0家園區分站、3家創新實踐基地和12家基地工作站,先後培養博士後、青年英才55人,行業涉及新能源、資訊技術、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現代製造業等領域。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先後承擔863、973等國家級專案10項,北京市級科研專案27項,單位科研專案197項,申報各項專利151項,完成專業論文188篇,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獎勵32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