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BAJ佔領A股市場!

“目前我們這個領域勢頭正盛, 今年要爭取第一批申報IPO。 ”一次媒體見面會上, 國內某互聯網公司高管直言。 此話一出, 聽得台下的多半記者忙不迭地趕緊記錄下這句話, 並舉手提問:“那麼你已經考慮是在美國上市?”

“不, 我們要在A股上市。 ”他斬釘截鐵道。

這句話似乎道出了所有企業家創業者的心聲。

“為什麼?”

“我們的用戶在國內, 我們的市場在國內。 況且, 百度、阿裡都回來了, 我們也非常期待在A股上市。 ”

“哇哦!”一片驚呼聲與騷動, 記者們的敲字聲更猛烈了, 仿佛眼前這家企業就是那個期待依舊的獨角獸。

筆者注:以上僅為虛構。

2018年2月28日, 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天。

這一天, 同時有兩家公司上市敲鐘。 在外界眼中, 一家是不專心做安全的360, 一家是認百度做爹的愛奇藝, 前者借殼上市回歸A股, 後者一門心思期待登陸納斯達克。 不由得讓人慨歎, 當下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風雲變幻。

然後, 同一天, 兩家上市公司股價卻以迅速跌停和一路狂飆的強烈反差結束。

不過, 這僅僅這是開始。 這一天, 有消息傳出證監會對券商做出指導, 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 即可“即報即審”, VIE架構也可以先申報再拆除。

而恰在此前一個月, 證監會2018監管工作會議提出, “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 改革上市發行制度。 ”

這或許意味著針對國內“獨角獸”企業將開啟的A股上市綠色通道, 已經是監管層確定的方向。

▌為何回歸A股?

實際上,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 “回歸A股”成為熱議話題, 並在3月的兩會期間達到高潮。

兩會上, 在接受各大媒體採訪時,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網易創始人丁磊、58同城CEO姚勁波均對此表達出了或積極或謹慎的態度。

李彥宏提到:“我們一直希望百度能夠整體在國內上市, 因為我們主要的用戶都是在中國, 我們主要的市場都在中國, 所以我們主要股東也在中國的話,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當年之所以去美國去上市, 是因為中國當時的政策不允許, 我們VIE的結構從中國的法律來看是一個外資公司。 一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著比較大的政策的障礙, 就是你想回來, 但是政策不允許。 任何時候政策允許百度回來的話, 我們肯定是希望能夠儘早的回到國內的股市。 ”

馬化騰:“條件成熟了會考慮。 ”

丁磊:“我們當然會考慮。 對一個在準備的市場, 是隨時可以上市的。

姚勁波:“非常希望回歸A股, 希望成為第一批掛牌在A股的公司。 ”

劉強東:“沒有特殊待遇啊。 ”“這個事情非常簡單, 只要制度允許, 我們非常願意回來A股。 現在主要是上市規則的問題, 不是我們的問題。 ”

近期, “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事件成為中美貿易摩擦的一場正面碰撞。 儘管美方此舉可能有意向中方施壓, 而中方回應也毫不示弱, 但無疑也為國內打算以及正在出海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另一方面, 國內監管層早有規定:所有中國的資料必須留在中國。 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國內當前成長起來的新一批獨角獸而言, 想要未來獲得政策上的更多支持, 必須符合當下“國家戰略”和“發展新經濟”的要求, 以吸引更多海外企業到中國資本市場融資。

▌誰能回歸A股?

3月30日, 中國證監會關於創新企業上市和CDR的若干意見獲得國務院批准, 其中明確了試點企業可以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 並對試點企業的標準進行了說明。

簡單解釋下:CDR, 即中國存托憑證, 境外(包括中國香港)上市公司的部分發行股票經過一系列操作後轉換成的、可在境內A股上市的投資憑證。

具體有兩個評判標準:

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

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註冊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億元人民幣且估值不低於200億元人民幣,或者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根據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測算,共有7家境外上市公司滿足試點條件中“大型紅籌企業”的要求,分別是騰訊控股、阿裡巴巴、中國移動、百度、京東、網易、中國電信。

目前從各方媒體透露的消息來看,財新網報導稱,

“CDR的首批名單可能是兩家,也可能四家。目前比較確定的是阿裡巴巴和京東,最快將在6月成行。”

虎嗅報導稱,阿裡巴巴、百度、京東將於今年6月以CDR方式回歸A股,騰訊不在此列。

“為儘快回歸A股、減少流程,阿裡、百度和京東三家都不發新股,均由老股東減持,賣一部分老股在A股流通。由於百度、京東均採用的是AB股架構,賣一點股票不會影響李彥宏、劉強東對公司的控制權。而對於阿裡巴巴而言,其採用的合夥人制度更不會受到大股東減持的影響。”

▌如何講好接下來的故事?

