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機構改革後中央部門首曬預算,錢都花在哪兒了?

河北省人民檢察院

2018年中央部門預算13日集中向社會公開, 其中“三公”經費引發關注。 今年各部門準備怎樣“花錢”?“三公”經費增減如何?機構改革後, 新部門的財政預算主要花在哪些方面?

一輛標有“公務用車”的車輛。 張添福 攝

厲行節約

——“三公”經費進一步縮水

財政部網站13日發佈消息稱, 中央本級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限額58.8億元, 比2017年預算限額減少2.67億元。 其中, 因公出國費預算數比2017年增加5000萬元, 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平昌冬奧會和雅加達亞運會參賽相關預算。

中國殘聯2018年因公出(境)費837.91萬元, 比2017年增加65.1萬元。 中國殘聯解釋, 這主要是為推動瀾湄合作, 2018年, 會組織專業人員赴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五國開展殘疾人聽力技術和輔具適配服務示範、指導、培訓以及配發等工作。

商務部2018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5197.47萬元, 較2017年增加1305.98萬元。 其中, 因公出國(境)費4707.95萬元,

較2017年增加1000萬元, 商務部解釋, 這主要原因是為配合党和國家領導人出訪、參加國際會議和多雙邊談判增加了出訪任務。

再如, 人社部2018年“三公”經費預算比2017年減少1283.23萬元。 人社部解釋稱, 除了公務用車和公務接待支出的壓縮, 還因為人社部組織參加的世界技能大賽每兩年辦一次, 2018年並非大賽年, 因此因公出國(境)費預算週期性減少。

電子普通護照樣本。 安源 攝

加大專案預算公開力度

——今年再增26個專案

進一步加大專案預算公開力度, 是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的又一大亮點。

去年, 為進一步細化部門預算公開內容, 增強透明度, 加大人大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力度, 財政部選擇10個部門共計10個重點專案列入《中央部門預算草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通過後, 10個部門將這些重點專案的文本和績效目標隨部門預算一併向社會公開。

今年, 又增加了26個部門的26個專案, 向社會公開專案文本和績效目標。

其中, 財政部在“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中明確,

2018年國際組織股本金專案預算102.51 億元, 其中亞洲開發銀行股本金1.11億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股本金81 億元、新開發銀行股本金20.4億元。

外交部的預算中提到, 2018年國際組織會費專案預算安排175,796 萬元, 用於繳納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會費。

需要指出的是, 中國分攤聯合國會費比額從1990年的0.77%逐步增加到2018年的7.921%, 現已成為僅次於美、日的第三大會費國。

這些重點專案既涵蓋上述亞投行等外交“大手筆”, 亦不乏公安部證照制發等民眾“小關切”。

根據預算, 2018年, 公安部證照工本費專案預算190000萬元。 其中, 電子普通護照3000 萬本, 每本21.18 元, 計63540萬元。

4月3日, 新組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在北京正式掛牌, 民眾爭相與新牌合影。 賈天勇 攝

“新部門”把錢花在哪?

——加大民生、科研等投入

今年, 財政部結合機構改革情況, 在預算批復時區別不同情況採取了不同辦法, 相應地部門預算公開形式有所變化。

按照要求, 涉及整體職能整合的中央部門, 如文化和旅遊部、司法部, 不再公開改革前的部門職能和機構設置, 但要對機構改革以及整合後部門預算匯總情況作出說明,並分別公開原部門的預算。

其中,新組建部門今年在一些重點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值得關注。

例如,根據生態環境部公佈的預算安排,“污染防治”(款)2018年預算達到50382.59萬元,比2017 年增長100.65%。

這其中,“大氣”(項)2018 年預算 4825 萬元,比2017年增長 21.81%,主要原因是大氣污染防治管理任務增加。

此外,該部門今年用於環境監察執法與應急管理的預算為29578.11萬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等都囊括在其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年的預算安排也體現了重點工作方向。

根據計畫,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公立醫院(款)兒童醫院(項)2018年預算數為5771.05萬元,比2017年執行數增加1471萬元,增長34.21%,主要是繼續增加兒童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投入。

農業農村部則加大了科研領域的投入。今年,科學技術支出(類)基礎研究(款)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項)預算數為59679.25 萬元,比2017年增長121.03%。

文 | 張尼 冷昊陽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但要對機構改革以及整合後部門預算匯總情況作出說明,並分別公開原部門的預算。

其中,新組建部門今年在一些重點民生領域的財政投入值得關注。

例如,根據生態環境部公佈的預算安排,“污染防治”(款)2018年預算達到50382.59萬元,比2017 年增長100.65%。

這其中,“大氣”(項)2018 年預算 4825 萬元,比2017年增長 21.81%,主要原因是大氣污染防治管理任務增加。

此外,該部門今年用於環境監察執法與應急管理的預算為29578.11萬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等都囊括在其中。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年的預算安排也體現了重點工作方向。

根據計畫,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類)公立醫院(款)兒童醫院(項)2018年預算數為5771.05萬元,比2017年執行數增加1471萬元,增長34.21%,主要是繼續增加兒童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投入。

農業農村部則加大了科研領域的投入。今年,科學技術支出(類)基礎研究(款)重點實驗室及相關設施(項)預算數為59679.25 萬元,比2017年增長121.03%。

文 | 張尼 冷昊陽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