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檢教合編法治教材在舟山全市中職學校啟用

浙江檢察網舟山訊 4月17日下午, 在舟山職業技術學校, 舟山市《中職學校法治教育案例讀本》啟用儀式暨現場教學觀摩活動舉行。 嶄新的《讀本》發放到舟山職業技術學校每一位學生手中, 一場公開課吸引了全市各中職學校的主講老師參與教學觀摩。 這一工作開創了全省未成年人法治教材編撰工作的先河。

《中職學校法治教育案例讀本》共設置20個法治教育主題, 以35個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例作為主體內容, 通過案情介紹、法律分析、心理分析、檢察官寄語等板塊, 結合行為、心理、法律等多維度分析,

層層解析案例背後涉案人員的行為模式養成、犯罪心理形成及行為定性和社會危害性, 通過對學生進行深度的案例教育, 促進法律知識內化於心, 從而達到警示教育和預防犯罪作用。

為這本校本教材的問世, 舟山市檢察機關和教育系統已經籌畫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在校園法治宣講工作開展過程中, 我們發現無論是檢察機關還是教育系統, 單方開展法治教育都存在自身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 ”舟山市檢察院公訴一部負責人李文義介紹道, “人員力量、教學經驗、法律功底……這些檢教一方存在的短板恰好可以以對方的優勢補足。 在這樣的背景下, 我們市檢察院和市教育局在去年簽訂了合作協定, 共同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

從去年9月開始, 檢教雙方各自挑選了具有豐富未檢辦案經驗和較強法學理論功底的檢察人員以及豐富教學經驗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專業背景的教師共同組成教材編纂團隊, 分別負責案例選編、法律解讀和心理分析、教材統稿工作, 聯合開展未成年人法治教材編纂工作。

為讓《讀本》內容更貼近學生心理, 更符合教學規律, 在編纂過程中, 檢教雙方指定舟山職業技術學校作為試點, 將法治教學列入該校常態化課程, 由授課老師根據教材內容編寫教學方案, 通過觀看視頻、小組討論、趣味問答等形式進行授課。 編纂團隊通過現場試聽對試點教學情況進行效果評估, 及時發現問題、即時改進教材。

成書後的《讀本》將以校本教材的形式在舟山全市6所中職學校首先啟用, 並視教學開展情況逐步在全市中學全面推廣, 進一步推動法治教育進入學校課程體系, 引導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向專業化、系統化和社會化發展。 這一開創性工作, 對於我省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切實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促進學生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 具有較好的借鑒和推廣意義。

據悉, 近年來, 舟山市檢察機關與教育部門密切協作, 不斷優化創新“法治進校園”活動形式, 通過開展功能表式法治宣講進校園、建設校園法治教育基地、編纂未成年人法治教材等工作,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經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