或許對於多數中小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所關心的無非是“獨角獸”們回歸後所呈現的業績、回報。

在一眾互聯網企業中,360自然頗受人關注。

“很多人覺得融資成功、上市成功就是一個終點,但是對我而言上市可能就是新的起點,不論是reboot(重啟)還是refresh(刷新)。”在A股敲鐘之時,周鴻禕表示,登陸A股對360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確實,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敲鐘當天,360的股價從開盤價65.67元上漲了3.84%後一路下滑,在收盤前跌停。截止4月18日下午3點,360股價以42.74元收盤。

根據360近期公佈的2017年報顯示,報告期內,360的主要收入構成為互聯網廣告及服務、互聯網增值服務、智慧硬體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業務收入為91.15億元,占總比重的74.48%,這一數字在去年年底僅為59.8%。

再看智慧硬體,從做手機與酷派合作被樂視截和,到持續低迷的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再到轉而推出一系列的智慧硬體產品,360終於在財報中拿出了10.99億元的亮眼成績,毛利率比上年增加10.89個百分點。

而年初的直播答題撒幣讓周鴻禕投資的花椒直播一時炙手可熱,但很快又很快覆于平靜。

《國際金融報》評論稱,

“雖然360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網路安全公司,但實際上卻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廣告公司……營業收入主要源於廣告是360的短板。在回A後,相較于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裡巴巴,360的優勢在於A股市場能夠進行更好的融資,來進行資本運作。不過,360是否能與兩者匹敵,具體還要看未來在移動端以及國際化業務上的發展。”

4月15日,360宣佈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姚玨,以及360副總經理、人力資源總裁廖清紅離職的消息讓外界眾說紛紜。

儘管周鴻禕一直強調外界對360的理解“在工業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網路戰攻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能不能講好接下來的故事,對大型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來說才更為重要。

放在其他想要回歸A股的企業身上又何嘗不是?

具體有兩個評判標準:

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

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註冊企業),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0億元人民幣且估值不低於200億元人民幣,或者營業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根據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測算,共有7家境外上市公司滿足試點條件中“大型紅籌企業”的要求,分別是騰訊控股、阿裡巴巴、中國移動、百度、京東、網易、中國電信。

目前從各方媒體透露的消息來看,財新網報導稱,

“CDR的首批名單可能是兩家,也可能四家。目前比較確定的是阿裡巴巴和京東,最快將在6月成行。”

虎嗅報導稱,阿裡巴巴、百度、京東將於今年6月以CDR方式回歸A股,騰訊不在此列。

“為儘快回歸A股、減少流程,阿裡、百度和京東三家都不發新股,均由老股東減持,賣一部分老股在A股流通。由於百度、京東均採用的是AB股架構,賣一點股票不會影響李彥宏、劉強東對公司的控制權。而對於阿裡巴巴而言,其採用的合夥人制度更不會受到大股東減持的影響。”

▌如何講好接下來的故事?

或許對於多數中小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所關心的無非是“獨角獸”們回歸後所呈現的業績、回報。

在一眾互聯網企業中,360自然頗受人關注。

“很多人覺得融資成功、上市成功就是一個終點,但是對我而言上市可能就是新的起點,不論是reboot(重啟)還是refresh(刷新)。”在A股敲鐘之時,周鴻禕表示,登陸A股對360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確實,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敲鐘當天,360的股價從開盤價65.67元上漲了3.84%後一路下滑,在收盤前跌停。截止4月18日下午3點,360股價以42.74元收盤。

根據360近期公佈的2017年報顯示,報告期內,360的主要收入構成為互聯網廣告及服務、互聯網增值服務、智慧硬體服務,其中,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業務收入為91.15億元,占總比重的74.48%,這一數字在去年年底僅為59.8%。

再看智慧硬體,從做手機與酷派合作被樂視截和,到持續低迷的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再到轉而推出一系列的智慧硬體產品,360終於在財報中拿出了10.99億元的亮眼成績,毛利率比上年增加10.89個百分點。

而年初的直播答題撒幣讓周鴻禕投資的花椒直播一時炙手可熱,但很快又很快覆于平靜。

《國際金融報》評論稱,

“雖然360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網路安全公司,但實際上卻是一家名副其實的廣告公司……營業收入主要源於廣告是360的短板。在回A後,相較于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裡巴巴,360的優勢在於A股市場能夠進行更好的融資,來進行資本運作。不過,360是否能與兩者匹敵,具體還要看未來在移動端以及國際化業務上的發展。”

4月15日,360宣佈副總經理兼財務負責人姚玨,以及360副總經理、人力資源總裁廖清紅離職的消息讓外界眾說紛紜。

儘管周鴻禕一直強調外界對360的理解“在工業安全、社會安全、國家安全、網路戰攻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能不能講好接下來的故事,對大型機構投資者、中小投資者來說才更為重要。

放在其他想要回歸A股的企業身上又何嘗不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